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患病不识儿孝子照顾十三年 小金口刘勇用实际行动虔心践行孝道
刘勇精心照顾患病母亲。
给85岁的老母亲喂食、清理大小便,每天逗老人说话,打零工补贴家用……这是家住惠城区小金口的刘勇13年多来的日常生活。13年前,刘勇的母亲突然患上阿尔茨海默病,即人们常说的老年痴呆症。母亲将儿子从记忆中抹去,却不知自己在儿子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的分量。原本计划闯一番事业的刘勇,一门心思放在母亲身上。“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把母亲照顾好。”
“小时候她怎么照顾我,现在我就怎么照顾她”
“我带你去玩好吗?”“不去!”“那我们带你去哈尔滨玩好吗?”“好,坐汽车去!”当记者一行日前来到刘勇位于小金口的家时,刘勇的母亲几乎把整个人都包裹在被子里,只露出了一双眼睛。今年85岁的她说话时中气十足,语气中带着一股孩子般的犟。除了年轻时生活过的哈尔滨,其余一切,包括她的儿子刘勇,她都全然没有记忆。
“我要冰棍。我自己会打开。”躲在被窝里的母亲,听到刘勇说起“冰棍”二字,立即来了兴致,嚷着要吃。刘勇打开冰箱,冰棍放满了一抽屉。“她爱吃冰棍,每天都吃,已经吃了10年。她有什么需要我都尽量满足。”担心老人着凉,天气冷时,刘勇便开着电暖气,让老人一边吃冰棍一边取暖。“小时候她怎么照顾我,现在我就怎么照顾她。”1967年出生的刘勇,脸上写满了倦意,却不失坚持的笑容。
刘勇是吉林人,2002年和母亲来到惠州。当时他想闯一番事业,但没料到一年后,母亲突然病倒了。刚开始母亲只是行为异常,躺在床上用被子把自己盖起来,不愿让人靠近,害怕见人。后来她直接在床上大小便,不记事,连刘勇都认不得了。带到医院检查,医生确诊她患上阿尔茨海默病。刘勇在许多年前与别人聊过这种病,当时他还说,“得了这种病的老人身边得有人一直照顾才行。”没想到,疾病却降临到自己母亲身上。如当年所说,刘勇对母亲不离不弃,从母亲患病至今,他照顾母亲有13年半了。
无奈外出打零工,每隔一两个小时就得回家一趟
“当时难啊,我整个人都懵了,不知如何是好。”母亲确诊
后,刘勇就搬家了,他找了间房子能洒进阳光的地方租住了下来。“她不愿意外出,只好带她到阳台上晒晒太阳,这样对身体好些。”
母亲几乎24小时都在床上,不知饥渴,不想上厕所。刚开始,刘勇一天要给她收拾好几遍床铺、换洗衣服。夜里,他要起身三四次来照料。刘勇慢慢地培养母亲的行为习惯,摸索出一套照顾母亲的方法,到钟到点就给她喂食、辅助上厕所、帮着洗澡等。
7年前,刘勇几乎花光所有积蓄,买下如今这套老房子。年轻时,刘勇当过兵、做过生意,比较豪爽、干练。如今,他的性格彻底改变,变得温柔而细腻。他把家里收拾得整洁干净,虽家里有病患,但空气中丝毫没有异味。他让老人睡在房间,床靠近窗台,好让老人多晒太阳,自己则睡在客厅里。
“她能吃的话,我心里就有底了。”每天早上大约9时,刘勇就给母亲准备早餐,每天变换着花样,有五谷杂粮、八宝粥、面条、芝麻糊、水饺、蛋糕等,还给她喝保健品、冲补血颗粒。经济压力陡然增大,为了维持日常开销,他外出做零工。外出前,他会提前准备好水壶、便盆等放在母亲身边。每隔一两个小时就得回家看母亲一趟,基本上每次在她要上厕所前都会赶到家。
他住院提前回家,迫于现实拒绝别人介绍对象
今年6月,刘勇在扛燃气罐上楼时不慎摔伤了腰。入院治疗时,医生建议他住院20多天。“家里有老母亲需要我照顾,我爬也要爬起来。”仅仅住院治疗了4天,他就坚持出院回家了。
患病后的母亲,脾气变得比较暴躁,多问几句她就会不耐烦。但刘勇相信,只要用心接受母亲所有言行举止,就一定能把她照顾好。在刘勇的精心照料下,母亲精气神比以往好了许多。
关于未来、理想,刘勇不敢想。曾经有不少人给他介绍对象,迫于现实,他都拒绝了。刘勇也有失落、难过的时候,提起过往,他的眼眶会忍不住泛红。偶尔,他会通过游泳的方式来减压,“锻炼好身体,才能去照顾老人。”
不久前,刘勇的故事偶然被惠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了解到。“我们做了几年老年人服务工作,看到过很多子女因为工作、生活压力等而对老人照顾不周的案例。刘勇用他的实际行动,默默照顾老人10多年,很让人感动。”惠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郭永明认为,刘勇这么照顾瘫痪老人10多年,很不容易,这份孝心值得学习,这种精神值得宣扬。而在刘勇看来,他只是做了一位儿子应该做的事。“只要我身体好,我就一定会用心照顾好她。”文/图 本报记者陈春惠
新闻推荐
日前,惠城区检察院与区委政法委、区法院、区公安局、区教育局、江北街道等部门联合到水北小学开展禁毒宣传活动,现场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