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增公办学位3240个 惠城区将推进6所学校建设 扩建5所学校
24日,惠城区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 《东江时报》记者香金群 通讯员冯雪辉 摄
■《东江时报》记者香金群通讯员陈美君
昨日,惠城区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在西湖大剧院开幕,惠城区委书记林利育出席会议,惠城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陈娟主持会议。惠城区委副书记、区长陈国强在作 《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惠城区2017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18.25亿元,同比(下同)增长6.2%,今年地区生产总值预期目标是增长6.5~7%。为做好今年工作,惠城区政府将更加注重“三大发展”(发展质量、发展为民和发展保障),全力攻坚 “三大任务”(抓重点、补短板和强弱项),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高标准打造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首善之区。
2017年成绩
地区生产总值718.25亿元
惠城区2017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18.25亿元,同比增长6.2%;固定资产投资(不含跨市项目)295.46亿元,增长1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0.9亿元,增长10.6%;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39亿元,增长11.2%。
开展 “项目落地攻坚年”活动,落实“投资项目首席服务官”制度,全区84宗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44.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35.1%;222宗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86.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9.8%。
开展 “征地拆迁会战年”活动,完成市生态园、惠新大道、洛塘渠等96宗项目征拆任务,水北二期、江南大道一标段等重大项目接近完成,累计征收土地6974亩,拆除房屋19.42万平方米。
加大招商选资力度,坚持招强引优,全年引进内外资项目181宗,总投资635.75亿元。致力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实现公共网络商品零售额30.59亿元,增长14.1%。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到68.5%。
2018年工作安排
发展经济
今年重点建设项目83宗
今年重点推进三栋中心园二期和马安、水口分园路网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汝湖分园筹建步伐,抓好马安和水口分园规划完善、用地指标调整等工作,下大力气推动园区61宗已签约、摘牌和动工项目建设。
今年区政府将安排重点建设项目83宗,其中列入省重点3宗,市重点32宗,总投资43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3.1亿元。抓好征地拆迁工作,大力推动赣深高铁、河惠莞高速、省道120线等省、市重点项目征拆,加快望江村、小新村、惠博沿江路、金山湖4个片区的棚改工作。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利用闲置楼宇、厂房等资源,改造建设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和各类特色科技园区(街区)。
城市建设
推进水口大道等项目建设
以完善镇街功能为目标,深入实施城建计划,力争用3~5年时间全面改善镇街发展面貌。强化工作统筹,立足镇街发展所需、群众发展所盼,按照轻重缓急原则,每年量力而行实施一批城建项目。加强部门联动,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推进内街小巷、水口大道等城建项目建设。
以建设品质城区为目标,抓好“城市双修”试点工作,营造整洁规范、管理有序的城市环境。以祝屋巷为精品文旅街区示范点,从市政设施、日常管理等方面着手,实施高水平改造提升,带动打造更多精品街区。实施“厕所革命”,逐步实现卫生厕所从城市到农村全覆盖,让卫生“小厕所”体现惠城“大文明”。
乡村振兴
创建10个特色新农村示范村
结合“三宜”新农村规划,推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倾斜,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抓好芦泰大桥、市生态园配套道路、黄沙洞村至大岚河沿岸绿道等工程建设,实施墩子林场周边6个村基础设施改造,完成50公里自然村道硬底化。对标中心区,抓好三栋、汝湖、马安、水口、小金口等城乡结合部的道路、绿化、管网等设施规划建设,推动横沥、芦洲、汝湖等偏远乡村加快完善路桥、水电、通讯等设施。
分批推动全域新农村建设,创建10个特色新农村示范村。继续推进美丽乡村“三大行动”,开展农村人居生态环境综合整治,20户以上自然村全面铺开“三清、三拆、三整治”和“八通四改”工作。
生态发展
新建森林村庄24个
严格落实河长制,完善 “一河一档”台账,建设河长制信息平台,推动治水常态化、长效化。配合市建成金山污水处理厂二期,加快马安污水处理厂建设,确保淡水河紫溪断面国考指标全面达标。加快推进34条河涌整治,力争完成洛塘渠、木沥河等8条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任务,建成180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抓好横沥镇申报省生态镇工作,实现全区省级生态镇全覆盖。配合做好市生态园建设,推进区生物资源科学处理中心建设。深入开展绿色城乡“六大行动”,建设森林碳汇2000亩,新建森林村庄24个。
民生福祉
新建惠城中医院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力创建省教育现代化标兵区。实施“园林式书香校园”改造提升和“教育信息化水平提升”两大工程。推进十一小南校区、二十八小等6所学校建设,扩建二十五小、德威学校等5所学校,新增公办学位3240个。整合区属学校高中资源,实施学前教育第三期行动计划。
推进卫计事业发展。启动横沥中心卫生院升级工程,新建惠城中医院。重建1间乡镇卫生院,建成3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36间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注重引进优秀医疗学科团队,加强基层医疗队伍建设。
促进文体事业繁荣。建成“一场三馆”,实现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级。
2018年惠城区十方面民生实事
1 民生保障方面
为城乡居民购买自然灾害公众责任险,自然灾害公众责任险保障范围由农村居民扩大到城乡居民;关注特困城乡居民,城乡低保应保尽保,全面保障特困(五保)人员基本生活水平;关爱空巢老人,为空巢老人提供政府购买家政服务;落实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
2 医疗计生方面
实施老年人流感和肺炎疫苗免费接种项目,免费为本区户籍60周岁以上老年人接种疫苗;启动惠城区中医院江北新院建设;继续为45周岁以上失独家庭父母(每人)和独生子女伤病残家庭(每户)购买计生家庭意外伤害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至每人每年45元以上;实现孕产妇产前地中海贫血初筛率(血常规)达95%;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60元以上。
3 救助帮扶方面
照顾贫困残疾人生活,按每人每月150元标准对贫困残疾人发放政府津贴;体恤重度残疾人困难,对重度残疾人按每人每月200元标准发放护理补贴。
4 教育惠民方面
加快第十一小学南校区、二十八小学等6所学校建设,推进第二十五小学,德威学校等5所学校扩建,新增公办学位3240个;继续实施贫困家庭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计划;落实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学校教师激励政策,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及边远地区工作,将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学校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的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不低于每月1000元。
5 居民风险抵御方面
免除建档立卡困难家庭学生高中、职业学校学费,提供生活补贴;开展银龄安康行动,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的受益人群从本区户籍70周岁以上老年人扩大到本区户籍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改善困难归侨老人生活,对60周岁以上归侨发放生活补贴。
6 食品安全方面
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和监督抽查,进一步推进质监委托检验项目建设,切实保障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上”的质量安全。
7 生态环保方面
落实“美丽乡村·清洁先行”行动,提高村保洁员待遇;继续加大乡镇环保投入,对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实行奖补;全力推进180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成40公里污水管网建设任务;大力推进34条河涌整治,改善水生态环境;继续实施洛塘渠、木沥河等8条城市黑臭水体整治。
8 社会管理方面
继续安排资金加强平安惠城“天网工程”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建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责任落实补助机制,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及其治疗工作。
9 文体服务方面
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落实2131农村电影工程,继续实施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加大文化惠民投入,进一步完善“文化惠民卡”文化消费补贴机制;完善农村文化协管员制度建设。
10 交通设施方面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实施S120、X203、X205线改造建设工程;配合市完成隆生大桥及连接道路工程建设;完成自然村村道硬底化50公里;抓好芦泰大桥、市生态园配套道路等工程建设。
新闻推荐
惠城首针四价宫颈癌疫苗开打 有需求的市民可拨打电话2127944预约
市民接种首针四价HPV疫苗。本组图片《东江时报》记者周智聪摄四价HPV疫苗。东江时报讯“现在宫颈癌很常见了。为了健康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