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返江北仲恺单程最快仅需20分钟 惠新大道及梅湖大道建成后将为仲恺大道减压 项目名片

惠州日报 2017-09-02 00:25

惠新大道跨东江大桥位于京九铁路跨江铁路桥往南、合生大桥往北位置,规划双向8车道。 本报记者王建桥 摄

惠新大道及梅湖大道市政PPP项目路线呈“人”字形走向,全长约22公里,总投资约27.65亿元,合同工期3年半,沿线设置立交9座、桥梁10座。该项目对于解决市区西南方向的交通瓶颈问题、促进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家住市区江北的市民罗顺兴在仲恺区陈江一家企业工作,上下班需要通过经常拥堵的仲恺大道,或是路程较长的付费高速公路。“每逢上下班高峰期,仲恺大道车流量陡增、耗时较长,绕行惠河高速又太远。我现在最期待的就是惠新大道及梅湖大道早日建成通车。”罗顺兴的期盼反映了很多往返惠城、仲恺两地市民的心声。

据市公用事业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0日,惠新大道及梅湖大道工程已完成投资约8.3亿元,占总投资约30%,完成年度计划81.5%。该项目力争2019年完工,建成后将大大缓解仲恺大道的交通压力,开车往返江北、仲恺单程最快仅需20分钟;高峰期从下角、梅湖等片区前往江北有望缩短20分钟左右的车程。

惠新大道跨东江大桥主桥计划明年合龙

记者日前实地探访该项目01标段惠新大道跨东江大桥 (原第三东江大桥)施工现场,长长的钢结构栈桥已从南北两岸边搭建至东江中央,岸边高耸的桥墩蔚为壮观,工人们正在忙碌地施工作业。

长约957.6米、宽42米的惠新大道跨东江大桥是惠新大道及梅湖大道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控制性工程,也是整个项目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据介绍,该大桥位于京九铁路跨江铁路桥往南、合生大桥往北位置,一侧连着江北片区的惠博大道和三环北路,另一侧连着下角、梅湖等片区,规划双向8车道,合同工期为3年半。

“惠新大道跨东江大桥正全力推进主桥承台、墩身施工。”该项目01标段经理部总工李付吉告诉记者,今年5月,惠新大道跨东江大桥15号主桥墩首节双壁钢围堰成功下水,拉开了该大桥全线关键控制性节点工程序幕———进入水下承台施工阶段。

李付吉介绍,惠新大道跨东江大桥已累计完成工程量的40%,建成42个陆上桥墩,计划明年实现主桥合龙。“目前,该大桥桩基工程已全部完工,南岸、北岸的引桥陆上桥墩承台已完成施工,大桥上部结构的浇筑箱梁施工也在全力推进。”李付吉说,该大桥与惠博大道的互通立交正在修建匝道,预计今年底前可以放通惠博大道与三环北路的互通道路。

拉开城市骨架,拓展发展空间

不少熟悉惠州交通环境的市民都知道,目前市中心区的外环路网尚未合围,三环路的南、北、东三面都连通了,唯独少了西面,而惠新大道及梅湖大道的建设将是三环路合围的最后一环。记者梳理项目规划建设数据发现,惠新大道起点位于三环路与惠博大道立交处,最终与仲恺大道四环立交相接;而梅湖大道起点位于梅湖生活污水处理厂附近,终点为惠新大道梅湖大道立交处。该项目将成为连接北三环和南四环的西部通道,也是连接江北片区、江南片区(下角、梅湖)、火车西站片区、仲恺区的交通干道。

“项目建成后,对拉开城市骨架、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具有重要意义,将有效解决惠城、仲恺之间的"行路难"问题,并带动下角片区与仲恺区发展。”市公用事业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惠新大道及梅湖大道对于解决市区西南方向的交通瓶颈问题、促进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届时市中心区合生大桥、惠州大桥的交通压力也将得到缓解。本报记者杨 熠 通讯员贺浩宇 刘 强

新闻推荐

择水而居 邂逅临江抱湖的诗情画意 解码东部新城 之居住环境

▲▲徜徉在假山流水、竹林花香之间,可以让人找寻久违的平静。本报记者卢振侠摄楼盘一景。本报记者刘炜炜摄洛塘渠两岸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