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能力摧毁任何来犯之敌” 中科院老科学家张德良介绍我国导弹和核武发展

东江时报 2018-03-29 15:57

东江时报讯 记者蔡伟健 日前,师从“两弹元勋”钱学森的中科院老科学家张德良莅临惠州市,在“2018年惠州科普大讲堂——— 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系列科普报告会”上,以“杀手锏,我国战略导弹与核武”为主题,给惠州市惠城区直机关公务员详解了我国目前已开发使用的各类导弹和核武,坚定认为我国已经有能力摧毁任何来犯之敌,感染了参会人员。

我国已拥有所有类型的导弹

钻地导弹、洲际导弹……这些专有名词不是对军事方面有一定兴趣的人是不可能认识的。23日下午,张德良就以导弹和核武为主题,开始了讲座。“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张德良首先引用先贤之名句,阐述了军事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随后,他举例说明,以南海仲裁案为引子,进入主题。从南海仲裁案中,中美两国之间军事的博弈,分析我国目前的军事形势,同时将主题转入导弹和核武当中。

张德良介绍,自196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枚近程导弹——— 东风1弹道导弹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拥有所有类型的导弹。而纵观我国导弹核武的发展历程,张德良将之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50年至1980年,为建立导弹核武基础阶段。第二阶段为1980年至2010年,为研制和掌握杀手锏武器阶段,而目前,处于研制和发展新型杀手锏武器阶段。现场,张德良除了图文并茂外,还用上了短视频,详细介绍了各种类型导弹的优劣和发展过程。

“1966年10月27日,这是一个在军事领域中应该被铭记的日子。”张德良说,当天上午,我国自行研发的核导弹在预定高度实现核爆炸,标志着我国导弹核武器已具有实战能力。而从中西方国家核武发展过程来看,我国在导弹核武研制方面比它们整整缩短了二十年。张德良介绍,目前,我国也已经拥有了各类核武器,并且已经进行了周密的部署。面对如今复杂的国际关系,张德良认为,我国有能力摧毁任何来犯之敌。

观众听完对国家更有信心

“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啊。”当日在现场的一名参会人员感叹地说。“我也是第一次详细了解我国的导弹核武。”参会人员吴先生说,近年来,国际关系复杂,情况多变,只有强而有力的大国军事,才能在这样的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

吴先生说,张德良详尽地介绍了我国的各类导弹和核武,让他见识到了我国强大的军事力量,无论是导弹技术,还是在核武器方面的研制开发,都走在世界的尖端,让他对我国以后的发展更加有信心。同时,吴先生也是一名基层公务员,听了讲座之后,除了对军事方面更有信心外,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是相当有信心,“军事保证国家的安定,安定的环境才有更好的发展。所以我更有信心,并且不忘初心,为人民服务”。

人物简介

张德良

(上图,《东江时报》记者蔡伟健 摄) 师从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长期从事计算力学、爆炸与安全和流体力学的研究工作,现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兼职教授,长期参与航空航天和军工领域重大项目,多次获得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级奖励。

新闻推荐

桥东整治河道环境卫生 时间:4月初到5月底

桥东街道出动200人对沿岸河道环境进行整治。《东江时报》记者香金群通讯员程理均摄东江时报讯记者香金群通讯员程理均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