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实施“七大工程”推动教育现代化纵深发展
惠州市2017年教师节庆祝大会暨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标兵市动员大会现场。 本报记者黄俊琦 摄
到2020年,学前教育规范化、普惠性水平进一步提升,基础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珠三角平均水平以上;高等教育规模和院校数量进一步扩大,办学层次和质量进一步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现代学习型城市基本建成;惠州市2018年实现省推进教育现代化标兵县(区)零的突破,力争2020年成功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标兵市……
这是日前举行的全市教师节庆祝大会暨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标兵市动员大会上透露的信息。会议提出,要大力实施好“创强争先”巩固提高工程等“七大工程”,全力推动惠州市教育现代化向纵深发展。
成绩实现“广东省教育强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全覆盖
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教育一直被各级党委政府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上。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坚持“惠民之州首先是教育之州”的理念,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大力推进“创强、争先、建高地”各项工作,实现“广东省教育强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和“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区”全覆盖,获评“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教育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为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标兵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面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自2011年以来,惠州市顺利实施第一期(2011-2013)和第二期(2014-2016)学前教育发展行动计划,五年新增公益普惠性幼儿园学位4.2万个,乡镇规范化中心幼儿园覆盖率100%。公办和普惠性幼儿园占比78.65%;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8.38%。2012年以来,成功申办三所公办高职院;博罗成功引进三所高等院校落户;“罗浮新城”“大学小镇”建设扎实推进。高等教育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力明显增强。
●均衡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近年来,惠州市全面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全市公办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覆盖率100%,民办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覆盖率超过90%。大力实施“中小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和《惠州市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专项规划》,4年新建和改扩建公办中小学88所,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6.9万个。先后引进北师大、华南师大等省内外名校在惠州市举办优质民办中小学校,近三年新增民办中小学学位2.4万个。推进城乡一体联动发展,全市有155所城市(优质)学校与176所农村(薄弱)学校结成帮扶对子,实现帮扶农村(薄弱)学校全覆盖。率先实施优质高中学位直分初中学校,全市20所省一级和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将50%左右的招生指标直接分配到辖区内初中学校(含民办初中)。全力保障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权利,全市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55%入读公办学校。积极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2014年全市7个县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
●优质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据悉,通过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全市中小学校100%建成了校园网,100%实现了“班班通”,100%实现电子政务、电子校务。扎实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力推进文明校园创建,获评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市。平安校园考核始终保持全省前列,校车管理被评为全省最优案例。实施“9+6”新高中教学联盟,全市高考本科上线率从2011年的40.02%上升到2017年的50.04%,重点本科上线率由2011年的5.51%上升到2017年的11.48%。
●创新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惠州市在全省率先实施现代学校制度改革,探索推进学校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激发办学活力。建立健全扶持民办教育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对优秀民办学校给予奖励和扶持,2014年以来,全市民办教育机构享受各种税收优惠减免2800多万元。探索推进 “放管服”改革,下放社会力量举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审批权限。积极推动新课程改革,实施自主高校课堂,有效推进中小学“绿色评价”体系建设,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积极推进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全省率先实行农村学校教师 “镇有校用”或“县有校用”的无校籍管理。
部署3年后全市85%普通高中建成省一级以上优质高中
会议提出,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对照惠州市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目标任务,突出重点,强化措施,以更大力度抓好教育现代化各项工作,着力实施好“七大工程”。
●实施“创强争先”巩固提高工程,夯实教育现代化基础 会议要求,按照省教育强市、县(区)、镇督导验收后续发展建议和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督导评估意见,认真做好已“创强”的镇(乡、街道)整改和提高工作,强化已成功“创强争先”、通过均衡评估认定的七县(区)后续发展建议和评估意见的整改落实工作,抓好省教育强市、强县(区)、镇(乡、街道)和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区)的复评工作,补齐短板,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创强争先”成果,走内涵发展道路,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全市教育综合实力,夯实教育现代化基础。
●实施结构优化升级工程,完善国民教育体系 “要高品质发展公益普惠性学前教育,优质均衡标准化发展义务教育,健全发展全纳型特殊教育,优质特色发展普通高中教育,融合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等教育,加快社会化学习型城市建设。”会议提出,到2020年,全市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98%以上,规范化幼儿园达到97%以上,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达到85%以上,每个乡镇至少有一所以上规范化公办中心幼儿园。基本消除小学45人以上、初中50人以上大班额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占30%以上的学校,小学不超过50人,初中不超过55人)。全市85%的普通高中建成省一级以上优质高中。“2(本科院校)+10(高职院校)+N(研究院)”高等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力争建成2-3个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1-2个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
●实施优质均衡发展工程,整体提升教育品质 据悉,惠州市将创新德育模式,增强德育实效,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不断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建立“绿色”多元评价机制,全面推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同时,加强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提升教育优质均衡水平,以县(区)为单位编制并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2016-2020),新建(迁建)、改扩建一批公办中小学,大力增加公办学位供给。
●实施人才强教工程,促进队伍专业化发展 教师是教育的灵魂。根据部署,惠州市将大力实施人才强教工程。一方面,实行编制动态管理,提高学历层次。在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编制总数内,动态调整教职工编制,按照中央和省的统一部署,实行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学校编制标准,配足配齐学科教师;严把教师入口关,加强与知名师范院校的合作,大力提升高学历教师比例。另一方面,全面落实中小学教师“激励型”绩效工资制度。要加强师资培养培训,加速专业化成长。持续完善教师培养培训工作体系和制度建设,加强各级各类教师的专业培训和校本培训。
●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 也许不久,“电子书包”、“学生无线终端”、“翻转课堂”、“远程互动教学”等现代教学模式将走进课堂。
据了解,惠州市将建设和完善教育网络信息平台,以“惠州教育云”为基础,大力发展“智慧教育”。依托“惠州教育云”,建立面向全市,以各县(区)、各学校为节点的立体化、多元化、一站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构建“互联网+”的新型教学模式,大力推进“智慧课堂”“智慧校园”试点工程建设,开展慕课、微课、“电子书包”、“学生无线终端”、“翻转课堂”、“远程互动教学”等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应用。
●实施体制创新工程,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为深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完善职业教育统筹机制,惠州市将试点推广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全面实施“中小学校绿色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民办学校教师长期从教津贴机制,完善涵盖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健全困难家庭、低保家庭子女和残疾学生助学政策。并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依法保障各级各类学校办学自主权,深入推进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推动学校章程建设和法律顾问制度建设,推进民主管理,完善治理结构。
●实施国际化建设工程,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 让教育与国际接轨,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内容之一。
为此,惠州市将大力引进国际知名大学与惠州合作办学,推动惠州国际学校建设,满足在惠外籍人士子女的教育需求。要积极开展国际(港澳台)中小学生交换生项目,开展“课程、学科、管理”国际合作项目,实现互补、联动、共进。加强各级各类学校与境外学校广泛开展教育交流和合作,加强教师进行海外和境外培训,加强学生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努力提高惠州教育的国际化水平。要建立实施外国留学生奖学金计划,探索引进国际(港澳台)学生来惠留学,深化与香港、澳门、台湾的“两岸四地”教育交流合作,提升惠州教育的国际认同度和影响力。
本报记者张斐 通讯员袁蕴华
新闻推荐
小风轮吹出大产业 博罗晶钻石电器厂全金属风轮空气幕年销量占国内市场份额95%以上
全金属风轮刚性好、耐腐蚀、持久不变形。本报记者袁畅摄填补国内全金属风轮空气幕市场空白,年销售量占国内市场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