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擦亮一座城 春风照拂暖人心 全市文明创建主战场惠城区通过创建提升城市品位和居民幸福感
惠城区举办“中国梦·社区美”系列活动之献礼十九大——— “同守望·艺动鹅城共筑梦”第八届社区文化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善行义举”为主题的“文明城市大家谈”活动现场。
惠城区在滨江公园南广场举办“文明耀鹅城 志愿齐参与”第32个国际志愿者日暨“中国梦 志愿美”东江时报惠民帮办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这一座城,“苎萝西子”风姿绰约,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孕育千年东江客家文化,迸发现代创新活力光芒;
这一座城,曾彩香、黄元盛、陈小利等“中国好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让“好人之城”的内涵愈发彰显;
这一座城,志愿服务组织和总服务时长位居全市各县区之首,逾21万名志愿者用敬业与微笑温暖全城;
这一座城,街巷秩序井然,群众出行晴雨无忧,细微之处尽显和谐之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群众生活,引领民心向上向善……
惠州市惠城区,近年来荣膺“中国市辖区综合实力100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广东省林业生态县(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等称号。
围绕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首善之区”核心任务,全面深化改革,惠城区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2017年GDP首次突破700亿元,总量继续排在全市各县区首位。
在创建文明城市的征途上,作为全市“创文”工作中心区、主战场的惠城区,以最强大的力量、最有力的保障、最严格的纪律,为惠州市高水平夺取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奠定了坚实基础,一系列创新举措、亮点工程,发挥了典型引领、品牌示范效应,也实现了文明创建惠民利民、创建成果群众共享。
亮点1 文明宣传 无处不在
2万余幅公益广告弘扬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如今,走在惠城区,无论是大街小巷,还是社区农村,或是医院学校,你会发现,各种极具惠城特色的文明墙绘和市民文明公约,让文明画卷跃然墙上,一幅幅色彩艳丽、画面精美的公益广告成为路上的风景,弘扬着道德情怀、传递着文明理念。“惠城的公共场所文明宣传标语越来越多,潜移默化中孩子们都养成了更好的习惯。”“这里的大环境处处充满正能量,人的素质也一点一点提高。”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由衷地感叹。
为了营造浓厚创文氛围,引导市民争做文明人、遵德守礼,近年来,惠城区不断创新载体、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在辖区各大出入口、主干道、街区、公交站台、村镇树立大型核心价值观宣传公益广告300多个,在行政单位、医院、写字楼宇和高档社区选投500台楼宇媒体机,张贴海报5.65万份,设立遵德守礼牌1.25万个,设立“图说我们的价值观”等宣传牌、建筑围挡公益广告2万余块(幅),在龙丰、桥西、桥东、江南街道制作了6条大型文明墙绘,成为城市一道靓丽风景线。
同时,利用新媒体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电台、报纸等各种媒体和政府网站、各种刊物,利用辖区楼宇电视、广告机和沿街LED灯加大核心价值观宣传力度。在惠城文明、惠城发布、微信、微博、美篇、手机报等新媒体信息推送“助力"四连冠"”、“献礼十九大”、“文明耀鹅城”主题信息累计220期,每周阅读人数近10万人次。
亮点2 好人善举 层出不穷
建设“好人之城”传递模范力量
一缕阳光惠州味,助人风尚拂鹅城。2017年11月,惠州首部都市爱心音乐剧 《一缕阳光》在西湖大剧院公演,该剧由“东江活雷锋”、惠州市志愿者救捞队队长赵喜昌的动人故事改编创作,演出时观众场场爆满,轰动全城。惠城不断丰富“好人之城”建设形式,使得好人效应落地生根。
近年来,惠城区形成了一整套好人推荐、评选、帮扶、宣传工作机制,不断深化推进“好人之城”建设。惠城区通过全媒体、全方位、全角度的宣传报道,扩大“好人”影响力。如在新旧媒体开设“惠城好人”专栏,发布“惠城好人”信息,从“凡人善举”到“榜样引领”,让身边的好人好事在全城传递正能量;以赵喜昌为原型制作了惠州首部都市爱心音乐剧《一缕阳光》,拍摄了惠城形象宣传片《大美惠城》,根据真人真事改编拍摄了 《公德惠城》《仁义惠城》《慈孝惠城》等系列公益“微电影”宣传片,广泛传播道德理念。
惠城区还不断丰富载体、创新形式,通过各种活动让“好人精神”引领新风尚。如开展好人微访谈进社区活动,让广大市民近距离接触“好人”;区“道德模范”基层巡讲团深入机关、企业、社区、村镇和各类道德讲堂宣扬惠城人身边的好人好事;依托道德讲堂,在各行各业开展“身边好人?寻找最美惠城人”、“十大道德模范、十大公益人物、十大好人好事”评选活动、开展“弘扬好家风 共筑中国梦”、争做“美德少年”“日行一善”“学习东江工匠,践行核心价值观”等活动,实现了机关、企业、社区、农村、学校道德提升全覆盖,树立了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
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壮大,如今,善行义举已经深入城市肌理,并内化为惠城区独一无二的气质。6年来,惠城区先后涌现出各类好人80名,其中赵喜昌、李惠云、曾彩香等3人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最美警察”东平哥黄元盛、“蜘蛛女侠”陈小利、“励志姐”曾彩香等3人荣登 “中国好人榜”,3人获得广东省道德模范,6人获评“广东好人”,2016年的第一届惠州市道德模范评选活动,2人获得惠州市道德模范,2人获得惠州市道德模范提名奖,80人获评“惠州好人”,赵喜昌家庭荣获“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称号,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会见……“好人之城”已成为惠城进步与文明的精神引领,成为惠城的精神财富和靓丽名片。
亮点3 志愿服务 人人争先
人数、组织、项目和总时长全市第一
2017年12月21日,在冬至来临之际,志愿者和社工走进龙丰街道大岭社区,热情地与社区老人拉家常、了解老人生活状况,并送上了应节礼品,让老人备感温馨;在今年新春佳节来临前夕,江北街道文昌社区的6位社区书法志愿者一起为上百户居民写春联,给居民送去新年祝福。志愿者活动还深入到惠城各个社区,探访抗战老兵、空巢老人、低保家庭……
如今,在惠城区,人们能时时体味到人文关怀,处处感受到踏实温暖———在马路边,志愿者引导行人安全过马路;在社区里,志愿者倾情帮扶困难群众;在山村里,志愿者为留守儿童带来欢乐……截至目前,惠城区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注册的志愿者已超过21万人,占全区常住人口的18%以上,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近30万人次,全区志愿者注册人数、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项目和总服务时长在全市位居“四个第一”。其中龙丰街道新联社区在2016年入选“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江北街道文昌社区分别在2016年、2017年候选“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2017年3月27日,在全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现场会上,省调研组对惠城区文昌社区、新联社区创新开展“三工”联动(党工+义工+社工)、“3+1”模式(3个义工+1个行政人员)和“党员责任岗”每月上岗活动,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这也体现出惠城志愿者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志愿服务质量提升。据统计,截至目前,惠城全区区直机关、企事业单位依托党员责任岗,与58个社区结对,以“三工”联动模式,支持社区开展各种便民利民惠民服务。全区113个挂钩帮扶单位和1000多名副科以上领导干部,参与结对帮扶困难党员和群众,累计到村帮扶逾4000人次,投入帮扶慰问资金250多万元。
亮点4 社区文化 百花齐放
“一街道一特色”铸造惠民新品牌
悦耳动听的器乐合奏、精彩好看的歌伴舞、幽默又能启发人的小品……2017年6月,在中山公园,惠城区第八届社区文化节在这里举行启动仪式,并为市民奉上了一场精彩的演出。这一届社区文化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融入其中,依托八大系列“社区文化秀”,打造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品牌项目,也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
每年盛夏,一年一度的“惠城区社区文化节”都会如期上演,与市民见面。惠城区社区文化节是惠城区于2010年开始推出的一项推动群众性文化活动工作的新载体,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八届。据统计,惠城区社区文化节通过提供 “家门口”的展演舞台,每年吸引全区50多个社区居民同步登台献艺,平均每月举办较大规模活动12多场次,惠及数十万社区居民,一场场文化盛宴把欢乐和精彩带进了千家万户,被广大群众誉为“没有围墙的大舞台”“社区居民的星光大道”。
作为一项文化惠民新品牌,惠城区社区文化节的节目以群众自编自演为主,实现了一街道一特色,如:江北的社区书画,桥东的廉政文化,桥西的体育活动,河南岸的李家拳,小金口的麒麟舞,横沥的“乡村乐队”,汝湖的“舞稻草龙”等。“社区文化节”在举办期间还通过开展“乐民、便民、利民、育民、惠民”活动,打造集展演、服务、宣讲、教育于一体的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吸引更多层次的居民群众共享社区文化资源,展示和谐社区建设成果。
亮点5 以德育人 至善至美
文明新风进万家崇德向善树风尚
家长们忙着和面、揉面团、包汤圆,孩子们开心地帮爸爸妈妈们按面皮、撒面粉。2018新年伊始,河南岸街道在方直广场开展的 “浓情冬日 暖心汤圆”活动,场面温馨感人,诠释家庭和睦幸福理念;今年2月,龙丰街道开展“军民鱼水情,共筑中国梦”复退军人新春晚会,以歌舞致敬青春芳华,以公益支持军人情怀……
欲建文明城,先育文明人。惠城区在“创文”过程中,通过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宣传和教育实践活动,弘扬道德力量、营造良好风尚,让广大市民追求崇高、践行文明的自觉性、主动性不断增强,文明素质进一步提升。
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重阳等每一个传统节日,接地气、贴民心的节日民俗、经典诵读和文体活动丰富多彩——— “善行惠城?邻里守望”活动、西湖花灯博览会,“学习党史、缅怀先烈”座谈活动、赛龙舟活动,关爱老人活动……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实际、融入生活。
在校园、家庭、单位、社区等每一个社会细胞,持续开展弘扬道德文明的实践活动,涵育滋养着文明的心灵——— “学习雷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红领巾相约中国梦”、中华经典诵读、优秀童谣传唱等一系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践活动,为城市文明的未来助力添彩;“全民阅读 书香鹅城”、女性素养大讲堂、“寻找好家风好家训”、“百城万店讲诚信”系列活动,党员干部“四个万家”进家入户活动……让群众对文明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支持率不断提升。
亮点6 示范引领 典型带动
文明社区美丽村居遍地开花
走在龙丰街道新联社区文明示范点国华湖畔新城小区,人们能感受到一股文明新风扑面而来。这里有以“孝”为主题的文化长廊,有以“家”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文化广场,还有营造“传统文化氛围”为主旨的四个凉亭。在这里,传统道德文化融入了小区景观,经常能看到老人和孩子浏览、念诵随处可见的文化古典名句,社区居民在休闲、娱乐、健身的同时就能得到文明风尚的滋养。
近年来,惠城区通过打造文明示范点推进全区文明建设。在社区,突出“一社区一道德文化品牌”,深入挖掘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惠州本土文化,结合场景实际,打造了一批档次高、品位高、固态化的核心价值观示范点,先后打造了新联社区“家”文化、上湖塘社区“善”文化、东湖社区“和”文化、金湖社区“信”文化、水北社区“孝”文化、文昌社区“礼”文化、麦地社区“仁”文化等一批核心价值观主题住宅小区。
在学校,突出“校园里的核心价值观”,打造了惠州市十一小金榜分校“三生有幸”、一小“感恩”、水口中心小学“善水”校园文化等一批示范校园;2017年11月,十一小金榜分校荣获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在景区,打造了中山公园“天下为公,爱国如家”等一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
在农村,全面启动美丽村居建设,按照“东西南北中”布局,分别抓好一批文明示范村建设。其中马安镇新楼村、横沥镇黄沙洞村、汝湖镇南新村、水口街道下源村、三栋镇鹿颈村、小金口街道白石村、芦洲镇三洲村作为重点逐步进行打造农村示范片 (点)。2017年11月,横沥镇黄沙洞村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
亮点7 环境优化 乐享安居
路更宽景更美城乡颜值同步提升
走在惠城区的大街小巷、乡镇村道,细心的市民会发现,乱摆卖、占道经营的现象少了,道路更宽敞整洁,景观更绿更美,城乡“颜值”同步提升。
在文明创建中,惠城区坚持城乡统筹,推动文明创建向基层延伸,加大对内街小巷的改造力度。通过PPP模式,从2016年开始用3年时间,投资1亿元,实现惠城100多条内街小巷改造升级;大力推进环境综合治理,用3年时间,投入7亿元,实施33条河涌及黑臭水体整治工程。惠城区还把常态化、网格化、精细化管理融入到城市管理的每个环节,使文明创建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真正使群众受惠。如发现城市管理问题,市民拿出手机“随手拍”并上传到“惠民城管通”微信公众号,通过智慧城管体系,很快便有部门工作人员进行处理。
文明创建也延伸到镇村一级,确保各项整治工作无死角、不遗漏、全覆盖。惠城区将投入4亿元,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新建250座、改造60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该区还在农村全面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完成了墩子场村、三洲村及黄沙洞村至大岚河沿线基础配套设施项目规划编制,打造“三宜”新农村示范点3个。如对黄沙洞村投入约3000万元,整治该村的环境并增加配套设施,修建旅客服务中心、景观绿道、驿站等,使得该村的面貌大为改善。
据统计,2017年以来,惠城区以“美丽乡村·清洁先行”“清洁家园·美化社区”“百日环境卫生整治”和爱国卫生月的主题活动为契机,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活动420场次,开展“六乱一跨”、广告招牌、集贸市场及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175次。惠城区始终坚持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共同推进,文明城市成果不断巩固提升,通过文明创建,惠城逐步迈向心灵与山水共美的和谐新高度。
●相关新闻
努力创建让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
惠城区将以更昂扬的士气更坚实的脚步启动新一轮创文工作
惠州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不仅标志着城市文明程度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更代表文明建设走向了一个全新的起点。惠城区将以此为契机和动力,再接再厉,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以“归零”的心态吹响再出发的号角,以更昂扬的士气、更坚实的脚步,再次启动新一轮的创文工作。
加大常态化管理
在管理机制方面,将健全领导机制、常效机制、宣传机制、分层考核机制等,不断夯实创建工作基础保障和队伍建设,提高精细化、常态化管理水平,构筑全方位、高密度的大宣传格局,督促基层单位和干部自觉履行好创建职责,真正使精神文明建设“软指标”变成“硬任务”。
深化精神文明创建
在精神文明创建方面,将持续深入推进文明镇街、文明村居、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在增量扩面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提质升级、积极创优争先,突出城乡协调、乡风文明建设,强化分类指导、实现联创共进。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方面,将加快示范片区建设,如加快打造桥西、江北和龙丰等3个文明示范片区;加强公益广告宣传,如加大户外广告牌、LED广告屏、建筑工地围挡等公益广告刊播任务,实现全覆盖;大力推进“道德之城”“好人之城”建设,如在各行各业广泛开展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评选活动;大力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在全社会倡树文明礼让、爱护环境、讲究卫生、移风易俗的良好生活风尚。
加强志愿服务组织培育
在提升志愿服务方面,将加强志愿服务组织培育,重点打造一批活动规范有序、作用发挥明显、社会影响力强的示范性、品牌型志愿服务组织;深化志愿服务组织服务。鼓励志愿服务组织走进村居基层,根据群众需求有针对性设计服务项目;创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使志愿服务更加贴近群众、贴近基层。
文明创建,只有逗号,没有句号。历经春风秋雨,始终矢志不渝!未来三年,惠城区将在创建文明城市的新征程上,努力书写新时代的新篇章,让百姓生活更美好!
本版文/图 本报记者关云通讯员郑惠茹
新闻推荐
日前,在市区江畔花园,居民在红十字工作者的指导下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当日,惠州市红十字会、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惠城区文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