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银U盾将退出江湖 移动支付普及 多家银行升级U盾
东江时报讯 记者刘乙端你有多久没用电脑转账了?你还记得自己U盾的密码吗?近年来,以手机银行、支付宝、微信支付等为代表的移动转账方式快速发展,个人网银U盾日渐淡出人们视线。东时记者走访发现,目前多家银行都在改造传统U盾,U盾“去实物化”成当下银行业的一种趋势。
金融业务“搬”到了手机
“使用网银就很麻烦了,还要带上一个实物U盾,安装各种安全证书,有时候遇上着急转账,让你急也没用。”U盾是银行提供的数字证书的简称,是以PC端为主的电子银行渠道中公认的安全认证工具,很好地解决了电子签名问题。但近年来移动金融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将金融业务“搬”到了手机上,网银及U盾的使用率也受到一定影响。加上U盾携带不便、操作相对繁琐等问题也深受诟病。针对这种情况,不少银行开始通过对传统U盾改造升级,在保持高等级的安全防护下,提升客户使用体验。
多家银行改造传统U盾
东时记者了解到,工行、农行等多家银行都有推出通用U盾,即在传统U盾的基础上,添加了手机端接口,用户通过手机银行就能完成更高等级的金融业务。
“我行二代U盾携带了音频插头,支持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使用。”工行客服表示,“用户仅使用手机银行进行转账,单笔限额为5000元、日累计1万元;若是使用U盾,手机银行的交易限额提升到单笔100万元、日累计500万元。”
另外,部分银行对U盾的使用进行了更彻底尝试,将U盾的实体进行调整。如浦发银行和中国移动联手推出一款名为“手机SIM盾”的产品,将原本安装在U盾里的安全认证数据植入到用户手机“NFC-SIM卡”的安全模块中,用户进行手机银行交易时,通过植入手机SIM卡中的安全密码就可进行,无需插入U盾介质。
建行日前则针对企业用户进行了“去U盾化”改造。该行联手华为推出的新版企业手机银行,手机内置盾支付即手机芯片存储建行安全证书,企业在电子渠道办理转账可以在手机端操作,且手机制单以及复核也无需插入实物U盾。同时,企业用户还可以通过手机端进行转账业务、代发工资、账户查询、对公预开户、用户管理等操作。
话你知
移动支付或成主流支付方式
“如今使用网上银行转账的,多是一些企业客户。”惠州市一家银行工作人员透露,因为企业网银资金比较大,能多一道安全保障。在移动金融快速发展的当下,U盾的使用率出现大幅度下降,但其提供的高等级安全保障仍深受用户信赖。考虑到用户的便利及安全性需求,银行业通过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创新,开发了移动端手机盾、SIM卡盾的技术、辅助验证手段刷脸、指纹等技术,为用户的移动支付生活保驾护航。
以浦发银行推出的SIM盾为例,其和U盾一样采用了数字签名技术,将密钥存在“NFC-SIM卡”的安全芯片中,由于秘钥不可复制,使SIM卡具备“盾”级的高安全性。
同时,工行、建行、民生银行等多家银行在手机登录时有设置指纹、声纹、虹膜、静脉认证,通过每个人独一无二的生物信息认证,也大大增加了移动支付的安全性。
有业内人士认为,虽然当下银行发展“去U盾实物化”面临用户习惯培养、移动硬件设别成本等一些掣肘因素,但传统U盾优化升级已是大势所趋,实物U盾的使用慢慢减少,甚至有可能退出历史舞台。 刘乙端
新闻推荐
刘明霞。由本人供图个人简介刘明霞新闻媒体人,国家二级作家。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