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全职妈妈的书香梦 创业开书店 目标24小时不打烊

东江时报 2017-09-26 20:20

董懂书店的创始人董丽园(前排左二)和巫慧妮(前排左一)的团队非常年轻。

董懂书店为三层复式结构,以原木色为主打色调,明亮、宽敞。

惠城江北CBD华贸中心,全职妈妈,首次创业,独立书店……当这几个词组合在一起时,相信很多人第一反应是 “理想化”、“勇敢”,但也难免生出“情怀难敌现实”的担忧。

8月29日,一家名为 “董懂”的独立书店在华贸中心(下简称“华贸”)正式开业,他们举办了开业派对,时尚、活力、小清新,当天试营业24小时,吸引了不少白领和年轻人。近日,东时记者走进这家欲打造惠州首家24小时营业的独立书店,跟两位由全职妈妈向书店创始人转身的“老板”聊了聊。

不寻常

公务员→全职妈妈→创业开书店

位处华贸商业繁华地段,董懂书店以原木色为主打色调,明亮、宽敞、接地气,三层复式结构,将整个书店按功能分为文创作品区、休闲阅读区、高阶阅读区、儿童绘本区、梦想学院等不同的区域。

这里有时尚、可爱的文创作品、画作、文具、明信片、玩具等,也有国内外畅销的杂志、原版书籍;这里有精致可口的蛋糕,也有提神美味的咖啡。书籍种类也相当丰富,财经、文史、哲学、生活、育儿、绘本、漫画等不一而足。

尤其是儿童绘本区,不是随意放置儿童绘本或书籍,还有从孩子安全角度出发,对桌椅板凳、圆型转角、书架高度、护眼灯光、环保材料等都作了相应的设计。

这一切都跟两位创始人董丽园和巫慧妮是由全职妈妈转身为创业者有关。董丽园和巫慧妮,惠州土生土长的85后,都接受过高等教育,却有着截然相反的个性。

董丽园从小就是听父母话长大的孩子。大学毕业后,她本想去边疆支教,却因父母强烈反对乖乖地去考了公务员,“当时我爸说先去试试看,不喜欢再辞职呗。我就听了,结果干着觉得挺喜欢的,就一直干下去。”直到第一个孩子出生后一年,因单位常加班,没法更好地照顾孩子,才决定辞职当全职妈妈。“我妈说一想到我要辞掉公务员就睡不着觉,但这次我很坚定。”

而巫慧妮则是截然相反的性子,“从小就很有主见,有分歧时就想办法说服父母。”她是澳洲海归,大学专业是金融,然而毕业后为爱情直接就当了全职妈妈。“不觉得可惜,我不想去单位上班,而我的个性是没兴趣的事宁愿不做的那种人。”

两人因为孩子是幼儿园同班同学而认识,相熟后成为好友。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两人萌生了创业的念头,“当全职妈妈只是为了在孩子小的阶段更好地照顾他,当他们能渐渐独立,我们就想做点事,无论男女,都要有自己的事业。”

作为爱书之人,2015年底,两人开始探讨要开家独立书店。就这样,两人开始了不华丽但坚定地转身之路。

不平庸

奔着24小时营业的方向去开的

毫无意外地,开书店的想法并不为很多人看好。“我妈妈一听说我想要开书店,她就又睡不着觉了,哈哈。”董丽园的妈妈很为女儿忧心。

甚至房东也用行动坚决地表达不看好她们的态度。刚开始,她们租的是华贸另一个商铺,但当房乐一听说她们要开书店,就果断地不租了,“他觉得我们不可能在华贸这个地方开成一间书店,他很害怕我们后面交不起租金。”

有位开发廊的老板问她们准备多久收回成本,她们说大概几年吧,老板大惊,“太久了吧,我这半年回本都嫌慢了。”

撇开经济效益,仅开书店的出发点,朋友们也不甚能理解。决定开书店后,朋友问她俩最多的问题是为什么?巫慧妮说,因为惠州历史悠久,但感觉都市文化生活中缺少一个阅读载体。“朋友就问,惠州的都市文化跟你有什么关系。”

董丽园想得更深一点,“人工智能是必然趋势,在未来,惟一不能被取代的是人类的思想和情感,我们想打造一个阅读空间,希望每个人学会在书籍里获取力量,当超人工智能来临时,不必感到恐慌和寂寞。”

尤其是儿童阅读,两人都早早就有意识地引导自己的孩子阅读,无论从自己身上还是孩子身上,她们都看到了阅读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我的大女儿现在6岁多,从小我们就带她到书店,甚至到别的城市旅游,也是到当地独立书店去看书,让她感觉阅读的氛围,她的阅读量很多,所以她现在上学后跟我说,"妈妈,课本太简单了"。”董丽园觉得,惠州都应该有更好的独立书店,满足热爱阅读的人们的需求,所以她们决定去实现它,并得到彼此伴侣的坚定支持。

书店是奔着24小时营业的方向去开的,望书店在夜里也能陪伴读者,成为读者汲取知识和温暖的地方,但因营业成本、职员、积累等多方面原因,书店只在开业当天试营业24小时。“我们现在还无法抛开现实的一些考虑,不能太着急,一步一步来吧,下一步尝试营业到12点看看市场反应。”

不盲目

考察国内外多个独立书店

两人明白,开书店可以凭梦想起步,但不能光靠梦想持续。当梦想照进现实,一定要开出一条路,让梦想的光芒在现实里闪耀,而不是被现实里的黑暗吸蚀乃至熄灭。

开书店,不能盲目。为此,她们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来筹备开店事宜,“每天把孩子哄睡后都快11点了,这时我们就开始工作,商量各种细节,研究想法落地的方法,往往一谈就谈到深夜3、4点。”

两人还到国内外独立书店考察,足迹遍及杭州、成都、苏州、日本、澳洲等,去考察别人的运营方式,可取之处,“对于惠州这样的城市,我们不能盲目模仿大城市的模式,而要结合实际,创造出自己的风格。”

最终,董懂书店被定位为全新形态的复合型书店,集休闲阅读、绘本空间、梦想学院于一体,为城市生活、文化增添灵感与创意的互动空间。“它位于华贸,CBD这个资源不能浪费,所以我们有向白领、金领推荐的书籍、杂志。此外从我们自身亲子共读的经验出发,我们也希望它能成为孩子和家长共同成长、进步的地方,所以绘本空间也是我们的重心之一。”

至于梦想学院,董懂书店将其定位为阅读的延伸,有各种沙龙如创业主题沙龙,以及各类分享会如电影、旅行、手冲咖啡、阅读分享等,还有体验课程如零基础油画体验课等。

董丽园(右)和巫慧妮创业前都是全职妈妈。

对话

书店陪伴成长凝成幸福时光

东时记者:会担心网络书店的冲击吗?毕竟即使是原版图书,网络上也能买得到。

D&W(董丽园和巫慧妮):我们喜欢带孩子逛书店,在书海里亲自寻找、翻阅、思考、购买,这是一个必须亲身体验的过程,对于孩子而言,尤其重要,这比父母在网上看书名和评论就定义这本书是否合适孩子靠谱得多。就像可以上网看电影后,有人担心电影院会因此倒闭,但事实并非如此。对于独立书店而言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很希望,无论孩子还是大人,董懂都能陪伴成长,回忆起来,它是人生中一段幸福的时光。

东时记者:即使是独立书店,各家书店也会通过各种活动来增加粘度,你们的梦想学院是不是也是出于这样的想法?

D&W:原因之一吧,一是增加粘度,二是希望借此推广我们认可的教育理论。我们推崇针对孩子的STEAM课程,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数学(Mathematics)的首写字母。它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的单学科、重书本知识的新的教学理念,重实践,倡导孩子超学科学习,简单来说,它指的就是通过通识教育,激发孩子学习能力和求知欲望。

我相信所有做父母的都和我们一样,希望培养出对未来有独特思考和把握的孩子,能够发挥自己优势的孩子。目前,我们每周六下午都会在梦想学院定期举行针对孩子的课程,很受孩子的欢迎。

如果没有书店,那这个城市就不能被称作城市。”

——— 作家尼尔·盖曼

记者手记

书店不死希望不熄

书店已死。互联网时代,有多少人下过这样的判断。即使《纽约时报》,六年前也刊发过文章:“大型连锁书店在灭亡边缘,独立书店要以关门应对这一切。”

然而,当“碎片化”、“浅阅读”袭卷全民,对书籍阅读的呼声却在日益壮大,一个我们可以感知的事实是,独立书店正在复兴。不同于传统书店,它们将科技、大数据为我所用,改造自我。

广州有学而优书店、扶光书店,杭州有钟书阁,成都有方所书店,苏州有诚品书店,南京有大名鼎鼎的先锋书店,英国有月巷故事书店……。

一座城市的风骨如何,从它的书店便能探出一二。这些独立书店不约而同地成为一个城市的文化名片,为其它没有这种名片的城市所羡慕和敬仰。网友 “桔色BOSSA”便在豆瓣的“书评人俱乐部”小站下评论说,“幸福啊,广州还有这么多书店,深圳真的连家像样的书店都没有,有的只是几家书城,但谈不上什么氛围。”

在采访中,董丽园和巫慧妮频频提到,书店是最有温度和人文情怀的地方,这显然是她们自小生活经历里形成的对书店的情怀,但也显示出,作为土生土长的惠州人,她们对这座城市带有天然的责任感,希望它变得更美好的责任感。

开书店自是不易,愿她们用智慧、科技让它成长起来,甚至带动更多的独立书店在惠州开花。

花絮

大学生读者帮忙做义工

尽管董懂开店时间不长,但已经吸引了一批忠实读者。一个小朋友曾经来过董懂看书,在和妈妈去美丽的斐济岛旅游时,玩着玩着忽然说:“妈妈我想去董懂。”让这位母亲哭笑不得。还有一位小朋友到书店后经常吵着要买书,为了激励他,他母亲要求集齐做家务等10个印章才能买,结果小朋友竟然很快就集齐了,让这位母亲大吃一惊。

在书店里,还贴着一封信,信上写道:“这里有很多有趣的的书籍,我会爱上在这里阅读。”这是书店从4月试业后的一位客人写下的信。

暑假时,书店里还来了一位中国传媒大学的大二男生,一开始是来看书,参加他们举办的每一次活动,后来看到他们准备正式开业,怕人手不够,义务兼职帮忙,直到开学。

“我们希望借着这家书店给人们带去温暖,慰藉孤单的灵魂。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地感受到市民带给我们的温度。”巫慧妮称。

本版文字 《东江时报》记者冯丽均 本版图片 《东江时报》记者周楠 摄

新闻推荐

国庆假期去惠民文化节凑热闹 持续至10月8日 近20场活动等你免费参与

第二届惠民文化节在惠州市西湖景区丰湖书院拉开帷幕。《东江时报》记者张艺明摄■《东江时报》记者范文燕通讯员林卫锋古...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