一年一部剧 传播惠城好声音 惠城区近年投入1700万元用于文艺精品惠民工程
《一缕阳光》剧照。 《东江时报》记者香金群 摄
“一场三馆”项目一期将于年内建成开放。《东江时报》记者香金群 通讯员周文媚 摄
■《东江时报》记者香金群通讯员陈美君
2014年《小巷总理》、2015年《千年之约》、2016年 《邓演达》、2017年《一缕阳光》……近年来,惠城区投入资金1700多万元,先后推出了一批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一年一部剧”的创作持续擦亮了惠城区文艺精品创作品牌,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今年,惠城区将继续推出文艺精品,包括做好报告文学集《拆迁》创作及编辑出版工作、做好音乐剧《一缕阳光》巡演工作和推动升级版 《千年之约》常态化演出等,持续讲好惠城故事、传播惠城好声音。
《一缕阳光》今年将巡演
《一缕阳光》是惠城区2017年打造的文艺精品,这部以“全国道德模范”“广东好人”“惠州好人”惠州市救捞队队长赵喜昌团队为原型创作的都市爱心音乐剧感动了无数人。
去年11月1日至3日 《一缕阳光》首演3场,一场比一场人多,最后一场更一票难求。为满足市民的观剧热情,西湖大剧院临时增加了百余张凳子,据悉这是西湖大剧院十年来首次演出加位。这样还不够,为了满足广大市民的观演需求,《一缕阳光》随后又加演了两场,依然是座无虚席。
据悉,《一缕阳光》日前入列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资助项目,今年将巡演。这也意味着,《一缕阳光》将在更大范围内传播正能量,让雷锋精神更加深入人心。
本土英雄引发群众共鸣
成绩的背后,惠城区做了哪些创新和突破?“当前的文艺创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对于惠城区来讲,要想在文艺创作中出力作、出精品,必须要找对路子,定好调子,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才能吹尽狂沙始到金。”惠城区文广新局局长巫志华介绍,按照这种思路,惠城区确定了“以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主,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文艺精品”的调子,要求创作人员坚定文化自信,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扎根人民,创作出具有“惠城元素”的文艺作品。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惠城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为建设美丽惠州默默奉献。还有一些本土历史文化人物,对近代中国的发展产生过一定影响。这些本土英雄,是文艺创作中最具有生命力的重要标志,能与当下社会及广大群众产生共鸣。
故此,惠城区先后以“惠州好人”“广东好人”“全国道德模范”惠州市救捞队队长赵喜昌团队为典型,推出了都市爱心音乐剧《一缕阳光》;以心系国家民族命运、坚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先驱邓演达为原型,推出了大型话剧《邓演达》;以苏东坡寓惠期间为惠州百姓所做的好事实事及其与王朝云患难与共的千年佳话为故事背景,创作大型历史音乐剧《千年之约》;以30年如一日,扎实工作在社区一线的党支部书记为榜样,打造了原创话剧《小巷总理》等等。
专家加盟保障作品质量
有好的题材,还得有专家来创作。“每当我们确定要推出一个剧目,首先想到的就是要邀请专家参与或加盟进来,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作品的质量,才能提升本地人才的创作和表演水平。”巫志华说。
如为确保《一缕阳光》创作质量和演出效果,惠城区投入资金约400万元,邀请高水准的国家级创作及演出团队加盟。该剧邀请国家一级演员、南部战区陆军文工团编导林波担任编剧和总导演,国家一级编导梁群担任舞蹈总编导,国家一级作曲家、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专职副主席金旭庚为整部剧谱曲,南部战区陆军文工团国家一级演员杨艺徽为女主演,南方歌舞团国家二级演员王璀璇为男主演。
话剧《邓演达》的创作团队也颇具分量,原广州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主任唐栋为该剧文学顾问,国家一级导演、原总政话剧团副团长王寿仁为该剧总导演。宋庆龄扮演者为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刘晓翠,孙中山的扮演者为国家一级演员张立君。主角邓演达扮演者为原广州军区战士文工团演员邓紫晨。
这些剧目中,除了主演是专业演员外,大多数演员是来自区文广新局系统内的文艺人才,他们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根据剧目要求按专业演员般进行严格训练,也为惠城区各类文艺人才储备了后备力量。
擦亮文艺原创独创品牌
文艺精品创作离不开资金的扶持。为保障文艺精品的创作,惠城区委、区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惠城区委八届三次全会曾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文化强区建设,持续繁荣社会主义文艺,讲好惠城故事、传播惠城好声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惠城区不断加大对文艺创作的资金投入力度。近年来,区财政共投入资金1700多万元,用于文艺精品惠民工程,发展具有示范性、导向性、带动性的文艺精品项目。
“惠城区在文艺创作、生产、培训、宣传推介等经费来源主要以区财政投入为主,在文艺创作生产过程中注重以社会效益为价值导向。”巫志华说,今后,惠城将进一步抓好文艺精品创作,擦亮文艺原创独创品牌,为建设美丽惠州、幸福惠城贡献应有的力量。
巫志华介绍,2018年,惠城区文广新局将继续精心创作文艺精品:做好报告文学集《拆迁》创作及编辑出版工作、做好音乐剧《一缕阳光》巡演工作、三是推动升级版《千年之约》常态化演出等。同时,加快完善公共文化设施:一是做好邓演达纪念园修缮提质工作,二是继续推进全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作,三是启动惠城区博物馆和农工党中央干部培训基地建设工作,四是推进“一场三馆”启用工作。
相关新闻
“一场三馆”一期年内建成
免费对公众开放将成为市民学习、休闲及健身好去处
东江时报讯 记者香金群 通讯员周文媚2月28日上午,惠城区委书记林利育,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丘素芳带队到小新村调研 “一场三馆”项目建设情况和小新村征拆情况。
在听取龙丰街道、“一场三馆”项目的汇报和各方意见建议后,林利育对龙丰街道小新村前期的征拆工作成绩和“一场三馆”项目建设进展给予肯定。林利育表示,“一场三馆”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市民休闲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各部门要群策群力,围绕建设好这个项目目标多提建设性意见,为民生事业贡献一份力量。他要求,尽快完善好“一场三馆”的整体运营管理方案,争取明年上半年全面完工,对外开放。
“一场三馆”项目位于高榜山东麓地块,东临鳄湖路,北临新联路,与惠城区政府隔路相望,总用地面积约67241平方米,建筑面积61841平方米,“一场三馆”项目共计投资约4.45亿元,分两期建设。
一期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有:图书馆、文化馆、青少年宫及部分文化广场;二期项目(配套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扩大文化广场,增加用地外下沉广场、地下室设备用房、高榜山景区配套服务用房、人防工程设备、地下室绿色建筑、文化长廊雕塑、区域性鹅城雕塑、景观灯光工程等项目。
截至目前“一场三馆”的文化馆、图书馆、青少年宫项目主体结构已完成封顶,下一步进入室内装修和三馆内广场室外绿化铺装工程。据了解,“一场三馆”项目的文化馆、图书馆、青少年宫将于2018年8月建成交付使用,年底面向公众开放,二期项目(配套工程)力争于2019年上半年竣工。
“一场三馆”建好后将免费对公众开放,其中图书馆、文化馆,达到国家一级馆以上标准,将成为市民读书学习、休闲娱乐及运动健身的好去处。
新闻推荐
今年将建设森林村庄24个 惠城5年来完成造林9万亩 森林覆盖率达42.5%
植树节,600多名党员干部、志愿者义务植树1.2万多株。《东江时报》记者香金群通讯员周文媚摄东江时报讯记者香金群通讯员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