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民医院明年底完工 区领导与网友交流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发展
投入5亿元的仲恺区新人民医院预计2018年底完工;“十三五”期间仲恺将继续投入10亿元在教育,计划增加优质学位3.2万个……7月28日,仲恺高新区委常委、区宣教文卫办主任徐颂与网友在线交流,对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文明城市、旅游、文化执法等方面问题进行解答。
新人民医院可提供600多张床位
在医疗卫生方面,徐颂说,投入5亿元建设的新区人民医院预计到2018年底完工,包括设备设施的投入,可能要8亿~9亿元才能完成。新的区人民医院建成以后,能提供600多张床位,成为三级综合医院标准的医院。同时,也会打造仲恺新的特色,比如在智慧医疗方面做一些特色的设计,会加强应急方面的建设,以及对重点科室进行打造。
区人民医院也积极联系沟通省的一些著名医院资源,像省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的资源都会利用,也是为分级诊疗做准备。
同时,和惠州市优质医疗资源也在对接,比如中心人民医院,是第一个跟区人民医院签订“医联体框架协议”的医院。区人民医院也会跟镇街卫生院或者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这也是向下对接,构建医联体。
“十三五”将新建9所中小学
“仲恺投入教育的资金非常大,这几年仲恺教育水平明显提升。今年高考仲恺上本科线的人数是367人,比去年增加了140人,上重本线的人数是40人,比去年增加了29人,跟建区之初相比,增幅更是惊人。”徐颂说,从2010年仲恺高新区进行体制机制改革以来,该区一直把教育作为民生事业的头等大事来抓,在“十二五”期间,区财政投入5亿多元,新建扩建19所学校,扩增公办优质学位2.8万个。
在“十三五”期间,仲恺更是加大了教育投资的力度,准备拿出10亿元来投入教育,新建9所中小学,改扩建17所中小学,新建4所民办学校,预计能够增加3.2万个学位。
除了学校的改扩建,这几年仲恺累计招聘了1000名老师补充到学校,以适应改扩建和新建学校的需求。除此之外,仲恺还引进了北大附属仲恺学校、华师附中附属仲恺学校以及仲恺实验学校等3家高端民办学校,可以提供一部分较高水平的学位,满足不同群众的教育需求。
徐颂介绍,按照往年的经验,每年中考之后会有很多高分考生外流去惠城区的学校读书,但今年流失率低、回流率高,90%多的学生都愿意留在仲恺读书,这也说明大家看到了仲恺教育质量的提升,愿意留下来。
星恺大剧院10月投入使用
为了提升文化设施档次,仲恺高新区从2015年开始就将原来的陈江大会堂打造成区一级的文化综合体,投了2000万元将陈江的会议中心改造升级为星恺大剧院。该项目工程从2016年6月启动改造,预计到今年9月份完工,10月份投入使用。
徐颂说,仲恺区参考了别的市县比较好的做法,可能会采用委托第三方专业公司运营和管理的模式,星恺大剧院可作为文艺表演、会议、文化艺术交流的现代时尚剧院。
新闻推荐
坚持目标导向 提升城市建设水平 陈奕威参加市人大“代表统一活动日”活动,视察相关市政项目建设,强调
陈奕威等市人大代表视察惠新大道及梅湖大道、市四环路南段道路两大工程项目建设。本报记者黄俊琦摄本报讯(记者谢超平)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