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族崇文多忠烈 叶挺亦自此门出 惠阳叶氏家族

东江时报 2017-12-14 18:25

会水楼内部,这里是叶挺将军的祖屋,也是叶氏家族修建的围屋之一。

叶氏进士第。

南阳世居旁的功名碑。

策划君说:

说起惠阳叶氏家族的族人,有一个人你一定认识,他就是抗日名将叶挺。从梅州兴宁迁居至惠阳,350余年发展中培育出叶挺等众多才俊而家声远扬,惠阳最有名的望族之一——— 叶氏家族为何迁居至惠州,又如何发展壮大?他们崇尚的竹文化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叶氏的显赫家族史。关于叶家的故事太多太精彩,《东江时报》将用上中下三期分别讲述叶氏家族最早南迁惠阳的两兄弟和他们后人的精彩故事以及他们兴建围屋的传奇经历。

每年二十四节气的“惊蛰”,对于惠阳叶氏家族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风雨不改,叶氏后人都会从四面八方赶到惠阳秋长铁门扇村黄竹沥逢春公园,隆重祭拜他们的开基祖逢春公以及南迁纪念。

据《叶氏族谱汇编第三册(惠阳县部分)》(1992年版)记载,清康熙元年(1662年),逢春公叶特茂和胞弟叶特盛(号迪春)以及一部分族人,从梅州兴宁合水溪唇徙居归善县淡水沙坑 (今惠州市惠阳区秋长街道铁门扇村黄竹沥)。在这里他们的家族历经350余年的发展,枝繁叶茂人才辈出,清朝乾隆年间有武进士叶开弟,近代有吉隆坡王叶亚来、明远将军叶任才、反清义士叶匡等,现代有抗日名将叶挺、清官叶维浩等名人皆出自于此,下面就由东时记者带你了解一个大家族的兴盛史。

清朝时期建造大小围屋数十座

当时的沙坑是淡水西北部山区,在叶氏到达之前,此地人烟稀少,为了发展叶氏人口,叶特茂叶特盛兄弟将该村定名为“周田”村,取字形字义“向外发展,人口增加”之意。几年后,兄弟分家,叶特茂一家进入黄竹坜定居,叶特盛和部分族人留居周田村,还有几户进入官山村定居。

落地生根的叶特茂和叶特盛两兄弟,团结合作,开辟田地,耕读传家,在康熙年代就繁衍了4代人,有7个儿子、32个孙子和108个重孙,居住和耕地面积80平方公里。清朝时期,两兄弟及其后人建造大小客家围屋数十座,包括石苟屋、桂林新居、铁门扇南阳世居、曲水楼、会龙楼、会水楼等,其中不少如今已成为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家族枝繁叶茂人才辈出

叶氏后人还传承祖训兴办学校,当时各房都有学堂供子弟读书,有荣庭学校、静野学校、腾云私塾等。叶氏三世辈与四世辈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集资兴办了挺秀书舍,培养子弟后代。乾隆五十年(1785),叶氏再将书舍扩建为书院,成为当时惠州府仅有的四间书院之一。

350多年来,叶氏家族的繁衍就像两兄弟的名字一样,枝叶茂盛,人才辈出。清朝乾隆年间有武进士叶开弟,近代有吉隆坡王叶亚来、明远将军叶任才、反清义士叶匡等,现代有抗日名将叶挺、清官叶维浩等名人。如今叶氏后裔主要居住在惠阳秋长、淡水两地,族人估算叶氏后裔现有人口3~5万人,遍及海内外。

对于叶氏的繁衍发展,家族中流传着这样一首诗:“秋溪长兴满地叶,逢春生根更茂盛。竹叶开源沙坑地,秋水长流秋长家。”对此,有族人骄傲地说,今天秋长名称的来历,就是以叶氏的竹叶文化起名的,更有甚者开玩笑说,叶氏占了秋长淡水的“半壁江山”。

上篇

逢春公叶特茂及后裔

秋溪长兴满地叶 逢春生根更茂盛

从惠州市区经惠南大道到惠阳,会经过两座小桥,黄竹沥一桥和二桥。在两桥的区域里,就是秋长街道铁门扇村黄竹沥。黄竹沥位于秋溪河与淡水河交汇处内侧,村背有红花寨系列山脉。黄竹沥这个看似普通的名字,对于叶特茂后裔来说,却非同寻常,这里可谓是他们家族发源地。

350多年前,46岁的叶特茂携家眷从梅州兴宁县迁居于此,并于1669年建围屋一座。因喜爱竹子,他便在屋前小河边种植了一片黄竹,黄竹生长茂盛,特茂公便将居住的地方取名“黄竹坜”村。从此,叶氏在此生根繁衍。350多年后,尽管“黄竹坜”成了“黄竹沥”,尽管围屋里已无人居住,但黄竹依旧,围屋仍存,甚至镇守围屋的石狗也一直在尽忠尽责。每当走进黄竹沥,看到这只石狗,听竹叶沙沙,抚围屋旧痕,叶氏家族的故事就在眼前展开了。

播种

忠厚救族人 精心备南迁

叶氏南迁是一场精心的准备。逢春公第十二世孙叶茂辉这样认为。据叶氏的族谱记载,生于明末的叶特茂是一位商人。有一次,叶特茂到江西“服贾”(做生意),在旅店留宿时遇到十几名强盗,其中一名强盗试探性地向叶特茂借50两白银,想着如果不借就发难,没想到叶特茂“慨然与之”。强盗自觉羞愧,将50两白银还给他。当时梅州一带时局动荡,群寇蜂起。此后不久,叶特茂与同乡千余人被困山寨。此前曾与叶特茂有过一面之缘的那个强盗和同伙攻破山寨后,强盗竟然认出了叶特茂,称“你乃忠厚人也,我不杀你,其余必尽杀之”。叶特茂泣言:“寨中之人皆我同邻,杀彼亦犹杀我耳。且彼皆是善者,愿求勿杀。”在叶特茂的再三哀求下,强盗 “感其诚”,叶氏一脉因此逃过一场灭顶之灾。

或许就在逃过一劫后,叶特茂开始考虑搬迁事宜。在叶茂辉看来,特茂公在经商时应该到过淡水,当时淡水蒋田已有叶氏在此生活。叶特茂应该对当时的淡水沙坑进行过详细考察,当时的沙坑与淡水有一山之隔,但却有大片土地未曾开发,发展潜力巨大,适宜叶氏定居发展。“我觉得特茂公可能当时已经买好了部分田地,要不搬迁过来如何落脚?”叶茂辉说。

在淡水安排妥当之后,叶特茂就回到兴宁准备南迁事宜。叶特茂有5个儿子,他让大儿子在兴宁留守祖屋,其余4个儿子随他南迁。南迁定在清康熙元年(1662年)的惊蛰日。这一天,叶特茂和胞弟叶特盛以及一部分族人拜祭告慰先祖后启程南迁。叶茂辉介绍,当时南迁的共有12支叶氏后人 (连同家眷60多人),他们都是兴宁一世祖叶僐公的后裔。

发芽

屋前种黄竹 取名“黄竹坜”

经过长途跋涉,族人首先到达当时的归善县淡水北面的目的地之一的沙坑西部山村,并把从兴宁带来的一棵榕树种植在村子里,以示自己为正叶所出。叶特茂兄弟将该村取名“周田村”,取字形字义“向外发展,人口增加”之意。

安定下来了,两兄弟开始分家。叶特盛和一部分族人定居在周田村,另一部分族人定居官山村,叶特茂一家则进入沙坑东部村庄定居。

该村背靠一列山岭,面向周田村,门面广阔,村前有一条小河。叶特茂在屋前小河边种植一片黄竹,黄竹生长得很茂盛,连年竹报平安,给村子带来生机。于是特茂公把该村取名 “黄竹坜”村,村子后面的最高山峰定名“红花寨”,把从村前流过且汇入淡水河的小河取名为“秋溪河。”

安定下来后,叶特茂一家不断开荒辟地,发展农业,并建祠筑屋。1669年,叶特茂在黄竹坜建围屋一座,随他南迁的4个儿子及其后代也以黄竹坜为中心,在沙坑附近秋溪河、淡水河两河四岸之间各自建造房屋,繁衍生息。

开枝

子孙建围屋 安居又乐业

安居才能乐业。从叶特茂建黄竹坜祖屋开始,他的第二代至第五代都一直在建造围屋,而且一代建的比一代好,规模也越建越大。其中次子叶荣庭建造了黄竹坜老屋,三子叶辉庭建造铁门扇南阳楼 (南阳世居),四子叶显庭建造求水岭老屋供其弟叶焕庭的妻儿居住,他自己再建造鹧鸪岭老屋而居。

这五座房屋中,以南阳楼规模最大,有住房二百八十余间。它始建于1695年,历时二十年建成,是当时沙坑最大最有气势的客家围屋,占地面积8528平方米。比占地面积均为4000多平方米的黄竹坜老屋、求水岭老屋和鹧鸪岭老屋大了将近一倍。

青出于蓝胜于蓝。三十多年后,叶辉庭的四子叶天滋在山塘尾兴建了一座桂林楼,该楼有住房三百余间,占地面积9266平方米,建筑规模超过了南阳楼。

又过了三十年,到了第四代和第五代,即五子叶焕庭的孙子叶茂兰和曾孙叶继高,于1762年在洋塘村兴建了一座曲水楼,后人分别于光绪年间和民国时期对曲水楼进行大规模扩建,建成后的曲水楼住房多达三百三十间,建筑面积11600平方米。

就在曲水楼兴建的同一年,已建成近百年的黄竹坜祖屋也迎来了新生。1762年,叶氏四世孙叶维新(特茂之曾孙、荣庭之孙)重修并扩建黄竹坜祖屋,称为新屋,也就是后来的石苟屋。

这些围屋的兴建为叶氏在沙坑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当然,叶特茂后裔在清代还建有大大小小的客家围屋数十座,而上述这7座无疑是这些围屋中的佼佼者,它们如今也都已成为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散叶

兴挺秀书院 供子孙读书

叶特茂本是一位儒商,喜欢种竹以竹修身,崇尚竹文化。还教育后人要多种竹植树,要求男人不砍嫩竹、女人不割幼松。如今在叶氏的众多围屋前后,依然能看到不少竹子和大树。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建造围屋和种竹植树同时,叶特茂及其后人也秉承耕读传家的理念,传承祖训兴办学校,“隆学校以端士习,训子弟以禁非为”。

叶特茂后裔曾在围屋旁兼有荣庭学校、静野学校等私塾。逢春公第十二世孙叶茂辉解释,荣庭是叶特茂二儿子的名字,静野则是叶特茂三儿子叶辉庭的号。

乾隆25年(1760年),叶氏三世辈与四世辈集资兴办了挺秀书舍,培养子弟后代。乾隆50年(1785),叶氏再将书舍扩建,并更名为“挺秀书院”。为叶氏子孙读书之用。叶氏族人专门划出“公偿田”来供书院开支,考取功名者,还可得到族人公偿的奖励。挺秀书院为惠州当时的四大书院之一(另三座为丰湖书院、崇雅书院、铁湖书院,均为淡水名人、“铁笔御使”邓承修所办)。

链接

书院培养4进士9举人

自挺秀书院创建以来,叶氏后人不断捐银重修扩建,为挺秀书院的人才辈出打下牢靠的物质基础。有数据显示,在清朝,沙坑叶氏宗族弟子就读于挺秀书院的学生中考上进士的有4人、举人9人、秀才48人、监生12人、翰林院士4人、国立大学生166人、登士郎38人、奉直大夫14人,县册同27人,军功五品官8人,军功六品官6人。

叶氏惊蛰祭祖300年风雨不改

2017年的惊蛰日早上,在通往逢春公墓园的村道二边,插遍了繁体叶字彩旗,行人和车辆鱼贯而入。逢春公理事会理事长叶振芳率全体理、监事和逢春公派下五大房裔孙,以及分别来自马来西亚、台湾、香港、广西、国内各地返乡的众裔孙共2000多人,一起参加拜祭同一祖先——— 逢春公。

叶氏惊蛰祭祖已经沿袭了300多年,已被列入惠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1662年,叶氏从兴宁南迁到归善沙坑(今惠州市惠阳区秋长街道铁门扇村黄竹沥附近)。在复杂的生存环境中,需要有一个德高望重的人为代表,树立在当时当地的社会地位,以谋求南迁族人的生存和发展空间。逢春公叶特茂曾经在乌石寨舍己救乡亲的感人事迹,使他从兴宁以来一直到归善都是叶氏家族中德高望重的代表人物。叶特茂1709年九十三岁高龄去世后,所有从兴宁南迁归善这边的叶氏族人一致公认逢春公为归邑始祖之地位,铭刻墓碑碑文公认。

逢春公墓地建在黄竹沥老屋村后山坡。公元1712年,叶辉庭带领族人对逢春公的圆坟正是选在惊蛰日,并一同纪念南迁五十周年。因此,出现了众多前来拜祭的乡亲族人,有为团结而来,有为感恩而来,有为合作开发农业水土资源、山林资源而来,有为化解矛盾而来,逢春公墓地前站满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族人,场面十分壮观。当时带领大家拜祭逢春公的是特茂公的第三儿子叶辉庭,一举成就了子拜爷坟八百丁的美名。纪念南迁不是年年举行,然而,缅怀先人的祭祀必须每年进行。因此,惊蛰日祭祖的活动就成为新的传统。

300多年来,每年的惊蛰日早上,风雨不改,叶氏后人从四面八方赶到秋长铁门扇村黄竹沥,对沙坑叶氏开基祖逢春公进行隆重拜祭以及南迁纪念,参拜秩序讲究,仪式庄严,场面壮观。如今每年回乡参加祭祀的都有上千人,其中包括部分移民海外的叶氏后人。叶氏祭祀习俗不仅成为家族间的联系纽带,还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国际沟通方式。

叶氏惊蛰祭祀习俗是沙坑叶氏后裔的传统节日,祭祀活动仪式庄重、肃穆,礼数周全,保留了许多已濒临失传的中国古代礼仪,包括行初献礼、恭读祭文、行亚献礼、醒狮参拜行礼等。沙坑叶氏祭祀习俗对于研究惠州以及岭南地区传统祭祀礼仪的来源、产生、传承、发展,以及传统的族群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

本版文字 《东江时报》记者匡湘鄂香金群

本版图片 《东江时报》记者杨建业姚木森 摄

新闻推荐

女教师与工程师联谊

▲男女青年在活动现场相互交友,一起玩游戏。《东江时报》记者匡湘鄂通讯员侯金穗摄东江时报讯记者匡湘鄂通讯员侯金穗12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