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消失环卫工舒心 市民建议借鉴外地经验进一步改善市容市貌

惠州日报 2017-09-15 00:03

“"牛皮癣"少了很多,随地乱扔垃圾的现象也大为减少。”记者日前采访了惠州市“中国好人”曾彩香。作为惠城区芦洲镇一名环卫工人,她亲眼见证了惠州市容市貌的显著改善,较为明显的就是“牛皮癣”大大减少了。“几年前,我工作的区域还有不少"牛皮癣",给我们的保洁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如今这种小广告基本没有了。”

设置张贴栏满足各方需要

近年来,惠州市各县区开展了多项城市“牛皮癣”整治行动,在有关部门和广大市民的共同努力下,随意张贴小广告的现象越来越少。

如何能够保持长效,不再让“牛皮癣”反弹?“除了非法小广告,也不乏一些实用的小广告,比如修理家电、通下水道、房屋租赁等。”在市区某装饰公司上班的李超认为,整治城市“牛皮癣”可以疏堵结合,堵是进行统一清理,疏是统一设置便民张贴栏,为一些实用广告提供平台。“我建议有关部门进行前期充分摸底调研,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如在人流密集的地区或社区设置公共信息张贴栏,一段时间再定期清理,在满足居民需求的同时,也给有需要的商家提供一个发布信息的场所。”

惩罚小广告张贴者做义工

网友“小庄”认为,要切实治理街头巷尾的城市小广告,必须落实好相关责任制。如内街小巷可实施“门前三包”责任制,负责人每天对各责任区域的小广告进行巡查和清理,做到日出日清;居民小区负责辖区内的小广告治理,可充分发挥小区信息栏的作用。有关部门还要进行定期督办检查,并以一月一通报的形式,促进城市小广告治理责任的落实。同时可以组建夜间巡逻队伍,并制定奖励政策,对抓获随意张贴小广告者,有关部门可给予一定奖励。

“现在的小广告黏性特别强,清除很麻烦,铲子、刀子一起上也不一定能弄干净。”市民黄俊告诉记者,他之前参加过一次志愿服务,亲身体验了清理“牛皮癣”的艰难。他建议,有关部门在查出小广告的发布者后,可先上门约谈,告知对方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并进行惩罚。“一些地方对此类人员的处罚是通过以做义工形式替代,我觉得可以组织小广告发布者和张贴者上街清理"牛皮癣",让小广告的发布者当义工,尝尝环卫工的不易,既让他们有切身体会,又有警示作用。”本报记者龚 妍

新闻推荐

《听证告知书》送达公告

惠州市惠城区朱氏日用百货店(经营者:朱瑞芬):我局因采取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现依法向你公告送达(惠城)市监食听告[2017]526号《听...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