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改革红利助力“三农”发展 惠东县供销社获评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惠东县供销社大岭农产品服务中心。
▲惠东县供销社获奖牌匾。本组图片 本报记者周 觅 通讯员刘桂梅 古文科 摄
惠州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再结硕果。日前,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举办的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惠东县供销合作社被授予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而深化农村改革需要多要素联动,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是关键一环。
惠东县于2014年6月成为全国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县。3年多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直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惠州市供销社与惠东县政府主动作为,带领惠东县供销合作社坚持走“纵向整合、横向联合”的联合发展之路,不断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助力“三农”发展,实现党委政府放心、农民得实惠、供销社发展的多赢效应。
打造便农惠农经营服务综合平台
作为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服务是供销社始终坚持的宗旨。在综合改革中,如何让农民得实惠与基层社发展双赢?
“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就是要构建上下贯通、高效对接、各业务板块有机融合的经营服务综合平台,使供销系统成为实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重要载体和党委、政府推动"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惠东县供销合作社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惠东县供销合作社积极开拓创新,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通过整合现有资源,成功打造了“铁涌镇三农经营服务综合平台”和“大岭农产品服务中心”等便农惠农的经营服务综合平台。
铁涌镇三农经营服务综合平台自2014年运营以来,累计收购马铃薯15万吨、销售农资5000吨、加工大米6800多吨,培训农民超过3000人次,在促进当地马铃薯产业化发展、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应急救灾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大岭农产品服务中心集农产品交易、加工、仓储、配送、检测、办公于一体,通过对学校、机关饭堂、供销平价商店进行农副产品直供配送,不仅解决了部分鲜活农副产品销售难的问题,也保障了校园和机关饭堂的食品安全。
此外,惠东县供销合作社还结合各镇(街道、度假区)实际情况,促进大岭、港口、稔山等基层供销社实行经营服务设施改造升级,基层供销社便民惠民水平取得明显提升。
推进产供销一体化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
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让群众得实惠。如何激发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有效带动农民增产增收?惠东县供销合作社积极推进产供销一体化平台建设,使农产品流通效率进一步提升,实现“农民增收、市民得益”。
据惠东县供销合作社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合作社通过实行“生产基地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副产品配送中心+平价商店等销售终端”模式,积极推动农产品生产、供应、销售等环节无缝对接,并带动形成规模效应,有效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实现“农民增收、市民得益”的良好成效。
在生产环节方面,大力发展各类生产基地和农业专业合作社。目前,惠东县供销合作社拥有农业生产基地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65家。在供应环节方面,有序发展农副产品配送中心。通过建设农副产品配送中心,配套净菜生产车间、500立方米冻库、质量检测中心和4台配送车辆,提升农产品分拣配送效率,并以规模化、标准化运作降低农产品运输成本。在销售环节方面,积极建设平价商店和实行 “农超对接”。经过多年发展,惠东现有供销平价商店28家,有效平抑农产品市场价格;同时,通过“农超对接”,促进多家超市与3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产品直销协议,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实现农产品“进口端”和“出口端”两端受益。
“供销社还充分发挥农资供应的渠道优势,积极打造农资连锁销售服务平台,促进农业技术服务转型升级。”该负责人介绍,一方面,供销社按照“延伸基层、服务到村”的要求,积极推进农资销售服务网点建设工作,为农民提供价廉物美的农资产品,尽力满足全县农业生产需求;另一方面,创新农资服务模式,依托农资经营网点拓展农资应用服务,促进农资流通向农技服务转型。本报记者周 觅 通讯员刘桂梅 古文科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赖金朗)日前,惠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在惠东县举办慈善组织业务培训班。该县及惠阳区有关慈善类、社工类和体育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