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庙楹联见风俗 作者:吴定球

东江时报 2017-11-26 18:51

青草姑婆是惠州人崇拜的青草药神。 《东江时报》采集

楹联是庙宇的“标配”,即使是村头街尾的“迷你型”伯公庙,往往都会挂上一副对联:

公公十分公道;

婆婆一片婆心。

惠东平海古城城隍庙,亦有不少楹联裁对工整,诫恶劝善,语浅而意不浅,颇耐人寻味:

善恶难瞒,不必门前多叩首;

瑕瑜了彻,岂容阶下细摇唇。

暗室亏心,未入门已知来意;

伤天害理,纵烧香难免前非。

为人果有良心,初一十五何用汝烧香点烛;

作事若昧天理,三更半夜须防我铁链钢叉。

总而言之一句话,人在做,天在看,头上三尺有神明。与其求神拜佛,不如反求诸己。《诗经》所谓“永言配命,自求多福”者是也。

当然,伯公庙、城隍庙,各地多有,所用的楹联,亦往往大同小异。但也还有一些小庙宇,奉祀的神灵为惠州所独有,颇可窥一方风俗,值得一述。

例如,在旧时西湖丰山永福寺背,有一座依石而建的石神祠,俗称摸仔庙。神座下多螺蚬壳,坊间相传,求子嗣者到此,向神祷告之后,伸手入神座下探取,摸得螺者兆生男,若摸得蚬者,则兆生女。此祠曾悬有一联云:

欲进庙来求子息;

要回家去敬翁姑。

有父老称:这摸仔庙,原是明代“盛世文宗”杨起元(复所)的读书处,后人不知,竟做了迷信鬼神的场所。民国时期,邑人曾固民曾作《摸鱼儿》词,其下阕对此发出一番感叹:

“菩提树,谁证多罗三藐。凡心莫测高妙。多情也有痴儿女,寺背摸残荒窍……是复所画堂,变作十姨庙。人天一笑。任佛祖低眉,金刚怒目,顽石点头少。”

又如,在城区下角旧机械厂大门侧边大榕树下,有一间小小的青草姑婆庙。

青草姑婆是惠州人崇拜的青草药神,相传能治百病,有求必应,郡人为她立庙祭祀,求医求药,保佑安康。说来奇怪,尽管惠州原来也有祭祀医药之祖神农氏的神农庙,但其民间信众远不及青草姑婆多。张友仁先生有论及此,不无感慨地说:“昔人祀花神,此独祀草,亦异闻也。”

此庙旧时有尝产,有首事,每年青草姑婆诞,有专人组织祭祀活动,唱戏打醮,喜庆热闹有如过年过节,是惠州民间独有的集体祀神活动,至今不废。诞日那鼎盛的香火和民间自发的热情,彰显了中草药在惠州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庙有门联云:

薄采苹蘩供俎豆;

深培菔芥当孙儿。

《左传·隐公三年》有云:“苟有明信,涧溪沼雧之毛,苹蘩蕴藻之菜,筐莒瞭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上联用其句意,大意是说:只要你心诚意敬,即使用微贱的苹蘩来供奉神明也一样灵验。下联化用了苏轼寓惠《撷菜》中“芦菔生儿芥有孙”诗句,意谓若有厚德深培,“菔芥”自可繁衍不绝,福泽绵长。

除青草姑婆诞外,惠州坊间还有正月初九的玉皇诞、三月十九的太阳诞、六月廿四的谭公诞、十月初三的黄大仙诞、十二月初五、十九的朝云诞和东坡诞等,都带有明显的地方色彩,展现惠州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内涵。

又据叶伟强老师生前回忆:旧时惠州人在东江溺亡若现场未捞起,一般都会在下游剑潭江水回旋处找到,有善心人在那里建了座小庙,方便亡者亲属认领和做法事,庙门曾悬有一联云;

讲到生死皆有命;

亦无儿女亦伤心。

溺亡者多为未成家立室的青少年,下联“亦无儿女”云云指此。

叶老师还回忆说:甚至在惠州坊间纸扎店为丧家所扎的灵屋,亦会在灵屋大门两旁写上一副对联:

玩尽世界空手而去;

若能返生赤身再来。

用惠州话来说,这叫做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此一联,读之细思,让人莞尔:赤条条来去,生命其实亦不过如此。

新闻推荐

教师趣味运动会 ○镜头

吹乒乓球、二人三足、团体跳绳……日前,惠州一中实验学校在第三届阳光体育节期间,专门为老师们组织了以“快乐运动、开心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