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潼湖科学城项目将启动建设 潼湖生态智慧区已引进超30个高端创新项目
潼湖生态智慧区交通设施不断完善。 本报记者李松权 摄
距离市中心20多公里,在深莞惠交界处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位置,一个定位为“广东硅谷”的生态智慧区正在崛起。这就是正在建设中的创新高地——— 潼湖生态智慧区。
从去年6月潼湖生态智慧区规划建设指挥部“专班运作、务实运行”,到今年2月被省政府赋予建设 “广东硅谷”的目标……潼湖生态智慧区实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逆袭”,现已引进美国、比利时、韩国、中国香港以及内地共30余个高端创新项目,协议总投资3000余亿元。
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要将潼湖生态智慧区打造成国家绿色生态城市示范区、广东高端创新要素集聚区、大珠三角融合发展先行区,成为“惠州智核”和“广东硅谷”。
努力承载全国乃至全球优质创新资源,惠州“绿色引擎”潼湖生态智慧区新一轮发展蓄势待“飞”。放眼未来,一座生态与智慧并重的“广东硅谷”和国家5A级景区将在这里“合体”。
选商引智项目协议投资总额3000余亿
基础工程CT诊断、把脉开方、实施“微创”修复……在潼湖生态智慧区创新园,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复明正带领团队开展非开挖技术研发。
南方工程检测修复技术研究院是惠州市与王复明院士团队共建的重要科研和成果转化平台。“这里将聚集国内外非开挖领域顶尖科技人才,突破一批基础工程非开挖施工与修复关键技术难题,形成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基础工程设施非开挖技术创新平台、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平台。”王复明表示。
火热的8月,位于仲恺高新区西部的潼湖生态智慧区继续升温。
作为惠州发展的 “生命工程”,市委、市政府在资金投入、项目安排等方面向潼湖生态智慧区倾斜。多重政策叠加,给潼湖生态智慧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去年6月潼湖生态智慧区规划建设指挥部“专班运作、务实运行”以来,高效推进选商引智工作、基础设施建设和7.1万平方米创新园建设,其中选商引智项目协议投资总额达3000余亿元,引进引领性重点项目7宗,落户高端科研院所14家,引进研发项目10宗,胜宏科技总部等总部项目3宗。尤其是重点引进了王复明院士团队、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甘中学团队等领军型创新团队。目前,正加速推进共建“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示范区”和潼湖国家湿地公园。
多个“巨无霸”项目陆续落地建设
去年8月,市政府与碧桂园签约,总投资不低于300亿元的创新小镇项目落子潼湖生态智慧区。这是潼湖生态智慧区首个签约项目,也是地产巨头碧桂园产城融合战略转型后在全国布局的首个“科技小镇”。据介绍,碧桂园将联手思科公司、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等一批产业领军机构,在这里建设世界级的物联网和智能控制产业基地。
目前,这个广东省首个科技小镇示范项目在潼湖生态智慧区已动工建设,一个世界级物联网产业基地呼之欲出。创新小镇的落地建设,是惠州吸引创新要素“三高聚集”(高端聚集、高度聚集、高速聚集)的一个缩影,潼湖生态智慧区已成华南创新创业和投资新热土。
思科科学城,则是智慧区的又一个“大手笔”。
去年11月,全球互联网巨头思科进驻潼湖生态智慧区。从美国硅谷来到惠州,这家世界500强企业将携手合作伙伴共同探讨在这里建立覆盖思科大中华区的“一院四中心”,为惠州打造创新型城市战略的实施注入国际领先的技术和服务。
今年3月,惠州与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IMEC)签订框架协议。这家世界级研发机构将在潼湖生态智慧区建广东IMEC研究中心。
在高标准规划与高效率运作的“选商引智”原则指导下,潼湖生态智慧区已聚集来自美国、比利时、韩国、中国香港以及内地的一大批项目,包括思科潼湖科学城、SK科技城、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IMEC)以及全球最大基因组学研究中心华大基因等。
随着多个“巨无霸”项目陆续落地建设,惠州“绿色引擎”潼湖生态智慧区的美好蓝图将逐渐变成现实。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惠州与省科技厅签约共建“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示范区”,潼湖生态智慧区将作为核心区为广东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尤其是随着首届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的举办,越来越多高校科技成果和研究院所有望在潼湖生态智慧区落地,惠州也进入“后科交会时代”。
据介绍,引领性重大标志性创新项目——— 思科潼湖科学城项目即将启动建设,首期建设思科大数据中心,将成为潼湖生态智慧区大数据产业园产业孵化的核心载体。
“广东硅谷”,蓄势待发。一座生态与智慧并重的创新之城正加速崛起,其规划建设驶入“快车道”。本报记者张 斐
新闻推荐
诗人奶爸写出内心深处的温柔 本地作家雪弟诗集《琳琅之夏》出版
雪弟新作《琳琅之夏》。作为一名小小说理论颇有成就的大学教师,雪弟在女儿出生之后,变身为一名诗人。他把自己作为一名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