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家书大声对爸妈表白 桥东东河社区传承家庭美德

东江时报 2017-09-28 20:16

学生在诵读写给父母的一封家书。 《东江时报》记者香金群 摄

■《东江时报》记者香金群 通讯员庄旭燕

在当今的网络化时代,收到一封家书,那该有多温馨,看到孩子或父母在信中写的心里话,又该有多感动。9月25日,惠城区妇联第四届红紫荆妇女儿童公益创投大赛“文明模范进社区”项目启动仪式暨一封家书诵读活动在惠州市第十小学举行,3名学生和3名家长各自诵读了写给父母或子女的一封家书。

东时记者从惠城区妇联获悉,下来将在桥东街道东河社区各个小区以各种形式开展文明家风宣传活动,深化家庭文化建设,传承家庭美德,引领广大家庭成员树立夫妻和睦、尊老爱幼、科学教子、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的文明理念,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文明模范家庭分享家风家训

“文明模范进社区”启动仪式邀请的文明模范是赵喜昌,他的家庭在2016年获评全国文明家庭。赵喜昌与师生分享了他的家庭故事和家风家训。

赵喜昌说,8岁那年,他的母亲去世,后来有了继母。当时家里还有一个爷爷和太奶奶,一家四代人住在一起,生活非常困难。“爸爸穿旧了的衣服给我穿,我穿的衣服小了,就再给弟弟妹妹穿,所以我家从小就有勤俭节约的传统。”赵喜昌说,同时,他爸爸非常孝敬长辈,也经常教育儿女,一定要孝敬父母,把继母当成亲生母亲一样对待。在这种百善孝为先的传统文化精神影响下,一家人生活得非常融洽。

成家以后,赵喜昌有了儿女,他给自己的家庭确定了家风家训:“爱党爱国、勤俭持家,宽人严己。”他经常教育孩子,虽然现在生活好,但仍要勤俭节约,同时不管到了哪里,也要记得孝敬长辈。

如今,赵喜昌的儿子也把这家风家训传承下来了。“他现在国外,但每个星期日都会给我和他爷爷打电话。”赵喜昌说,儿子还给他爷爷奶奶买了一部智能手机,并教老人家怎么看视频,怎么聊天。“我觉得,这就体现了一个晚辈对长辈的孝敬。”

学生和家长现场朗诵家书

在家书诵读活动环节,3名学生和3名家长分别诵读了自己写给父母或子女的家书。

学生写给父母的家书,主要表达了对他们的爱和感谢。四年级的李丹烨在给妈妈的一封家书中,讲述了妈妈无微不至照顾生病的她,表达了她对妈妈的感谢和爱。三年级的陈义铭在信中感谢了父母对他生活上的照顾,感谢爸爸教他勇敢面对困难,感谢妈妈教他学会宽容,并在信的最后直接表达:“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6年级的杨悦的家书则是写给了爸爸,讲述了她摔伤了腿撒娇想要爸爸扶,但被拒绝了的故事。“当时我想您根本不爱我,现在我才明白,您不是不爱我,您是想让我学会面对困难,学会独立。”

3位家长在信中,更多表达了对孩子的期望。李扬静希望女儿能做一个积极、乐观、独立、有趣和懂得感恩的人。林俊平用传统的信纸手写了一封给儿子的信,告诉孩子,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要懂得与老师和同学和谐相处,乐于助人敢于担当。杨学琴在信中说,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有志、有识、有恒的人。

“听了这些家书我觉得很感动。”三年级的学生朱槿柔说,她有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担心妈妈会批评她,不敢直接告诉妈妈,她通过写信的方式跟妈妈沟通。结果妈妈看了信没有批评她,还跟她说没事的,下次继续努力就好了。这也让她看到了写信的好处。“以后有心里话不敢当面说的时候,我还会给妈妈写信。”

写封家书传家风诉心声

在现场听儿子陈义铭朗诵家书的刘惠萍也为这个活动点赞。“听到儿子在信中说"我爱你"我真的很意外,很感动。”刘惠萍说,平时在家都是她经常对孩子说“我爱你”,但儿子很少当面对她说过。如今这个诵读家书的活动让儿子终于大声说出了对父母的爱。

惠州市第十小学校长吴燕君介绍,启动仪式之后,还将继续倡议孩子把想对父母说的话,以家书的形式写出来。同时也希望家长能给孩子写一封回信,下来将在校园内进行好家书评比,倡导“好家风好家训”文明理念。

东时记者了解到,“文明模范进社区”桥东街道东河社区文明家风宣传计划,是惠城区妇联举行第四届红紫荆妇女儿童公益创投大赛资助的项目之一。一封家书诵读活动,只是该项目的内容之一,下来,还将在东河社区辖区家庭中开展一系列 “好家风好家训”主题宣传展示活动,进一步深化家庭文化建设,引领广大家庭成员树立夫妻和睦、尊老爱幼、科学教子、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的文明理念。

当时我想您根本不爱我,现在我才明白,您不是不爱我,您是想让我学会面对困难,学会独立。” ——— 六年级学生杨悦诵读家书“听到儿子在信中说"我爱你",我真的很意外,很感动。” ——— 家长刘惠萍

中共惠城区委、惠城区人民政府协办 第98期 逢周二、周四出版

新闻推荐

礼让斑马线 你还蒙查查? 网友:千万让行人先走 他不走你就喊他先走

车辆正确礼让市区江北云山西路上,过往机动车在斑马线前礼让行人。《东江时报》记者姚木森摄车辆没有礼让鳄湖路丰山公园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