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镇街参与建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分别为三栋、江北、江南、桥东和河南岸,前三季全区GDP完成508亿元

惠州日报 2017-11-15 22:15

▲重点项目惠新大道跨东江大桥施工现场。

▲先进制造业企业的生产车间。

惠城区在发展目标上要按照十九大精神校正定位,要把惠城发展放在十九大报告描绘的宏伟蓝图中来考量,把惠城发展放在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中来考量,重点解决经济发展活力不强、经济发展速度不快、高端服务业不突出、工业发展存在短板等问题;同时,要把惠城发展放在十九大报告强调的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要求中来考量,加大对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协同发展的目标设置和考核力度,同时通过目标量化的行政审批改革、商事制度改革、农村综合改革、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等来加以驱动,真正体现质量第一、效率优先的要求。

——— 区委书记林利育

日前,惠城区召开前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暨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会。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惠城区GDP完成508.33亿元,增长6.3%,位列全市各县区首位,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经济增长企稳回升,总体呈现回暖态势。

更为重要的是,全区发展质量有所优化。全区先进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53.5%,金融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7.38亿元,助推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速。同时,创新驱动取得初步成效,三栋、江北、江南、桥东和河南岸五个区域获批参与建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网上零售增势强劲,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零售额21.81亿元,增长22.8%,保持高增长。

项目建设

84个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07亿元

今年惠城区全年确定84个重点项目,总投资705.5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7亿元。区委书记林利育强调,全区各级要夯实责任、强化措施、抓好落实。扎实推进“一场三馆”、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等民生实事项目,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进洛塘渠整治、X203线等重点建设项目,不断完善改进城市功能;扎实推进绵俪生物科技、华隆塑胶科技等重点产业项目,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同时,惠城区委副书记、区长陈国强为保证项目建设提质加速提出了一揽子的体制机制改革内容:一是惠城区将建立引资项目的评审联席机制,由招商、发改、财政、税务、科工信、国土资源等部门对引进的项目进行过审筛选,着重引进一些效益好、高税收、成效高的企业;二是由常务副区长牵头,成立项目推进联席会议制度,包括国土资源、规划、发改、科工信、招商、商务、统计等部门共同开会协商推进项目;三是由区政府督查办牵头各相关部门成立项目督导组,对已经立项、摘牌未动工、尚在完善手续的重点项目进行专项督办;四是加强业务指导,接下来该区将整合项目上马各个流程环节编印成册发放;五是全力推进征地拆迁,在最后两个月时间里,该区将重点突破隆生桥、大湖溪沥、马安污水处理厂等市里高度关注的市政设施和重点项目。

服务企业

结合“两强一提”工程为基层和企业解难题

通过认真落实首席服务官制度,惠城区服务企业成效明显——— 成功推动凯越电子、骏亚电子等企业挂牌上市,骏亚电子成为全市第一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企业。接下来,惠城区将着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激励和引导区内企业上市融资,做好上市辅导服务,利用企业上市扶持政策,推动企业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及新三板上市。

“要花功夫解决营商环境问题,从我们收集的企业反馈问题清单看,大部分问题还是营商环境问题,如办理业务排队难、道路平整问题及供电、供水问题。”林利育说,接下来,惠城区要结合“两强一提”工程开展为基层和企业解难题活动,切实为企业解决发展难题。

林利育要求,各级党政领导要落实 “一线工作法”,经常深入基层一线,及时掌握第一手情况,帮助协调解决基层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力推动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建立 “督查——— 黄牌警告——— 纪律处理”工作机制,通过督办通知、现场检查、跟踪督办等方式,推进督查工作常态化,对问题较多的部门和单位要重点督办、深挖深查,对作风不实和不作为的要问责到底,以硬的措施倒逼责任落地。

具体来讲,该区将下狠劲解决发展瓶颈制约问题,严格落实征地拆迁标准,全力保障项目建设用地,重点推进中科新能源产业园等80宗项目征拆工作;着力盘活长期闲置和效益不高土地,实现土地二次利用,为经济发展提供空间。

园区建设

扩大规模完善设施增强投资吸引力

陈国强在会上说,计划逐步扩大惠城区工业园区规模,加快推进三栋中心园二期建设;马安、水口、汝湖、横沥4个分园,要在现有基础上,再向周边继续扩大,形成工业片区,做好园区市政道路规划,推进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配套水平,增强园区的吸引力。

同时,完善招商引资评审联席会议制度,聘请专业人士组成评审小组,制定项目落户标准,提高准入门槛,重点对项目的投入强度和产出效益等方面进行预审,项目达不达标、落不落户由评审小组来定。对园区内引进的项目进行重新筛选洗牌,效益不好、虚假的项目要全部清理出来,将引资评审联席会选出来的好项目放入园区。

本组文/图 本报记者谢菁菁 郑国瑞通讯员冯雪辉

新闻推荐

公园就在家门口市民幸福感提升 市区人均公园绿地17.85平方米

“以前市区麦地片区少公园,大家多在自己所住小区走走;现在有了百萃园,大家喜欢到公园去散步锻炼身体。”日前,家住市区麦地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