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歌需要耐心的人来听” 对话爆竹乐队

东江时报 2017-09-30 20:11

走过15年,这5个爱音乐的人依旧走在追梦的路上。

关键词 创作VS改编

东江时报:这次演出老歌多吗?

孙奕野:我们一直很喜欢,也很擅长改编歌曲,也很享受这个过程。我们最近把一些早期的作品进行改编,包括《零零一百甲虫》《安眠》,这次的演唱会我们会唱改编的歌曲。

东江时报:为什么喜欢改编?

聂锦江(插嘴):写不出新歌呗……

(全体爆笑~)

东江时报:这算是砸牌子么?改编自己的作品,是对自己的一个重新定义吧。

孙奕野:是的。改编之后,会有很多新的东西,会觉得好玩。会更放松。

邓玮:其实是搞笑。例如《零零一百甲虫》,我们在练习的时候,聂锦江每次都弹歪,然后其他人就觉得我受够了,也故意弹歪,于是大家就在弹歪的路上“一骑绝尘”。

聂锦江:我们很难严肃地去讨论一个事情,经常说着说着就歪了。

东江时报:看样子练习和相处,很轻松。

孙奕野:我们相处其实就是一个玩笑接着一个玩笑,然后想商量点正经事,都很难拉回主题。

邓玮:只要有一个人提出搞笑的事,马上主题就往笑点去了……

东江时报:谁来负责收场?

孙奕野:收场一定是我。

邓玮:反正都歪了,我们就一直歪下去,然后一个个接着歪。

孙奕野:最后我们发现搭了一个歪楼,整个一看,其实这个歪楼也不错。

关键词 音乐VS职业

东江时报:你们都成家了吧,另一半会怎么看你们玩音乐?

孙奕野:我们都有各自不同的事业。我在广州做摄影,他俩(聂锦江、邓玮)开琴行教音乐,晓敏做插画、设计、GOT(任恒珏)有咖啡馆……

东江时报:有孩子了吗?

邓玮:唯一有孩子的(钱晓敏)在来的路上。

东江时报:看样子音乐不是唯一的。

孙奕野:我们乐队做音乐不是那么简单,那么纯粹,因为所有东西都要自己去完成。国内很多乐队没有专业团队在运作,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身怀……

东江时报:谋生技能?

孙奕野:我们所有海报都是那位在路上的人负责,他来设计;文案是我写,照片我来拍,拍着拍着就爱上了……

关键词 排练VS演出

东江时报:希望什么人过来看演唱会?

孙奕野:爱音乐就可以了,爱音乐的自然会来。

东江时报:家人会来么?

孙奕野:我有叫家人来看。

东江时报:担心00后并不理解你们的歌么?

孙奕野:我觉得,我们的歌,需要耐心的人来听。不管是80后还是00后,总有些耐心的人,他们会听我们的歌。

东江时报:任恒珏不在,你们排练怎么办?

聂锦江:云排练……

邓玮: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录了音然后发给他。

东江时报:演唱会怎么办,万一赶不回来呢?

聂锦江(继续一本正经):这也是一个惊喜,大家应该来看看,怎么个“云演唱”。

关键词 争执VS磨合

东江时报:创作中,怎么解决争执?

孙奕野:民主投票,正好5人。

东江时报:聂锦江加进来的最大作用?

聂锦江:没错!

东江时报:歌词或者作曲意见不合,怎么办?

孙奕野:相互说呗,你这歌词太土气了……

聂锦江(马上呛一句):你才土气!

孙奕野:投票决定啊。

邓玮 (呛回):你确定投票真的有用?你有一票否决权吧。

东江时报:问一个八卦问题,有把自己的爱情写进歌里么?

孙奕野:我有把别人的爱情写进歌里。

关键词 巅峰VS复出

东江时报:有人说,你们这次演出是复出?

邓玮:我们一直都在!

聂锦江:我们都没有退出,只是有时候不在!

东江时报:还有目标吗?

聂锦江:小目标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东江时报:小目标是什么?

邓玮:当然是开好这场演唱会!

东江时报:大目标呢?

聂锦江 (还是一本正经):没有了……不敢想那么远。

(一时间沉默,我们找不回主题~)

东江时报:从2008年开始,你们有觉得自己哪段时间处在低潮?

聂锦江(一本正经地低音):我们始终处在低潮……

(一时间无语,不知道怎么接下去~)

东江时报:换个说法吧,是否觉得2010年是你们的巅峰?

孙奕野:只是曝光率高了,但是我们的生活没有改变。

东江时报:有想过去参加选秀么?

邓玮(很干脆):没有,怕忘词!

聂锦江:这不由我们参加不参加吧,我们没有公司。

东江时报:可以参加音乐比赛呀。

孙奕野:我们比赛从来没有拿过名次。不知道为什么……这样说吧,一个没有拿过比赛名次的乐队算是一直处于低潮,那么也可以说我们一直在高潮阶段。

东江时报:有羡慕过那些成名的乐队么?

孙奕野:没有吧……(扭头问左右)你有羡慕吗?

聂锦江(直驳):羡慕!

邓玮(毫不犹豫):羡慕!尤其U2、Linkin Park!

钱晓敏:一个人突然成名,肯定不是一下子,后面有很多推手,只是我们没看到。

东江时报:这会不会因为你们不以乐队作为纯粹的谋生手段有关?

聂锦江、孙奕野:也许吧,国内很多乐队都是如此。

东江时报:你们没有想过找个经纪公司包装么?

孙奕野:没有,我也很奇怪为什么我们没有想过……为什么呢?

聂锦江:懒!!

钱晓敏(看着其他人):难道不是都在想:“为什么是我去,不是你不去?!”

(现场又一阵笑)

孙奕野:相互撕了……

本版文字 《东江时报》记者香金群冯丽均 李向英

本版图片 《东江时报》记者周楠

记者手记

忘了问他们:怕不怕中年的“保温瓶”

认识爆竹乐队,是到惠州的时候,有个朋友推荐了他们的那首最有名的《在这里开始》。我特惊奇,哦,原来惠州不仅仅有客家山歌、惠东渔歌,还有本土乐队,会唱rap,会玩音乐。对于吃货来说,歌里推荐的美食似乎更诱人,所以我把歌里唱的店都吃了个遍。

他们似乎在小圈子里玩着音乐,一直就过了这么多年,没有大红大紫,我的MP3中也只有他们那首《零零一百甲虫》,偶尔听听,那是我喜欢的“绿洲”风格。不是没有想过采访,是找不到契机。

去年8月,同事周楠问我,想采访爆竹乐队么,他们准备排练,似乎打算复出。我打了个激灵,一下子疯狂翻出他们的资料,还郑重其事列了采访提纲,里面涉及许多隐私问题,兴致满满。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那个月我匆匆收拾行囊去了西藏,呆了4个多月,约访泡汤。

时间就这么过去一年。今年8月,我哼唱起林肯公园那首《GoodGood-bye》,旋律与格调让我想起了爆竹乐队的《在这里开始》,居然可以无缝对接!至今,我一直循环听这两首歌,甚至想着,应该把这两首歌串起来,这不是人生出发的期盼直到路上的回首么?从这里开始,我要出发,吃了美食,背起行囊,头也不回,直至方休……

有机会专访他们,我却一度心慌,高原下来忘性大,之前脑袋中的资料影都没了,采访提纲也找不到。结果却出乎意料顺利,一起去采访的同事香金群和冯丽均不愧是约谈高手,轮番挖了爆竹乐队不少陈年往事,让我暗暗吃惊却又偷着乐:要我一个人,肯定只能聊聊我仅懂皮毛的音乐。

他们性格很鲜明,有能说的,有爱笑的,有沉默的,有插冷笑话的,让4个小时的专访,无数次不着边际的回忆漫谈又回归正题,在搞笑中把敏感话题都抖出来,包括他们为什么叫“爆竹”、到底算不算红过、有没有巅峰期、有没有为五斗米折腰、小目标是什么……

我很想问他们,怕不怕中年的“保温瓶”?最后却忘了问。他们都已年过30,内心却住着一个执着的孩子,对音乐十二分喜爱,在平凡的生活中坚持,在无数次改变中追求,要唱出自己,哪怕只有少数人认可。

幸好,少数人还是不少的!问了许多身边年轻人,认识爆竹乐队的,都喜欢他们的歌,唱出了年代的声音、唱出了惠州味;不认识的,听了他们的歌,都会点头,说有味道。嗯,这就是认可吧,像我们在惠州,有个理由就认可了这座城市。

他们说,爆竹乐队一直在,没有所谓复出,因为他们的音乐没有中止。也许,梦想一直都在,追求就不会停止。

新闻推荐

九龙峰名不在高 作者:南国圃者

九龙峰的登山道是麻石筑成的。南国圃者提供惠东九龙峰,圃者心向往之,早就想去走走,可惜一直找不到团,终究等不及了,在10月22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