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昔肚饿吃树根 如今就餐不浪费 市民忆苦思甜,感慨珍惜当下,节约粮食

惠州日报 2017-10-16 23:16

孩子们手捧各种粮食作物。本报采集(请图片作者与本报联系,以便支付稿酬)

每年的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如今,在这个物资丰富的年代,对于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一代来说,早已体会不到曾经那些饥饿年代切切实实的饥饿体验。而老一辈在提起“饥饿”时,难忘的故事和感触颇多。日前,《惠州日报》记者采访了几位市民,他们忆苦思甜,感慨珍惜当下。

市民:彭清(78岁)

常说从前饥饿经历,教育孩子们珍惜食物

1939年出生的市民彭清,对饥饿深有体会,她“曾经饿怕了”。“到人家挖了番薯的地里再去翻捡番薯,死猪肉都拿回家吃。”说起当年的饥饿,彭清感慨万分。

她清楚地记得,那年她才7岁,正是战争时期,当时在宝安县当老师的母亲失业在家,与父亲又失去了联系,家里没有了收入,一家5口揭不开锅,饿得受不了。一名学生家长看到她家如此可怜,就告诉她母亲,某位村民家的番薯地才挖了番薯,有可能还有剩余的小番薯留在地里。母亲一听,赶紧带着4个孩子去番薯地里捡番薯。

番薯地不大,5个人仔细认真地用手把每垅地都翻找了一遍,捡到了一袋或残缺、或个头很小的番薯。浑身是土的几个人高兴地把这袋番薯带回家。当天晚上,母亲用番薯混了一点剩余的大米,煮了一锅番薯粥,一家人吃得很开心。“当时已经饿了几天,有番薯粥吃都很开心。”彭清说。

这一袋番薯,省着吃也只是顶了几天。实在没有办法,为了能吃饱饭,后来彭清的大姐嫁给了一个比自己大10多岁的二婚男子。大姐嫁走了,一点点礼金让4个人过了几天温饱日子。

母亲还是没有找到固定工作,只是偶尔打打零工。拿到一天打零工的钱,彭清用纸折成一个纸角,拿着去买了半斤大米,熬成粥吃上两天。快过年了,一位邻居见彭清家什么食物都没有,就告诉彭清母亲,有人在河边刚埋了一条生病的死猪,不知能不能吃。彭清母亲带着两个女儿来到河边,把死猪挖出来,切下几大块死猪肉,回到家里煮了一大锅。“当时一家人是冒险吃死猪肉。母亲说,如果不吃,就会饿死;吃了死猪肉中毒也是死。死就死吧,饱死总比饿死强。”彭清说,幸好,一家人吃了这些死猪肉,第二天也没什么事。这几大块死猪肉,让一家人也算过了一个年。

新中国成立后,彭清的母亲找到了工作,一家人的生活才走上了正轨。当彭清的二姐也当上老师后,生活就越来越好了。后来,彭清也考上了中专,当上了一名幼儿园老师。饥饿,已经是九霄云外的事情了。结婚生孩子后,彭清有机会就会对孩子说从前饥饿的经历,希望以此教育孩子们珍惜食物。“现在交通、网络发达,可以说想吃什么就有什么。打个电话,发个微信,食物就送上门,生活是越来越好了。”刚刚学会操作微信的彭清,开心地笑了。

市民:钟伯(86岁)

当年饥饿难耐,上山挖蕨类植物的根吃

1931年出生的钟伯,家住惠东县高潭镇一个小山村,抗日战争前那些艰苦岁月的饥饿感,让他至今难忘。

小时候,钟伯一家10口人一起住,租种了几分地。然而,产出的粮食除了用于交租外,只剩下大约100公斤,根本不够一家人吃。平时大家很少吃饭,基本上都是吃寡淡的粥水,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米饭。生活好一点的时候,家里有一块肥肉,每次煮菜时就拿肥肉在锅里擦一下,让锅沾点油稍微光滑一点,这样菜才不会粘锅。擦完后,肥肉又留待下一次继续用。在钟伯还不到10岁时,父亲去世了。因为家庭负担重,钟伯从小就帮着家里耕田、放牛,过了不少苦日子。“没有多少吃饱的时候。”钟伯回忆道。

那时候,吃的多是杂粮、番薯、芋头、土茯苓等。家里没吃的,饥饿难耐,10多岁的钟伯便跑到山上去找一种蕨类植物的根来吃,虽然口感类似于树根,但“只要能稍稍填填肚子就好”。

记者采访当天,村里的年轻人邀请钟伯相聚,点了一桌好饭菜,有鸡肉、肉丸、排骨等。看着这一大桌子菜,钟伯笑笑:“现在的生活实在太幸福啦!在家天天不是吃鸡就是吃鸭,可惜肚子太小,吃都吃不下喽。”不浪费,是钟伯看待粮食的态度。钟伯在饭桌上讲起那些饥饿往昔,年轻一代洗耳恭听。“我奶奶也常常告诉我,从前日子苦,经常饿肚子;现在的我们不愁吃穿,太幸福了,更不能挥霍浪费。”90后小罗说。

市民:小李(80后)

受教于父母饥饿往事,延续节俭、珍惜粮食传统

“小时候,父母经常跟我讲那些没得吃的苦日子。现在自己勤俭的美德,也许就是受父母的教导而形成的吧。”80后市民小李说。

小李记得还在念中学的时候,逢年过节,父母总要在满是丰盛饭菜的饭桌上,将曾经饥饿的苦日子娓娓道来,给小李上一堂珍惜当下幸福生活的教育课。那时候,年少的小李还觉得父母有点儿唠叨,甚至有点不耐烦:“都说了多少次了,我都能背出来啦。现在的时代跟以前的时代不同,哪里还会有饿肚子的时候。”

小李的父母都是客家人,母亲家里有4姐妹,小时候每一顿都是像水一样的稀饭,母亲每次要喝五六碗才会觉得饱,事实上,她是被水给撑饱的。中秋、春节是母亲最开心的日子,因为这时候才能吃上米饭、咸鱼。母亲总是盼着家里能来客人,因为远道而来的客人也许会带来一点儿肉、菜,非常难得。小李父亲家的条件比母亲家好些,父亲家田较多,母亲嫁给父亲后,终于能吃上稠一些的稀饭。后来,父亲带着母亲离开家乡打工闯荡,在事业失意之时,家里几乎穷得揭不开锅。当时的小李还很小,父亲还厚着脸皮向别人借了5元钱去买米。

“以前还不能体会父母当年的艰苦,等到自己工作、成家了,终于能体会父母经历过的饥饿年代,多么令人心酸。”如今,小李在家做饭菜或是外出就餐时,都主动做到掂量着肚皮,吃多少做多少、点多少。在外吃饭不讲究排场,吃不完的就打包带回家。小李也特别注重教育孩子不浪费粮食,要将节俭、珍惜粮食的传统延续下去。

世界粮食日

世界粮食日,是世界各国政府每年在10月16日围绕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举行纪念活动的日子。

1979年11月举行的第20届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大会决定:1981年10月16日为首次世界粮食日。此后每年的这个日子都要为世界粮食日开展各种纪念活动。

本报记者朱如丹 陈春惠

新闻推荐

古荔逢春酝酿甜蜜事业

黄奕旗(左三)和母亲(左二)乐呵呵地向大家讲述他们保护古荔枝树、搞生态旅游的甜蜜故事。惠东县多祝镇大路村一片古荔枝林郁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