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制定社会信用法 关于信用体系建设全国两会代表委员这样说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今年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之一。 《东江时报》采集
开栏语: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党的十九大报告从政府公信力、社会诚信、商务诚信等不同角度提
及公信力、诚信和信用内容。今年1月,惠州市被列入全国首批12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之一。信用体系建设与“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密切相关,从今天起,《东江时报》推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专栏,除了近距离记录“信用惠州”建设中的人、事、政策,还宣传国家及省市的信用样本,影响和带动更多人投身到“信用惠州”建设中来。
目前,全国两会正在召开,在3月6日举行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勇在回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关问题时称,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还处于初期阶段,需要不断完善,下一步主要在不断健全完善法规制度、标准体系,进一步提升信用信息共享公开水平,加大联合奖惩力度,加强诚信文化的建设四个方面发力。
东时记者留意到,今年全国两会上,越来越多代表委员提出与信用建设相关的建议,他们都说了些什么?一起来看看。
建信用体系破解共享经济信用风险
针对共享经济发展中资源方和使用者之间可能出现的信用风险,全国人大代表、重庆盼达汽车租赁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高钰表示,信用体系的建立需要多方协作,包括共享经济运营平台、用户、相关监管机构,以及拥有征信信息基础的机构。
她建议,由政府牵头,各类共享经济平台乃至全社会予以配合建立和持续完善 “共享经济信用体系”,逐步确立统一规范的信用信息采集和分类管理标准,不仅可以保障共享经济的长远发展,也将对塑造诚信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让信用评级成农业融资“担保人”
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湖南省委副主委、长沙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国海建议,健全风险分担补偿机制,为金融扶贫撑好遮风挡雨的“保护伞”。让担保体系成为兜底“防护网”,建立全覆盖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让信用评级成为融资“担保人”,积极培育和设立服务“三农”的征信评级机构。让涉农保险成为风险“分担者”,因地制宜开展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试点。
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政务诚信评价
全国政协委员王建沂说,希望进一步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推动各级地方政府加快梳理和解决履职、践约不到位情况,依法依规解决问题;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畅通民意诉求渠道,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政务诚信评价;加强政府采购、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招标投标等重点领域、重大项目诚信建设,发挥社会示范效应;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信用管理制度,完善社会信用监督机制。
立法有助于健全信用管理法治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浙江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郑杰认为,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信用法》将有助于健全我国信用管理法治体系,进一步满足国家治理、市场发展的切实需求。
他称,当前,我国全面的信用信息数据库尚未形成,各地各部门系统间不同程度还存在 “数据孤岛”的现象,需要通过社会信用立法明确提供信用信息的法定义务和责任,推进信用信息的共享共用、互联互通。制定社会信用法,有利于在法律层面规范社会信用信息范围,加强社会信用信息分类监管的顶层设计,进一步规范征信活动;同时,社会信用法立法也是保护信息主体权益的需要。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妥善处理好信息权保护,确保信用信息的归集、采集和运用不会侵犯信息主体的实体权利(姓名权、名誉权、隐私权等)。民事权利保障需要从立法上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明确联合惩戒机制关联性原则,确立权利救济制度。此外,信用立法也能推动信用信息共享共通。
建环境信用体系实现联合奖惩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环保厅厅长于会文表示环境信用体系建设将实现多部门联合奖惩机制,企业环境信用信息将通过政府网站或其他便于公众知悉和查询的方式,向社会公开,并同时纳入社会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鼓励征信机构依法采集企业环境信用信息。建立和完善企业环境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企业环境信用多部门联合激励、惩戒,依法依规对环境信用不良企业给予行政性、市场性、行业性、社会性约束和惩戒,让环境守信企业处处得益、失信企业处处受限。本组文字 《东江时报》记者冯丽均
新闻推荐
去年家用电器投诉最多 市工商局、市消委会联合通报去年惠州市消费维权情况
《东江时报》采集东江时报讯今天是“3·15”消费者权益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消委会日前联合向媒体发布惠州市消费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