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 “最后一公里 ”2020年打通 届时平均每万人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达1200平方米
登录惠州数字图书馆网站,凭个人读者证号和密码进行登录,便可随时随地阅读这些图书。馆内访问读者则无需登录。 《东江时报》记者刘建威 翻拍
日前,大亚湾区开展下半年送戏下乡文艺演出活动。《东江时报》记者刘建威 通讯员惠湾宣 摄
东江时报讯 记者刘建威 近日,惠州市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会召开。东时记者了解到,惠州作为全省惟一入选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的地级市,将力争通过2年试点,实现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加多元、文化消费体系更加健全、文化消费布局更趋合理、文化消费结构更加科学、文化消费环境更加优化、文化消费能力稳步提升、文化自主消费意愿持续增强,让市民的文化消费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
值得一提的是,东时记者从经市政府审定并予以印发实施的 《惠州市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方案》(下称《方案》)看到,到2020年,惠州将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巩固完善“城市十分钟、农村十里”文化圈
多年来,惠州市公共文化场馆数量及服务质量均大幅提升,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格局形成,为群众参与各类公共文化活动提供了广泛的阵地平台。截至今年上半年,市级“两馆”一级馆实现率100%;县级“两馆”一级馆实现率由13%提高到60%;镇级综合文化站一级以上站实现率由9.6%提高100%。村级文化协管员从无到有,1042个行政村、207个社区全部配备村级文化协管员。
“全面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不断提高文化治理能力和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水平,提升群众文化素养,带动群众自觉养成文化生活及文化消费习惯。”《方案》提出,惠州下来将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包括继续夯实公共文化设施基础,扎实推进市美术馆、县区文化场馆、乡镇(街道)文化广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各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努力构建完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巩固完善“城市十分钟、农村十里”文化圈。
同时,到2020年,平均每万人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博物馆、文化站、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建筑面积达到1200平方米,打通公共文化服务 “最后一公里”,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
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
登录惠州数字图书馆网站(http://www.hzlib.cn),市民便可随时随地免费阅读图书。据东时记者了解,惠州数字图书馆在2015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收录图书数十万种(册)。除了海量的资料文献外,市民可对馆藏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实现一站式跨库检索。“数字图书馆,打破传统图书馆在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以丰富的电子资源和强大的功能,向读者提供多层次、专业化、一站式的电子借阅服务。”惠州慈云图书馆相关负责人称。
据悉,惠州市除了建成市数字图书馆外,数字农家(社区)书屋建设顺利推进,数字农家(社区)书屋基础数字阅读资源库基本建成。“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方案》明确,下来将推进数字图书馆县区分馆及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推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数据库”。同时,深入推进数字图书馆总分制建设,提升惠州慈云图书馆馆藏书籍质量与效益,让阅读成为居民常态化文化生活方式,共建书香惠州。
此外,《方案》介绍,将统筹推进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改革创新工作,释放文化发展活力,为群众谋求更多文化福利。并且,建立居民反馈评价机制,健全绩效考评体系,稳步提升各级公共文化场馆服务水平和运行效率。
词条解释
“十分钟文化圈”
又称 “十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一般是指居民从家中出发步行10分钟内,就能找到合适的文化活动场所;从市区任意一点出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10分钟内就能到达区域性综合文化设施;从市区任意一点出发,驾驶交通工具10分钟内就能到达大型文化设施。
“十里文化圈”
主要针对人口密度小、远离城市的农村地区,让农民在离家10里之内能找到适合的文化活动场所,具体包括县乡村“两馆一站”、“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 刘建威
新闻推荐
婚车随意开双闪扣1分罚200元 交警提醒:法律没有赋予婚车“特权”
日常生活中,不少结婚迎亲车队都会开双闪灯行驶。《东江时报》采集东江时报讯婚车车队在市区道路上行驶,为了提醒过往车辆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