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手工月饼要搭惠报电商快车 麻陂军盛饼家坚持传统工艺做月饼30年
灰黑色的月光饼馅料丰富。
军盛饼家做饼已30年。
扫扫二维码,可买军盛饼家的月饼。
中秋节快到了,对博罗县麻陂镇的军盛饼家来说,7月份已进入繁忙季。该饼家已坚持了30年,一直坚守传统工艺,用健康原料做月饼。军盛月饼很受欢迎,临近中秋,镇上的小卖铺少不了军盛月饼的身影;回乡探亲的乡贤们也会带着军盛月饼返程……虽然军盛饼家并不愁销路,但今年还是尝试走电商之路,选择与惠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的惠报电商合作。军盛饼家负责人何耀军说,本来他们的销售渠道以批发为主、零售为辅,选择网销后,希望博罗传统手工月饼和传统小吃能走进更多人的家中。
当年借钱开饼店,如今儿子也入行
近日,记者来到军盛饼家门口,这里停了好几辆车,都是镇上的居民来提前预订月饼的。“平时我也会买点回去吃。”一位老伯手提一袋月饼说,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吃月饼不一定非等到中秋节,他吃军盛月饼好多年了,平时也会买来吃。
军盛饼家是一间家庭作坊式的食品加工厂,有30年历史。负责人何耀军在大厅里接待顾客,老婆孩子在车间忙碌着生产、包装。“1987年,因我未婚妻也就是我现在妻子的支持,准岳父义无反顾借钱给我开张,我才从事了这一行。”何耀军回忆起当初爱人的这份坚定感触颇深:当年,他一穷二白,准岳父借给他1000元,他找银行贷款1000元,加上自己家人拿出一点钱,开始了人生的头一次创业。未婚妻是博罗泰美人,娘家一直加工做月饼,有了技术支持,何耀军信心满满。不料,当年就流传“月饼使用劣质油”的谣言,整个博罗一带制作月饼的作坊都深受打击。“头一年亏了3000元。”何耀军说,妻子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依然支持他,劝他别灰心,于是这一坚持就到了现在,如今儿子也投身这一行。
受本地传统文化启发做出月光饼
这个季节,军盛饼家做月饼、月光饼迎接中秋节,等到腊月又开始做糖环、油角、炒米饼等传统小吃,这些都是本地人逢年过节家里必备的。不过,何耀军说主打的还是月光饼。
在当地民间,流传着中秋节外婆要送外孙月光饼的故事,寓意平平安安健康长大的愿望。军盛饼家也逐步改良这一传统食品。看起来灰黑色的月光饼,里面材料丰富,核桃、杏仁、白芝麻、黑芝麻、瓜子仁、橄榄仁……各种干果混在一起,嚼下去唇齿留香。何耀军介绍,这些材料搭配纯正花生油、熟糯米粉手工制作,做出来的月光饼非常受欢迎。
“以前人们吃的月光饼做法非常简易,现在传统文化越来越受重视,月光饼寓意美好,加工制作方法也在不断改良创新,变得越来越好吃了。”他介绍,月光饼每年可以卖出1万个,因添加馅料不同而有两种不同价格。
与惠报电商合作,让本土美食进入更多家庭
其实,从2014年开始,何耀军的儿女们就看到了网络上的商机。他们发现微信朋友圈里有不少微商,也打算在网上卖自家的饼。孩子们精心拍图、认真写广告语,在朋友圈招揽了不少生意,还有不少福建、香港等地的顾客下单。
“到了繁忙季,我们人手真的不够,还要按照订单要求仔细分类、打包、邮寄,忙不过来。”军盛饼家主要的销售渠道是批发给供应商,出货量大,人手有限。何耀军认为,走网络之路是现代社会的趋势,但真要把网店搞起来,确实挺费心的,有好机会还是要试一试。“这一次,我们首次尝试与惠报电商合作,就是把这些繁琐的细节交给专业的团队来做,惠报电商的发行员团队,可以把我们的产品送到城市大街小巷、农村每家每户。”何耀军说,希望利用惠报电商平台将惠州传统食品 (小吃)发扬光大,让更多市民可以吃到正宗本地食品。文/图 本报记者李芳娟
新闻推荐
尚师德精业务教育教学质量高 罗阳第五小学走“小学校大教育、新六艺育新人”办学之路
学生在学校梳柳亭诵读经典。学校大门。学生在少儿国画室学习。师生齐诵经典文。学生在纸艺室学习。刘黄珍林淑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