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好创新平台 激发创新活力 如何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第一组与会人员积极建言献策
深入实施“海绵行动”,主
动对标深圳,吸纳深圳外溢创新资源;可为来惠应聘人才提供7天免费入住的青年人才驿站;注重业态创新,打造金融特色小镇;营造浓厚创新氛围,充分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在昨日举行的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分组讨论中,第一组与会人员围绕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纷纷建言献策。
主动对标深圳吸纳外溢创新资源
“市委全会专题讲话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作出了全面部署,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有力,成效可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力强说,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一要坚持以目标为引领,以问题为导向,真抓实干。二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孵化器等方面的建设。三要积极打造创新平台,推动创新要素高端聚集。四要充分发挥好创新主体作用。企业是创新主体,近年来,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较快,从2014年183家增加到2016年466家,今年有望突破700家。但与广州、深圳等城市相比,差距仍然较大。一方面,要深入实施“海绵行动”,主动对标深圳,吸纳深圳外溢创新资源;另一方面,要抓好企业自身创新能力的挖掘。五要以实际成果检验工作。充分发挥人大监督职能,推动各项工作加快落实。
“市委全会专题讲话贯穿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阐释有高度有深度,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定位准确。”副市长林洪说,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首要问题是要解放思想、敢于担当。要创城市观念之新,创体制机制之新,创产业模式之新,创发展氛围之新,扎实做好4个方面工作:一是布局创新链,推进高新企业集聚发展;二是打造产业链,加快构建“2+2+N”产业体系;三是整合政策链,用好“1+6+N”等一系列创新政策;四是组织资金链,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
建议加大人才公寓和租赁住房建设力度
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胡鹰说,要更加重视处理好勇气信心与扎实有序推进工作的关系,更加重视处理好创新工作与相关基础工作的关系,更加重视处理好跟跑、并跑与领跑的关系。要进一步明确创新主体,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完善创新政策体系。他表示,将为市委、市政府创新战略部署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惠州学院党委书记刘晟说,抓创新就是抓发展,抓创新就是赢未来,抓创新就是要成新局。在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征程中,惠州学院将主动对接地方创新需求,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体现高校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察局局长冯起忠说,将充分发挥好监察部门职能作用,为惠州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提供坚强纪律保障;大力强化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做好监督检查;大力强化问责工作,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朱向阳建议,把解决安居问题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大人才公寓和租赁住房建设力度,对外地本科及以上应届毕业生来惠应聘可提供7天免费入住的青年人才驿站,对急需紧缺优秀人才提供人才公寓租赁住房保障。按照“不求所有,但为所用”的理念,实施人才短期工作计划。他表示,人社部门将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招聘各类人才,同时建好一站式服务中心,更好地服务人才。
注重业态创新打造金融特色小镇
惠城区江北街道党工委书记陈爱华说,将着力推动江北在业态上有所创新。江北片区办公楼宇资源丰富,招商环境优越,辖区内有金融企业150多家。接下来,将吸引更多金融企业进入辖区,打造金融特色小镇。着力推动江北在创新平台上有所突破,重点扶持T21创意产业园、GT创新谷等创新平台建设。
惠城区桥东街道党工委书记李伟强说,桥东街道申报的“互联网+商创”小镇成功入围广东省首批10家 “互联网+”创建小镇,为惠城区电商产业的强势发展打下了基础。接下来将加强“互联网+商创”小镇建设,打造互联网的聚集区;充分利用水东街、东坡祠等重点项目发展文化旅游,打造“互联网文创旅游区”。
惠城区汝湖镇党委书记钟焕忠表示,将进一步做强做大光电支柱产业,全力提升专业镇的水平和能力,全力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全力以赴补齐短板,为惠州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多作贡献。本报记者田铁流
新闻推荐
贴息贷款助力妇女创业 已向46名城乡妇女提供贷款326万元,年底前可申请新一轮贷款
在市电商产业园内,女创业者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创业经验。上周,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召开,提出全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