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挡不住情侣七夕许终生 惠城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昨日迎来百余对新人

东江时报 2017-08-29 21:10

黎美欢、陈文龙领完证跟好友一起合影留念。 本版图片 《东江时报》记者冯丽均 摄

黄小姐和范先生昨日一大早8点就去领证。

东江时报讯 记者冯丽均 不知何时起,七夕节由女孩子尽情玩乐的节日变成了中国情人节,也因此,在近年来它成为情侣们许下终生承诺的结婚好日子。这不,昨日,惠城区就有100多对新人冒着暴雨登记结婚。

受台风“帕卡”影响,昨日清晨惠城区下起暴雨,许多市民都不愿在户外多逗留,街上行人匆匆,但有个地方却热闹非凡,那就是惠城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上午8时30分登记处工作人员上班时,门口已经有多对小情侣排起长龙准备领证互许终生。到10时,现场叫到40号,还有不少情侣陆续到达准备领证。惠城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像2月14日、5月20日、七夕、10月10日等带着美好愿望的日子都会出现登记高峰,登记处也有相应的预案应对。她称,昨日有100多对新人领证,这几年赶吉日的新人没有前几年多了,越来越理性。

现场

A

双方母亲陪伴领证

“七夕是个好日子,我们陪着来,图个热闹、喜庆。”

——— 新人母亲严女士

昨日上午,严女士和刘女士衣着华丽,一起陪子女来领证。严女士是男方母亲,刘女士是女方母亲,当天她的女儿穿了一件闪闪亮的裙子领证,两家人结成亲家,领证拍照时,两位母亲都有点激动。“七夕是个好日子,我们陪着来,图个热闹、喜庆。”严女士说道。当问及婚前有没有什么人生道理教给子女,她笑称,年轻人比他们还懂,“现在是他们教我们。”

B

挚友成挚爱姐妹团陪见证

昨日现场,黎美欢、陈文龙8时30分就到婚姻登记处领证,领证时已经11时许,但两人不见疲态,3位亲友团也跟他们一样兴奋,在现场张罗着各种合照。

原来两人都是惠州人,还是初中同学,后来挚友变挚爱,相恋6年后决定在七夕这个美好的日子领证,还专门拉了3位最好的姐妹一起见证。

C

异地情侣定七夕来登记

黄小姐、范先生是一早8时就来排队领证的一对情侣,为了这个喜庆的日子,黄小姐还穿上了红色的裙子,但因人太多,拍照、填表、免费婚检、婚前辅导、领证……整个流程走下来,小两口到11时才领到证。

“我们现在是异地,结婚后就争取在这边找工作,往一起靠。”范先生今年24岁,黄小姐23岁。范先生称,两人2010年在惠州读书认识,毕业后异地,男方在韶关工作,女方在惠州工作,以前因为上班,两人七夕很少一起过,这次是专门挑七夕这个日子来结婚,觉得这是个好日子。

黄小姐说,原来两人是打算在5月20日来领证,结果被她妈妈拦住,认为那天的农历来看日子不大好,后来两人便决定选七夕领证。

另一面

单有单的快乐

昨日是七夕,在手机社交时代,朋友圈被晒鲜花、晚餐以及各种礼物淹没,身边只要有对象的朋友,都会十分默契地参加一年一度的“秀恩爱”活动。但他们除了收获一些点赞外,已经没有更多人想知道他们的心路历程。而有一群人,常常能引起人们的关注、热议,甚至被拿来各种研究,他们名叫“单身狗”。都说七夕“单身狗”会被喂狗粮,可是也有不少人没有爱情,一样生活得很精彩。

出生于1978年的何丽(化名)是河源人,从小在惠州长大。现年39岁的她优雅、知性、有女人味,还是一名公职人员,有稳定的工作收入,从外表上很难想象这样的女子还没结婚。很多人很不理解,身边有追求者的她,为什么不接受而一直单着?她说:“爱情都是扯淡,我不愿意相信,所以我选择我单身,我快乐,我自由。”

也谈过几次恋爱最终分手

何丽告诉记者,年少的她曾经也对爱情充满了憧憬,也想象过与心爱的人组建家庭后幸福生活的摸样,出来工作后她也谈过几场恋爱,可最后因为双方性格不合、价值观不同等原因而分手。上了30岁以后,她父母开始着急了,催促着她赶紧找男朋友,可何丽始终没有动静,父母开始接二连三地给她安排相亲,“有时候被父母催的不耐烦了就出去应付一下"相亲",但每次相亲都不理想。”何丽说,她说她选择单身的主要原因,是她不相信天长地久的爱情。

“看到自己身边的朋友每天除了忙工作,劳累了一天回去之后还要忙家庭、忙孩子、照顾公婆,每天忙于应付生活中的繁琐之事,没有一点的自由,有时候抽空出来看场电影或者出来和朋友吃顿饭的时间都没有,我觉得这样的婚姻生活不要也罢。”何丽说,即便女人付出了那么多,身边的女性朋友还是有不少不幸的婚姻案例,比如婚姻吵架,被家暴,朋友老公找“小三”等,很多原本生活精致的女性朋友,嫁了老公有些成了生孩子的工具。身边这些负能量的婚姻生活让她对组建家庭产生了敬而远之的想法,在她看来婚姻就是自找苦吃。“所以我觉得婚姻没有意思,何必为自己寻找烦恼和负担,我也不愿意下这样的赌注,去破坏我目前自由的生活。”

单身生活自由自主没负担

如今单身的何丽很享受自己当前的生活,有房有车有稳定收入。“我喜欢看书、看电影、旅游、美食。”何丽告诉东时记者,工作之余,她一个人在家会煲电视剧、有时会带上耳机,拿上一本书窝在沙发上看看书。至于电影,只要有她喜欢的新电影上映,她都会去看,每年她至少安排两次外出旅游。“很多国内外的旅游景点我都去过了,比如新马泰、韩国、日本、四川、上海、北京、杭州等地方。”何丽说,她不会停止自己的脚步,会去更多的地方,欣赏更多的风景,了解更多的风土人情。

何丽还是个吃货,一有时间就喜欢四处寻觅美食。“我经常会和朋友开车到惠州各县区寻找美食、吃农家乐,有时候会特意开车到汕尾、广州、河源等地去吃,有点疯狂,但是很开心。”

“爱情、婚姻并不是生活中的必需品,我可以不要这些,也生活的很好。”何丽说,她现在自由惯了,也已经过了向往爱情、渴望爱情的年龄,如今的生活状态让她乐在其中,今后她会继续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生活下去。本组文字 《东江时报》记者骆国红

新闻推荐

2000万元用于发展民办教育 惠城拟投11.6亿元实施园林式书香校园和教育信息化水平工程

惠城区把促进公平作为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本版图片《东江时报》记者香金群通讯员冯雪辉摄惠城区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