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乐队:走过15年 依旧惠州味

东江时报 2017-09-30 20:11

贝斯手任恒珏

乐队主唱孙亦野

乐队鼓手邓玮

乐队吉他手聂锦江

爆竹乐队十周年音乐会玩起“不插电”,数百歌迷燃爆。

在爆竹乐队带领下,惠州的独立音乐氛围日渐浓厚。

“有多少故事已停止,有多少故事正要开始。”

“走在这熟悉的城市,找属于自己的位置,从这里开始。”

对80后的惠州仔惠州妹来说,这两句是再熟悉不过的旋律。即便已过而立的他们,依旧能哼唱起这调子,接着是一连串充满回忆杀的rap版惠州话。

有多少人,是唱着这首歌钻进惠州小巷;有多少人,是听着这个调喝了龙八;又有多少人,是因为它认识这座城?

《在这里开始》,一首惠州版的摇滚乐。出品人——— 不曾高调却又小有名气的惠州本土音乐组合爆竹乐队,5位土生土长的惠州仔组建的乐队。这个10月,他们要重新进入惠州人视野。

乐队主唱钱晓敏

1

他们一直都在

爆竹乐队复出?!

在并不复杂也不大众的惠州音乐圈和乐迷圈里,这个消息甚为喧嚣,在惠州文化艺术中心10月节目排表中,赫然有场 “爆竹乐队演唱会”。于是,关于爆竹乐队的各种猜测也开始出现:乐队还在?他们还在一起?为一场音乐会再次复出?

“爆竹复出”一度成为话题。毕竟,他们淡出惠州人视野不止3年。原因究竟是什么?距离演唱会还有一个月,乐队接受《东江时报》专访。

9月20日晚,在桥东一家院子里,“爆竹”Rapper兼主唱孙奕野、吉他手聂锦江、鼓手邓玮最先到位。聊了两个小时后,唯一的“奶爸”、吉他兼主唱钱晓敏到了。然后,各种搞笑回忆、冷笑话穿插就来了,邓玮负责回忆搞笑,聂锦江负责冷笑话,钱晓敏负责言简意赅,孙亦野则负责各种话题回笼。至于贝司手任恒珏,他们说他处于“半失联状态”,去“寻找灵感”了。

当抛出复出问题,这4个年过30的男人一起“现身说法”,证实乐队一直都在,从未解散,此次演唱会不是复出,只是乐队正常演出活动之一。

爆竹乐队组建于2003年,如今已是第十五个年头。15年,对于一个乐队的生涯来说,是颇为长久的。孙奕野坦言,乐队成立之初并没有想会走得多远,如今能一起走过15年,他颇为感叹:“还好,我们都在,乐队也在。”

为何会给人乐队解散的感觉?4人也进行了一番探讨。他们各有各的工作,各有各的忙碌。孙奕野现在是摄影师,定居广州;聂锦江和邓玮在惠州同一个琴行工作,一个教弹吉他,一个教打鼓;钱晓敏已是一个4岁半孩子的爹,在赶来接受采访前,他先把孩子哄睡,他的职业是设计师;任恒珏开过咖啡馆,现在正在外出采风。

乐队不是他们谋生的必需,是他们共同的爱好。平时大家各忙各的,很多创作交流都通过网络完成,练习也是各自进行。只有在演出前夕,成员们才会一起排练,有时实在凑不齐,就先进行“云排练”。

爆竹乐队最近一场较大的演出,还是2014年初的“10+1”专场演出,此后几年,乐队陆续以单曲形式发布原创作品,如 《宅男军士寂寞的心俱乐部》《CELEBRATION》等。

外人关于“解散”的误会,于他们而言,只是音乐路上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他们一直都在,一切都没变,就像当初,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只是经过岁月洗礼,这种热爱少了烦躁,少了冲动,变得更加平静,更加自然。

2

相识年少时

他们相识于年少时。孙奕野、邓玮、钱晓敏、任恒珏4人是惠州一中同届学生,初中就认识了。一直都是玩得很好的朋友,他们都有个共同爱好,喜欢音乐。自称“听着他们的歌长大”的聂锦江比他们小3岁,生于1985年,惠阳高级中学学生,因共同爱好慢慢认识。追忆年少时光,趣事糗事一箩筐。他们曾经互相分享许多的磁带,听不同的音乐,聊少年的梦想;他们曾用偷偷攒下来的钱,买一把木吉他,学着把喜欢的歌曲弹出来;他们曾躲在单车棚里用磁带机录音,再把磁带拿给同学们听,收获各种赞美的声音。

当然,最让大家念念不忘、一说起就大笑不止的,是他们第一次上台的经历。那是高中的时候,他们得到了一个到其他班级表演的机会。这是他们第一次登台亮相,他们还特意准备了一番。表演的时候,4个人轮番上台演唱,唱的是他们都非常喜欢的Beyond的歌。起初一切还算顺利,但轮到邓玮上台时,他唱着唱着突然忘词了。

“他居然拔腿就跑了……哈哈哈!”孙奕野话还没说完,自己就忍不住大笑起来了,众人亦是笑倒一片。

好不容易止住笑,再问邓玮当时为何有这样的举动。“当时四五十双眼睛都盯着我,大脑一片空白,就想马上离开。”邓玮说,“跑到教室走廊后,我就想,为啥要跑?又不是在我们班。”

“这一点我很佩服他,很容易受打击,又能很快自我修复。”孙奕野说,他现在遇到不开心的事,也喜欢跟邓玮聊聊,从他那里获得修复的能量。

在那之后,邓玮上台没有再出现过忘词的情形了。“因为我不用唱了,打鼓去了。”现场又是一片笑声。

“这么多年了,我们几个在一起,总是没法严肃地谈事情。”聂锦江说,“我们总是一个笑话接着一个笑话说,然后就把正事给忘了。”在充满笑声的时空里,他们成为了知己。从舞勺之年到而立之年,又将走向不惑之年。

3

醉心音乐里

少年时代,萦绕在他们身边的又何止是笑声,自然还有那令人疯狂的摇滚音乐。

上初中时,孙奕野在放学回家路上路过一家音像店,他走进去花10元买了一盒磁带,他第一次听到了披头士的音乐。“第一次接触那种音乐,觉得太神奇、太新鲜。居然还有这样的音乐?然后就很想学,弹吉他、打鼓……觉得好帅,就会朝这方面去多听、多看,很希望做这些东西。”

在那个网络还未普及的年代,孙奕野花了很大力气,找到了许多他能找到的“不一样”的音乐,然后与朋友一起分享。

音乐的种子种下了,就会发芽。“其实在高考前,我就决定了以后要走音乐的路子。”孙奕野说,他却从未想过要报读音乐专业。孙奕野、邓玮、钱晓敏、任恒珏4个人考上了不同的大学,学的都不是音乐专业。邓玮甚至读理科学代码,于是遭其他人调侃“被音乐耽误的伟大程序员”。

他们没有停止对音乐的追求。寒暑假相聚时,他们还在一起玩音乐,偶尔也组队演出。2003年寒假,4个人觉得不如给乐队一个名字吧。就这样,他们把乐队取名为 “Team Bravo”。Bravo,意为“好样的”。

但是,他们发现,高估了国人对英语接受程度。“我们在广州商演时,Team Bravo常常被读错,海报最少印错5次。有些不会念英语的主持人,更是直接忽略了……”邓玮说。

“有些主持人因为没有准备,大喊"有请下一支乐队……"哦,不会念了,直接跳过了。”孙奕野说,“我们心里原本有一团火准备上去烧的,然后一下子就浇了,这就很尴尬了。”

大家一合计,得取个中文名,于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爆竹”就诞生了。“真的,没有看黄历,没有请大师,名字就这么定了。”孙奕野回忆道。

4

在这里开始

2004年后,一切顺理成章了。

2004年,他们几乎整年都在广州,参与各种演出,积蓄力量。

2005年,他们做得更多,也走得更远。这一年,他们独立发行了第一张EP《TeamBravo》,里面收录了他们用电脑录下的5首demo,并于下半年在南方7个城市进行8场巡演。巡演的第一场和第二场放在惠州,其余6场分别到了珠海、长沙、湘潭、成都、重庆和武汉。

2006年,他们开始积累和沉淀。用一年时间完成首张专辑 《有黄金糕的完美一天》,当年12月28日由太平洋影音公司发行。专辑收录了他们创作的12首歌曲,包括《安眠》等。

接下来的3年,依然是各种演出。2008年,大学毕业的聂锦江加入了乐队,他们从4个人变成了5个人。音乐科班出身的聂锦江和其他4位型男不同,长着一副娃娃脸,却是一位 “笑面杀手”。当我们问他,为何这么晚加入乐队,他直接杀出一句:“拉低乐队的整体年龄呗。”

时间来到2010年,爆竹乐队在全国蹿红了。他们歌曲《在这里开始》在中国上百个城市、过万首歌曲中脱颖而出,被音乐人高晓松收录入自选辑《十城记》中,并成为唱片10首歌曲中的主打歌曲。

由高晓松操刀制作的这张合辑,主打“时代新能量”的概念,收录了来自10座城市的10首时代新能量歌曲。这张专辑以城市为主线,让人一听歌曲便知是在描述哪一座城市,并且有无法替换的地域特点。

《在这里开始》完全符合这些条件。这是一首以惠州话和惠州元素为主的歌曲,结合了说唱形式,节奏轻快、歌词有趣,不但有惠州人熟悉的阳记炖盅、滨江公园、龙八啤酒、顺民咸骨粥等元素,而且用惠州话rap唱出。这首歌,在短短2个月内爆红网络。

歌词主要是孙奕野写的,里面的故事也是他的故事,从17~27岁,从“目空一切所有问题我都看不起”到“学晓珍惜身边的一切美好”。场景则是乐队成员日常的生活,“食碗炖盅最好的选择还是阳记”“行到滨江公园看下人家放纸鹞放飞机”。

这首歌,其实在2009年已经写好。他们5人都在惠州长大,写这首歌“主要就是想唱一下家乡。”2010年,在爆竹乐队还不知道高晓松在做合辑的时候,他们一个朋友发了个链接过去,然后就被高晓松选上了。

很多惠州人正因为这首歌,知道爆竹乐队。不过时隔多年,再谈起这首歌曲,以及当时状态,孙奕野并不认为他们当时很红,也否认了这是乐队巅峰时期,“只是接受媒体的采访多了”。

但不可否认,凭着这首歌打开的知名度,爆竹乐队在惠州,尤其是校园里,红了。2010年和2011年,他们走进黄冈中学惠州学校、惠州市华罗庚中学、惠州市实验中学、惠州市一中高中部等中学演出,收获了大批粉丝。以至于现在许多年轻人一提起爆竹乐队,都说:“我们是听着他们的歌长大的。”

5

人生中的“事件”

2013年,爆竹乐队成立10周年。乐队成员在市区惠沙堤一家咖啡馆里举办小型“不插电”专场演唱会,吸引200多名乐迷。

有观众为他们这10年坚持而喝彩,然而他们并没有很在意,“不知不觉地,弹着唱着打着鼓,10年就过去了,下一个10年也不会很远。”鼓手邓玮当时接受东时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转眼,当时邓玮口中的下一个10年,也已经过半。亦有人如当年一样,为他们的坚持而感叹。聂锦江,对“坚持”二字不感冒。“对我而言,这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坚持,因为不辛苦。”

聂锦江在小学的时候看了一部动画片,里面的男主角会弹吉他,他就因此喜欢上吉他。初中时,他认识了孙奕野等人,开始一起学吉他,玩音乐。大学时,选的是音乐专业。毕业后加入爆竹乐队。不久,又刚好有个合适的机会,就和两个朋友一起经营一家琴行,开设培训班。可以说,从小到大,他都在音乐圈子里。因为喜欢,不用坚持。

在孙奕野看来,喜欢也好,坚持也罢,都与生命中的一些事件息息相关。刚好看到动画片,就是影响聂锦江人生的一个“事件”。它的发生,彻底地改变了他的人生进程。

孙奕野说,当这些具有“事件性”的事情发生时,我们自己当下往往不能察觉,总是要到它所造成的改变,已经不可避免地发生时,才能意识到,并赋予这个事件以“事件性”。对孙奕野而言,在放学路上买的一盒磁带,让他第一次听到了Beatles的音乐。这就是其中一个具有“事件性”的事件。

事件,EVENT,也就是他们10月份音乐会的主题。孙奕野还根据这个主题拍了一张音乐会的海报。

孙奕野几乎每年都会给乐队拍张合影,乐队每场演出的海报,也是他拍的。拍着拍着,他就喜欢上了摄影,最后竟以摄影为职业。钱晓敏也一样,画插画特别强,设计特有天分,乐队所有海报设计、网站上的东西都是他设计的,然后他也以设计师的身份赚钱。

说回海报。以“事件”为主题音乐会海报,表达的是某种平衡将要被打破的一瞬,“事件”似乎必然发生而尚未发生的一瞬。站在两侧的人拉着一条绳索,绳索上有架小缆车,邓玮拿着剪刀,摆着将要剪断绳索的动作。对小缆车内的人来说,是全然无知,他们不知道“事件”降临。但对小缆车背后,那5个似乎都有决定权的人来说,又怎么察觉自己正坐在一架怎样的缆车上?

孙奕野也希望这场音乐会能成为听众人生中的一个“事件”,若干年后,当他们想起这场音乐会,会发现他们的人生曾因此而改变了些什么。

对爆竹乐队来说,这无疑也是他们人生中一个重要事件。15年过去了,他们依然在这里出发。

TA评

熊志鹏

惠州音乐人《南山南》创作演唱者

我一直很喜欢他们的音乐。在校时加入吉他社团,当时爆竹乐队已经很有知名度了,后来有机会邀请爆竹乐队以嘉宾身份到场演出。这大概是10年前,那个时候就被他们的纯音乐演奏吸引了。

做音乐的人听音乐喜欢挑毛病,但是在听爆竹乐队的音乐时我很惊讶,基本没有瑕疵,并且每一个乐器都不随便,乐器搭配都会认真去欣赏,在声音的表达上也觉得很全方位,可说唱,可抒情,可嘶吼。

也很欣赏他们乐队的年龄,一个乐队组建超过十年,说明他们的默契很好,感情一定也很棒。

温莎

土生土长惠州妹子环保工程师

当知道他们要在10月份开演唱会时,我是非常开心的,因为他们已经很久没在惠州演出了。

我是2009年喜欢他们的,跟很多人一样,都是从那首充满惠州味的《在这里开始》开始,渐渐地迷上他们。我觉得他们是一支有趣、充满活力、把自己的音乐理念践行到底的乐队。

惠州摇滚文化不如其他大城市丰富,但因为有他们及一众乐队的坚持,惠州的摇滚圈越来越大,所以我觉得他们可以说是撑起了惠州摇滚文化的小半边天。

爆竹乐队成军15周年,依然在路上,可以说是不忘初心。我也很期待他们在10月交出的作业。

本版文字 《东江时报》记者香金群 冯丽均李向英

本版图片 《东江时报》记者周楠 摄

下转A06版

爆竹乐队的演奏让数百歌迷燃爆。

新闻推荐

1581家企业入驻“仲恺造”线上平台 “惠货全国行”福州站仲恺企业销售净额达4亿元

“仲恺智造”特装展位是此次展会上唯一县区一级政府形象的展位。《东江时报》记者黄岸媚通讯员仲诗文摄东江时报讯记者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