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西藏支教三月收获情谊感悟一生 12名大学生结束朗县支教回惠州分享支教故事

东江时报 2018-01-05 17:52

陈子豪和西藏的孩子在一起,孩子们和陈子豪相处得很愉快。

尽管父母反对,郭婷芳(左一)还是来到了西藏支教。本组图片 受访者提供

■《东江时报》记者范文燕

到西藏去支教,是很多人的梦想,有时候梦想的实现就靠自己的坚定,惠州12名大学生就实现了他们支教的梦想。林芝朗县是惠州市对口援建地,这12名大学生去年9月到朗县支教,最近他们回到惠州分享支教故事。虽然每个人支教的学校,面对的学生都不同,但大家都感叹:西藏支教之旅将是一生最美好的回忆。

辞掉工作去支教他说不后悔

陈子豪是惠州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013级学生,去年知道学校要选派大学生去西藏支教时,陈子豪已经在深圳一家公司上了半年班,陈子豪几乎没有想,就辞职了。

“去西藏,去支教一直是我梦想,现在有实现梦想的机会,我肯定要抓住。”陈子豪以最快时间回到学校,顺利通过面试和体检,成为12名支教大学生中的一员,也是此次支教大学生中年龄最大的,他被推选为支教队队长。

陈子豪去支教的地方是朗县登木小学,是所有支教学校中最偏远的。“登木小学有87名学生,12个老师,每个老师的任务都非常多,我去了之后大家就把我当成当地的老师,分配各种任务,刚去感觉很累。”9月中旬去到西藏,陈子豪还来不及欣赏领略西藏的美景,就开始加班加点做各种工作。他在学校负责三年级的科学、品德、英语和电脑课。登木小学的教学设备非常齐全,但是那里几乎每天都停电,硬件基本不能用,他时常拿着书去室外晒着太阳备课。

去西藏支教,和孩子们沟通,最大的问题就是语言,在登木小学只有三年级的学生能用汉语表达。为了和孩子们更好地相处,陈子豪每天都会利用一点时间和孩子们学几句藏文,有空时他也会和孩子们一起玩。

“西藏的民风真的很淳朴,那里的孩子很天真。”陈子豪说,“有个三年级的孩子,基本每天都来给我打扫房间,我说不用,他依然坚持,非常执着善良。”

在海拔三千多米的地方,晚上看着满天星,陈子豪常常思念家乡,他说去支教要克服的第一件事就是不要太想家,要学会转移情绪。而要克服的第二件事就是支教结束即将要离别,不要哭。“我走的那天,学校每个人都为我献上哈达,我心里很难受,但是我告诉孩子们不要哭。”陈子豪离开西藏后,接到了登木小学一位学生的电话:陈老师,你让我们不要哭,其实我们心里真的很难受。

对于去西藏支教的经历,陈子豪说虽然时间很短,但是这份经历非常难得,淳朴的孩子,热心的同事,一切都让他觉得不后悔。

她说支教收获了美好回忆

郭婷芳是惠州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大二学生,去西藏支教是郭婷芳自己做的决定,她通过面试和体检后才通知家人。“当时我家长很伤心,之前从来不视频的妈妈马上和我视频,哭着阻止,说西藏太艰苦,不让我去。”但是郭婷芳去西藏的决心比较大,心一硬还是去了。

去了西藏,郭婷芳发现那里和自己想象中不一样,也和父母认为的艰苦相差很大。“我好像一天就适应了,那里没有想象中艰苦,有非常好的硬件条件。”

郭婷芳被分到朗县幼儿园,那里每个班只有两个老师,她的工作是和另一个老师带一个班。西藏比较晚天亮,郭婷芳一天的工作从早上9点钟开始,接园、带孩子做运动、上课、游戏,由于师资不足,孩子们课程不是很丰富,也因为冷,孩子们的户外活动比较多。朗县幼儿园有专门的课本,郭婷芳每天还要花了很多时间写教案,一直到下午到6时多,一天的工作才算结束。

因为幼儿园其他老师都有分配房子,支教期间郭婷芳一个人住在幼儿园,幼儿园的围墙比较低,有时候晚上听着风吹草动,把自己吓得不轻。

让郭婷芳最难忘的是11月18日,林芝地震了,朗县震感强烈,那天刚好有两个支教的同学到郭婷芳幼儿园一起住,早上6时多地震了,几个人吓得马上躲起来。“当时我在想不会死在西藏吧,好在大家都没事。”

“在去西藏之前我觉得我像馒头,有很多包袱和负担,但是去了那里我卸掉了很多,人也开朗了很多。”郭婷芳说,去西藏最大的收获就是收获了美好的回忆,结交了很多难得的情谊,为西藏孩子带去新知识,而她也通过支教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技能。

新闻推荐

总体定位:山海湖泉 康养胜境 《惠州市康养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出炉

罗浮山将是惠州市发展康养产业的一个重要区域。《东江时报》资料图片东江时报讯记者侯县军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期间,市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