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发展规范有序迎来收获季 大亚湾发力城市更新提质推动产城人融合发展
大亚湾焕发新活力。 吴秋建 摄
大亚湾的产城人融合发展提上新高度。 李玉龙 摄
1月18日晚,大亚湾区房地产协会二届三次会议暨“大亚湾杰出地产”2017年度颁奖典礼在热烈的气氛中举行,大亚湾区相关单位负责人、房地产业大咖、行业专家及媒体齐聚一堂,畅谈湾区城市居住新价值,共话区域房地产市场美好前景。
“大亚湾在粤港澳大湾区里的区位优势,深圳东进取得实质性进展、深惠交通融合不断加速,以及自身的城市更新提质、人居营商环境改善、消费能力提升,大亚湾地产板块迎来了今天的收获季。”市房协常务副会长、大亚湾区房地产协会会长谭建文形象地用“收获季”来比喻当下湾区市场。记者从大亚湾区获悉,近年来,该区秉承让发展惠及于民理念,将产城人融合发展提上了新的高度,扎实推进“城市更新提质工程”,不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升综合管理能力,完善人居环境,让这座海滨新城焕发出新的张力与活力。
人居环境改善
产城人融合发展提上新高度
“大亚湾的城市面貌今非昔比。”大亚湾房地产协会副会长、惠州市万基远东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寿平坦言,作为较早一批扎根大亚湾开发建设的湘邵商人,初到时对大亚湾的印象中还是一个小乡镇,如今俨然发展成一个现代化的都市。
谢寿平所指的现代化都市,不仅仅是指一幢幢高楼大厦的建起,一条条宽阔大道的拉通,更是涵盖都市配套、城市管理、规划蓝图等城市格局的铺开。
记者从大亚湾区获悉,大亚湾区先完成了 《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充实完善》(大亚湾组团)的编制工作,对全区16个片区控规编制范围和编制思路进行统一梳理,并启动了霞涌滨海泳场等多个项目单个地块的控规编制工作,有力推动了该区重点项目建设。
一边是碧波蓝海,一边是业旺人兴,这是大亚湾城市发展的真实写照。目前,该区大亚湾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一标)、大亚湾体育场加建全民健身广场工程、滨海大道东段(安全应急教育基地段)绿化完善工程已完成;大亚湾黄金海岸公共泳场及海滨栈道累计完成工程量的62%、大亚湾儿童公园累计完成总工程量的85%,虎头山公园二期在做施工前准备工作。这些项目全部完成后,大亚湾区的生态环境将有质的提高。
该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大亚湾将继续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珠三角城市更新发展、提高质量的要求,继续优化城市布局,强化空间管控,完善基础配套,提升人居环境。当前,大亚湾区绿化覆盖率达41%,已基本形成包括城市公园、石化区防护林、村庄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主题公园等在内的多样化、立体式绿地体系和生态体系,基本实现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交通网络发达
打通四横主干道助惠深一体化
有学者研究,湾区经济往往具有以下显著特征:开放的经济结构、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发达的国际交往网络。而粤港澳大湾区恰恰与以上特征不谋而合。在这个囊括了珠三角“九市”、港澳两大特别行政区的粤港澳城市群内,深圳是广东创新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也是深莞惠经济圈的主导力量。大亚湾区与深圳毗邻而居,已成为惠州全面对接深圳的“桥头堡”和“主战场”。
为了提升城市功能,大亚湾规划建设“四横十纵”交通路网。目前大亚湾已建成通车的有沿海高速公路、龙海一路、龙海二路、石化大道等4条道路,龙海三路(含西南大道)接深圳的兰竹东路今年年底将全线贯通,龙盛五路和曦城东路已基本修至深圳边界,大亚湾四横主干道都实现了与深圳的对接,进一步推进了惠深一体化进程。
随着厦深铁路深惠汕段开通捷运,每天14趟捷运化列车往返惠州南站与深圳中心区,覆盖上下班交通,常规列车加上捷运化列车,惠州南站往深圳方向列车大约每20分钟一趟,30分钟可到深圳北站;此外,深圳地铁14号线延伸段、深惠城际(东线)规划设计等工作正加紧进行,大亚湾片区的轨道交通梦正在一步步实现。
商贸物流兴旺
项目落地接地气聚人气促发展
2017年11月,市民关注已久的大亚湾万达广场正式开业,时尚明亮的中庭设计、琳琅满目的商品,喜庆热闹的各色活动,让人应接不暇。“这些年,大亚湾发展飞速,市民手里钱多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自然更高了。”手里购物袋拎得满满当当的市民肖先生笑着说。
万达广场只是大亚湾近年来商贸环境改善的标志之一。大亚湾区工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两年来该区社消零总额有了较大幅度增长,2017年1~9月同比2015年增长了35%。
“大亚湾区高效的政务服务水平、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我们项目快速高效实现从落地、建设到开业的坚强保障。”大亚湾万达广场投资有限公司开发副总黄河介绍。据了解,当前大亚湾正创新实施 “挂图作战”推进项目建设,每年召开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会、及时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到项目现场推进项目落实,推广“首席服务官”制度,在全区形成持之以恒抓项目,狠抓项目落实的浓厚氛围。
政府抓产业升级发展的决心和举措,成为大亚湾商贸物流业近年来迅猛发展的强劲“引擎”。据介绍,该区商业网点逐年增多,进一步覆盖了中心商住区和工业园区,建成了蓝湾半岛购物广场、西区世纪城、太东时尚岛、惠客隆购物商场、新亿商业城、新福鑫购物广场、大润发超市等商贸购物中心;华润万家超市、万宁商场等也相继抢滩,在大亚湾布局了连锁网点。
统计数据表明,预计2017年全区完成社消零可增长13%;初步形成了红树林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黄金海岸、清泉寺、碧海湾旅游度假区、东升渔村、华润小径湾等旅游景点,全区共接待游客247万人次,比增23%;旅游总收入10.69亿元人民币,比增25%,实现社会经济效益53.45亿元人民币。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谭琳)昨日,惠州市东江、西枝江综合治理整治行动动员大会举行。副市长林洪参加会议。林洪表示,“两江”综合治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