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风沐雨勤耕耘春华秋实吐馨香 南坛小学:教学工作就是把细节做到极致
绽放新活力的南坛小学。
召开行政工作会议。
中央电视台芝麻开门栏目科普游戏对抗赛。
绘画比赛。
参加趣味科学对抗赛。
都说南坛小学钟灵毓秀,人才济济。可是您知道吗?南坛小学有的不仅是学习佼佼者,还有吹拉弹跳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艺术“小达人”,还有科技创新的“小能手”……
一所优秀的学校必然有传承的优秀基因,一所优秀的学校也必然要不断创新和发展。只有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才能使学校的优秀品牌打造得更加响亮。作为一所百姓身边好学校,在历任校长的办学理念下,南坛小学以校风正、学风好、师德高,教学成果显著而赢得社会各界人士的赞誉,成为惠州市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
南坛小学凭着丰厚的文化积淀锐意改革,不断吐露出一个又一个教育新芽,绽放出新活力、新姿态。究竟名校是怎样“炼成”的?其示范性和引领性又是如何体现?记者带着您去一探究竟。
南坛小学创办于1986年,在惠州的办学历史不是最悠久的,但各项办学成果却是名列前茅。究其原因,南坛小学的校长李莉芸谦逊地说:“其实我们并没有过人的教育技巧,如果说有,那就是南坛小学继往开来的"传家宝"——脚踏实地,认认真真,竭尽所能把每一个细节做好,并做到极致。所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一个学校也是如此!”
精细管理彰显育人成效
把细节做好,并不是一句泛泛而谈的话。
长期以来,南坛小学通过实施精细管理,使学校办学行为更加规范、行政管理更加高效、教学质量持续提高、教师与学生管理明显加强、校园环境更加美丽、后勤服务更加完善。
因材施教 个性飞扬显维度
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共鸣,这是教学精细管理的精髓所在。为此,南坛小学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健全校本教研制度、严格集体备课制度、科学布置作业等方面着手。
以强化教学常规管理为例。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不能脱离基础教育的本位价值和基础性。南坛小学教学常规管理中倡导“精细思维”,把主要精力放在给学生打好应该打好的基础上,并提出两大结构性调整措施:一是确定教学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基础知识为目的;二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辅导,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
个性化教学是南坛小学的一大特色。通过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从“班级调整”到“分层作业”,从课上的“分层教学”到课后的“培优转差”,从形式上、局部上的分层教学到实质上、整体上的分层教学,学校一步步地让分层教学策略逐步走向深入。对于一些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言,正常教学进度的内容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南坛小学关注学生差异,因材施教,在此过程中涌现出一批数学、作文、科技创新尖子生,学校对其提供免费的辅导活动。
学生如沐雨春风般茁壮成长,同时他们又以令人羡慕的成绩回报学校:
该校学生连续10年参加全国 “华罗庚金杯”少年邀请赛,成绩名列前茅。在全国“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决赛中,陈舒泰、涂汉璋、张宏扬、关昕彤等119人获得惠州市一等奖,方楷等243人获得二等奖,李仕等183人获得三等奖。
在惠州市“作文大王杯”现场作文比赛中:苏禹纯等8位同学获一等奖;袁焘等13位同学获二等奖;李诺等9位同学获三等奖。
近几年来,学校参加市、区统考均取得优秀成绩,升入中学的毕业生学习情况喜人。不少从南坛小学走出的学子,考上了重点高中、重点大学。
能者为师 教研氛围有热度
教研组每周教研活动不少于一次,学校每月教研活动不少于一次。举办全员参与的研讨课、青年教师汇报课、骨干教师示范课,让每个层次教师都能展示课堂教学的成长和成果。大家一起备课、一起听课、共同评课,老师之间师徒结对手把手指导……这样的情景在南坛小学已经成为教学常态。
在此基础上,南坛小学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教研学习中积极开展学科专题讲座,针对教学中常见问题、疑难问题,由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对学科教师全员培训。
琳琅满目的荣誉证书,展示了南坛小学教师队伍的雄厚实力:
近年来,李莉芸校长被评为“南粤优秀教师”、惠州市首席教师;张瑞媚老师被评为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惠城区名教师;蔡艳萍老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李伟老师被评为市拔尖人才、惠城区名班主任;陈洁静、庄慧敏、林妙姿等18名老师被评为市、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曾丹丹、曾绮?、何蔚、陈娟等老师执教课例分获省、市语文教学录像课评比一、二等奖;谢丽蓉、潘泽英、陈娟、马小丽、黄莉、廖伟红、钟惠娴等18位老师分别获得惠城区优质课一、二、三等奖;黄寿光、谢芬芬、简瑞霞、李桂芬等老师56人次分别获市、区教学论文评比一、二、三等奖;李雪霞等26位老师分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赖燕、姚菊丹等8位老师分别获得区说课比赛一、二等奖;李莉芸《网络环境下小学阅读教学模式研究》被确立为省级课题,李伟 《教育模式创新的实践研究——— 以惠州市南坛小学为例》、张瑞媚《在小学语文单元教学中推进群文阅读的实践研究》、吕继全《信息技术条件下乡土小学科学教学与乡土资源的有机整合研究》被立项为市级课题;语文科组两次在城区语文教研活动中作先进经验介绍,学校各科组多次被评为市、城区优秀科组;2015年至今,教师论文发表28人次;教师获奖(区以上)209人次。
德育为先 塑造心灵有温度
南坛小学除认真落实中小学德育常规,严格按照《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外,该校还制定了学校常规管理细则,规范中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强化学生行为养成教育。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养成教育的渗透,定期安排有关习惯养成的“国旗下讲话”,并在家长会时开展习惯养成教育的相关讲座。
“好的习惯对人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小学阶段,我们需要学校和家长合力,一起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最终形成良好的性格,这也体现了小学教育的重要性。”李莉芸如是说。
同时,南坛小学还通过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形成了人人“关注心灵、快乐成长”的良好氛围。值得一提的是,南坛小学申报了《校园心理剧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的省级心理健康教育课题。小课题组进行了素材收集、主题定位、角色安排等一系列工作,将学生中相对集中的心理问题编排成戏剧,通过学生“自己演,演自己”,把“大道理”用“心理剧”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从中有所领悟。学校被评为 “惠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在全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中起带头和榜样作用。
科技兴校开启少年奋进梦
跨过南坛小学校门,一眼就可以看到充满科学元素的文化墙;漫步校园,每一颗大树都有物种及树龄介绍;楼内悬挂着科学家的头像、名言;随处可见的,还有学生的科幻作品;自然实验室、科技活动室,时常都有孩子们探索科学世界的身影;科技手抄报比赛和展览,集中展示着孩子们的奇思妙想;每年举办的“科技节”,以及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更让孩子们沉浸在科技小创造、小发明的欢乐海洋中……
“广东省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广东省知识产权教育示范学校” “小小实验家”示范学校……在科技创新领域,头顶诸多光环的南坛小学,是如何在科学教育方面起示范作用的?
创新从娃娃抓起,南坛小学所做的,就是在每个孩子心中播撒创新的种子。
课程融合寓科技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南坛小学,也一直在探索实施科技教育课程化之路。比如以科学课程教学研究为抓手,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体验、创新、创造。
如果你所想的科学课程教学研究是枯燥无味的,那你就错了。
话说几年前,在央视少儿频道中曾经播放过这样一个故事:惠州市南坛小学的4位小朋友在惠城区小金口,找到了一位麒麟舞的高手并拜师学艺。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麒麟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事实上,这个片子的大量资料,正是来源于南坛小学李伟老师指导的科学实践活动 《小金口麒麟舞文化调查报告》。在第25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该项目喜获全国三等奖,创下了当时惠州市参加该项比赛历史上的最好成绩。并被拍成节目在央视少儿频道播出。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找资料,问专家,使得南坛小学形成了浓厚的研究实践氛围。
在校外体验活动中,学生们还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科技馆、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供电局、德育基地、生态园等。
学生在实践的同时还获得了不少成绩:《针灸治疗的科学调查》《拒绝噪声污染》《节约,让惠州更美好》《惠州环保我参入》《鞋子细菌的调查报告》《小学生书包卫生状况的调查》等科技实践活动,都获得省级奖励。
在南坛小学,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学生似乎在上科学课程,可实际上的确是语文课、数学课……原来,学校把科技教育整合到各学科课堂教学之中,“渗于其内、寓于其中”。例如在语文学科中进行科普作文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写观察记录、实验报告、科技小论文以及科普幻想作文等。
留心生活用科技
《插电闹钟》《伸缩黑板擦》《夜光鞋》……看看这些脑洞大开的小发明,是不是和我们的生活很贴近呢?这些发明都出自南坛小学的学生之手,并分获省、市科技创新大赛一、二、三等奖。
发明也并不只是科学家的 “专利”,发明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每一项发明都是源于现实生活,孩子们也可以发明创造。例如《伸缩黑板擦》,就是学生在擦黑板时,发现他因为个子比较矮常常够不着,就发明了“伸缩黑板擦”解决自己的烦恼。
出行旅游、探亲访友没时间浇花,浇水时不知要浇到什么程度?南坛小学陈俊林发明的绿霖土壤感湿自动喷淋系统,就能解决上述问题。
自制黑板擦,自动文具盒、新型闹钟、新型拖把,现代削笔刀、鱼缸节水净化装置、预防近视和驼背课桌……这些不断涌现的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作品或项目,正是受益于南坛小学的 “三小发明”(小制作、小改进、小发明)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长期受到知识产权教育浸润的学生们,懂得了维护知识产权,并成了浓厚的知识产权形文化意识。比如陈俊林,就自己主动申请了专利,并且在老师和家人的指导下做成产品,在淘宝上销售。
科创活动成效丰
南坛小学通过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教育,大力开展少年科技创新系列活动。包括“三小发明”活动在内,科技创新活动形式百花齐放,硕果累累:
围绕科学纪念日(地球日、水日、爱牙日、科普法宣传日等)开展专题科技实践活动,并请专业人士为学生作专题讲座。
学校成立机器人活动小组,在市机器人大赛中多次斩获一、二、三等奖;在省级以上比赛中,共计15次获奖。
此外,南坛小学学生的科幻画在各级比赛中屡屡获奖,省级奖8人次,市级奖21人次,区级奖30人次; 在惠州首届头脑奥林匹克之“高空落蛋”项目中,该校获1个一等奖,5个三等奖;在惠州市历届“美境行动”中,南坛小学学生共获得15个一等奖,21个二等奖,31个三等奖,35个鼓励奖。五年来,南坛小学一直荣获惠州市中小学生“壳牌美境行动”优秀组织奖。
以艺雅好特色立校结硕果
艺术修养对孩子一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直以来,特长学习是许多孩子的必修课,南坛小学尤其重视学校的艺术教育工作。
利用多种方式营造艺术环境
近年来,学校把艺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由校长直接主抓艺术教育工作,成立了由副校长、教务主任、辅导员、专业教师组成的艺术教育指导小组。
学校开足开齐艺术课,同时加大了艺术教学器材的配置,满足教学需要。
教师认真备好美术课、音乐课,形式多样地上好每一节美术课和音乐课。在课堂中,将教学建立在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上。通过教学,不断培养学生对艺术课程的浓厚兴趣,并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变“指挥棒”为“引导棒”。南坛小学广泛开展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建立艺术社团和兴趣小组。学校艺术活动具体采取“分类进行、定时开展”的方法让每一位学生参与书法、绘画、舞蹈、合唱、民乐、主持等艺术活动,让每一位学生在艺术领域得到不同的发展。学校每年举办艺术节,通过举办合唱、个人才艺展示、舞蹈等竞赛,以多种形式吸引全校师生参与艺术实践,以 “元旦、六一”等重大节日为契机,以班级为单位每学期汇报演出一次,要求人人参与。
同时,南坛小学把艺术教育渗透到各科教育中,特别注重美育教育的研究、艺术教材的研究,课题《圆号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渗透策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显著成效。
打造展示平台建立高雅文化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优秀的民族音乐,南坛小学不断创造条件,组建了一支颇具规模和水平的民乐队,成为惠州音乐教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学校的民乐队是由吹奏乐、弹拨乐、打击乐、弓弦乐等组成,要求吹拉弹打击样样齐全。这对学校也提出了严苛的要求,除了要配备十多种乐器外,还要保证师资力量。为此,南坛小学除加大硬件投入外,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积极鼓励和支持艺术教师进修学习,邀请专家教授到校讲课指导,借助校外资源。经过几年的努力,南坛小学拥有了一支敬业、专业、乐业的艺术教师队伍。
成立于2012年的南坛小学合唱团也是名声在外。都是从最基本的歌唱呼吸训练到各种发声练习,从简单易学的儿童歌谣到多声部合唱歌曲,每一个合唱团的学生几乎都经历过这样的历程。
正所谓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学校舞蹈小组除了每周三下午训练外,又利用周一、周三、周五的早晨进行基本功训练,使学生的舞蹈基本功有了较大进步。
努力付出的同时也得到了回报。该校器乐节目,合唱节目及舞蹈等,在惠城区及惠州市级比赛中均获得一、二等奖的佳绩。其中《落雨大》还曾获得“六一”汇演器乐组省三等奖。
美术教学硕果累累,学生参加各种书画比赛获得喜人成绩:在市、区科技创新大赛中,7人作品获奖;在广东省第五届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中,1人作品类三等奖;在“我爱祖国,我爱我家”主题书信绘画活动中,2人获省三等奖;在“电信杯”中小学书法大赛中,1人获市金奖;在“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惠州市千名青少儿绘画大赛等项目中,学校共有32人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
除了艺术成绩,南坛小学在体育成绩方面同样不斐,获得了诸多荣誉:在惠城区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中,校男队获团体第四名,单项第一名1个;在惠州市第五届运动会中,校男队获团体第四名,单项第一名2个;在惠城区第十届运动会上,学校获小学组女子团体总分第四名,并获3个单项第一名,单项第二、三名各1个;在城区第十一届运动会上,学校获小学组团体总分第三名,并获单项第一名6个,单项第二名1个,单项第三名1个;在惠州市“辉达斯巴鲁杯”青少年田径锦标赛中,获单项第一名2个,第二名3个,第三名2个。
本版文/图 本报记者余雪芹通讯员曾丹丹
学校名片
惠州市南坛小学坐落在美丽的南湖之畔。自1986年创办以来,坚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办学理念,学校秉承“睿智、健体、儒雅、敢为”的办学宗旨,开拓创新,把素质教育作为办学第一要义,勇立课程改革潮头。学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加个性特长提供发展空间,成立了多个兴趣小组,开发了机器人、科技创新、合唱、科幻画、数学思维训练、民乐、写作技巧等特色课程。近年来,学校办学成绩日渐显著,教师共有346人次,学生共有1148人次分别获得全国、省、市、区的各项奖励和荣誉称号,先后跻身“全国群众体育运动先进集体”“全国红旗大队”“全国艺术教育先进集体”行列;荣获广东省 “科学教育特色学校”“知识产权教育示范学校”“小小实验家”示范学校、“手拉手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先后被评为市、区“文明学校”“安全文明校园”“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优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等。其中,学校参加“科技创新大赛”“全国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成绩瞩目。
参加惠州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舞蹈专场演出。
新闻推荐
各有关单位:惠州惠大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巳按国家标准《内河助航标志》的规定,完成了惠大疏港高速公路西枝江特大桥桥区航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