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一叶总关情 — 黄松森《随感杂言集(Ⅱ)》序
我与松森同志相识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那时他正率由惠阳地区歌舞团组建的 “广东岭南轻音乐团”赴中南五省巡演,我常会收到他手书的演出情况汇报。那投入工作的热情和活力,秀美的文采和书体,给我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在松森同志任职文化局局长期间,我和他有了更直接的工作往来。他对文化事业执着追求,为人坦诚宽厚,并以求才若渴的发展理念,团结和带领一批本土培养或外地引进的文艺人才,有力地推进惠州文艺的繁荣和进步。80年代初惠州曾一度被外界贬喻为“文化沙漠”,经过多年的努力,惠州文艺战线一派生机,硕果累累。如《警钟》应邀进京演出获国家级大奖,全国百家电视台歌唱大赛夺金和第四届广东省艺术花会折桂,跨海峡台湾义演和远涉重洋饮誉美英、东南亚……惠州文化事业发展的足迹,从松森《随感杂言集》接踵而至,一直延续到今天新一集的出版,仍清晰可见,让人历久不忘,并依稀闻到惠州文化发展的脚步声,感知惠州社会的文明进步。这应当是 《随感杂言集(Ⅱ)》出版的意义所在。
时下提倡工匠精神和绣花心态。笔者的理解是任何工作都要认真细致,一丝不苟。《随感杂言集(Ⅱ)》的出版,可以使我们从作者发展文化事业的思想情愫,投入各项工作的热情活力中得到有益的启迪。作为文化工作者,又是领头人,他的履职尽责都在文章中得到充分的体现。长篇细目,大的关乎党的文艺思想、方针政策,小的不漏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的细枝末节。在题材上,从音乐舞蹈戏剧等不同艺术形式的发展现状到渔歌、东江戏等地方剧种的演进、创新;从文艺创作、舞台演出、社会反响到观众素质、欣赏水平以及文艺团队建设;从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到不断完善的文化设施建设,似是一部原始记录,涉及文化工作领域的方方面面、林林总总,紧贴实际,游刃有余,异彩纷呈。《随感杂言集(Ⅱ)》视野广阔,观察深入,思想敏锐,分析精到,展现了作者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谨认真的人生态度,把读者引向更高的精神境界。
松森同志在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期间,是他收获的又一个黄金时期。他以一个人大代表的强烈责任心,关注社会热点,直抒胸臆诤言。文章频见报端,观点掷地有声。由他领衔提交的《关于在金山湖区建设东湖公园议案》表述了“一个惠州西湖令惠州流芳千古,那么保护好金山湖,将使惠州人民受福延绵”的核心观点,从而提出了“莫让"造楼运动"抹去城市自然风貌”振聋发聩的警言;在《代表的生命力在于敢进诤言》一文中直呼:“当选为人大代表,并不是可以炫耀的荣誉,不是唯命是从的摆设,也不是享受特权的待遇。人大代表需要当家做主,需要仗义执言,需要为民请命。”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那无私无畏、袒露真言的辛辣风格,关注民生、笔耕不辍的热诚态度,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弘扬正能量,推动城市的文明建设。
尽职尽责,做好工作是职场上的美德,而工作之余能够深入思考,善于发现,不忘总结回顾,力求臻于完善,更是难能可贵。“一枝一叶总关情”,热爱生活,热爱自己所钟情的事业,热爱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地方,才会关心周围的人和事,对身边的一切充满兴趣、感触良多、思如泉涌、不吐不快。这是一种认真勤勉的处世态度,是一种热爱家乡、脚踏实地的家国情怀。松森同志的创作动机发端于此,作品主题思想的表现也落脚于此。增强中华民族的自尊自信是当今民众中的一个活跃话题,在新形势下迸发出来的爱国热情令人振奋。《随感杂言集(Ⅱ)》收录的文章,流露出来的是对国家与乡土,对生活与工作的一种真情实感,“我以我心吐真情”,可谓细雨润物,本真自然。它对民族精神、国家观念的养育无疑是有着积极作用的。
辛勤耕耘,必有收获。综观《随感杂言集 (Ⅱ)》,无不饱含着松森的勤奋、努力和付出,并由此折射出他的人品、胸怀和修养。祝愿他思想不老,心灵年轻,让优雅的晚年始终诗意盎然。
是为序。(汤聘辉)
新闻推荐
叶挺将军纪念园获赠60万元 用于新技术新设备提升及智慧景区建设
区委书记胡斯平(右三),区委副书记、区长刘光滨(右二)向捐赠方颁发共建单位牌匾。本报讯“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们来到惠州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