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难尽母乳喂养那些事 扛得住老人“回奶神器”,受得了发炎出血结痂
尽管常常要熬夜,但不少妈妈仍坚持母乳喂养。
我要妈妈!
今年8月1~7日是第26个世界母乳喂养周,主题是“母乳喂养,共同坚持”。近日,记者采访了解到,为提高母乳喂养率,惠州市多家医院开展相关宣教活动。而说到这个话题,不少网友炸开了锅。有网友称,在坚持母乳喂养的道路上,没想到婆婆和妈妈成了最大的阻碍,“她们简直是"回奶神器"”。关于母乳喂养,网友们有怎样的经历?她们又是如何坚持的?
妈妈们吐槽
宝宝哭闹没拉大便,都被归咎于奶水不够
26岁的安徽妹子小莹是惠州媳妇。半年前她生下了一个男孩,作为新手妈妈,她坚持母乳喂养,好多喂养知识也不太懂。婆婆用心地为她做月子餐,一周下来小莹觉得很腻,而且出现乳汁变少、乳房疼痛。后来请专业月嫂上门,月嫂一看说是乳汁淤积导致乳腺炎。“多喝鸡酒就有奶了,就是因为吃得不够,所以才不够奶。”小莹的婆婆在一旁说。月嫂只好详细给老人家讲解了既要保证营养,又要坚持适量的原则。
“我们小区的妈妈们建了一个群,无论是一孩还是二孩妈妈,说起婆婆或者妈妈,都吐槽说:她们绝对是"回奶神器",效果杠杠滴。”小莹开玩笑地说。小莹一位邻居的宝宝常哭闹,或几天没大便,又或吸奶困难,家里老人都会把原因归到奶水不够上,然后劝说喂奶粉。在不断被质疑、被催添加奶粉后,这位妈妈也开始怀疑自己,没了信心,奶渐渐变少,最终无奈添加了奶粉,没过多久就断了母乳。
市民经历
妈妈肾结石发作,首先想到的是宝宝口粮
“一位妈妈能不能坚持母乳喂养,除了克服哺乳中的技术难题,还需要家人的支持,哪怕是一个人的鼓励也好。”市民姚女士回想起给女儿母乳喂养至1岁9个月的经历,眼眶湿润。
2015年4月,姚女士的女儿出生。因为是头胎,她没啥经验,不知道乳头凹陷会有这么多麻烦。嗷嗷待哺的孩子根本含不到奶头,一阵大哭。“在护士的建议下,我们尝试了各种办法,皮肤都被宝宝吸破了好多次。”姚女士说,开始10多天,她每天哺乳都需要人帮忙,等喂完一顿奶,宝宝吮吸困难一身汗,自己急得一身汗,帮忙的妈妈也累得一身汗。看到这样的情形,丈夫和婆婆都建议断母乳喂奶粉。只有妈妈劝亲家:母乳营养好,吃母乳的孩子身体好,再坚持坚持。
摸索一段时间后,姚女士终于可以独自喂宝宝,她也享受每天喂奶时温馨、静谧的时光。没想到,产假休完后上班第一天,她发起了高烧,到医院检查发现是肾结石。“炎症指数特别高,医生说必须打消炎针,这也就意味着治疗期间宝宝不能吃母乳了。”姚女士第一反应不是自己是否需要手术,而是女儿的口粮能否保证。最后她决定,每天去医院打吊针前后,都先挤奶倒掉。家人心疼地说:太累了,断了母乳先治病吧。“可我妈妈没说话,一个人不反对,我就有信念坚持。”姚女士就这样坚持了下来,一直喂到宝宝1岁9个月。
专业人士建议
宝宝越吸母乳越多,坚持很重要
“打趣说妈妈或婆婆是 "回奶神器"的,我们工作中真遇到不少。”市第一妇幼保健院护理部主任陈玉莲特别有感触。她介绍,产后42天护理团队上门回访时,经常有产妇把护士拉到房间里诉苦,有的说自己想坚持母乳,但家人不支持,有的还委屈地流下了眼泪。
“小婴儿一旦吸不到奶又饿时就会哭,老人心疼孙辈,这样的情况我们见得很多。”陈玉莲说,虽然母乳的多少,和产妇的信念、作息、饮食等有一定关系,但母乳一定是要靠宝宝吸出来的,越吸越多。只要妈妈们坚持“早接触、早喂奶、早吮吸”的原则,加上产妇有信心,老人其实没必要担心。“现在越来越多的市民已经接受了母乳喂养理念,社会氛围已悄然发生可喜的变化。”陈玉莲说。
此外,很多家庭顾虑:妈妈要上班了,要不要断奶?或孩子已经1岁了,要不要断奶?“其实,母乳喂养可以到宝宝两岁,头6个月依靠纯母乳喂养都没有问题。”陈玉莲说,哪怕妈妈是要返回职场,上班直到晚上才回家喂宝宝,通过挤奶、存奶,也是可以实现母乳喂养的。
微言微议
“哺乳的过程中,一不小心漏奶,尴尬写满一张脸;不能和朋友组饭局或是K歌;不能放肆地和闺蜜逛街喝下午茶;很可能还要经历涨奶、堵奶的痛苦过程,但我还是愿意。”——— “羊咩咩”“二孩9个月,想戒不舍得戒,孩子也有奶瘾了,不管他正在做什么,只要看到妈妈,就屁颠屁颠、呵呵笑着爬过来,那个模样真让人忍俊不禁继续坚持下去。”——— “linlin”“大宝喂母乳到两岁一个月,方便、卫生,孩子抵抗力好,戒母乳之前一口奶粉都不吃。上个月刚生了二宝,顺产第二天奶水就很好。一直坚持母乳喂养最主要是省事和经济。”
——— “木棉花开时”“宝宝早产,喝不到奶哇哇哭。牛奶也不喝,而且吐奶特严重。我月子里自己也哭着跑了两趟医院,只为解决宝宝喝奶问题。有一段时间,乳头都被吸得出血了,孩子每吸一口,我就要倒吸一口冷气!新手上路的那段时间,真是苦夹泪含着笑摸索熬过来的。”——— “偓菜”“我家两个宝宝都是母乳喂养10个月,我小姑子的宝宝吃纯奶粉长大,抵抗力明显没我家宝宝好。坚持母乳喂养不仅为了宝宝有更好的身体,也是为了妈妈自己的乳腺健康着想。”——— “梓萱妈妈”
相关链接
母乳喂养拦路虎
误区1乳汁分泌不足而给孩子加配方奶?
许多新手妈妈认为宝宝睡不好觉、频繁吃奶是因为母亲乳汁分泌不足,担心宝宝吃不饱,于是就给新生儿添加配方奶或水,减少母乳喂养次数,这是母乳喂养中很大一个误区。其实,初生婴儿胃很小,出生后1~3天胃容量只有5ml~7ml,每次吃很少就够了。随着婴儿日龄的增加,母亲泌乳量逐渐增加而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如果添加了配方奶,婴儿有了饱足感,就降低了对母乳的渴求,母亲乳房得不到婴儿足够的吮吸刺激,乳汁分泌就会受到影响。
误区2母乳喂养会导致乳房下垂?
母乳喂养不仅不会导致身材走样,还有利于保持身材,不用节食就能达到减肥的目的。孕期应做好乳房的保健和护理,比如每天对乳房进行按摩,以改善乳房弹性;穿戴合适的文胸,避免乳房下垂;坚持做扩胸运动,让它看上去更坚挺、结实和丰满。
误区3清淡的奶水没营养?
母乳最大的特点就是最适合自己的孩子,其成分变化与孩子的发育同步。可以通过监测婴儿体重来了解其营养状况,一般3个月内每月体重增长大于750g,体重和年龄的增长相吻合就说明母乳量和营养是充足的。
误区46个月后母乳质量变差?
有的家长认为6个月之后母乳就没有营养,但母乳的营养成分是任何配方奶粉无法替代的。6个月之后,为满足婴儿不断增长的营养需求,应该给婴儿添加营养充足和安全的辅助食品,同时应继续坚持母乳喂养至两岁或两岁以上。
此外,对于职场妈妈来说,哺乳时间有限也是母乳喂养中很大的困难,为宝宝储存足够的“口粮”成了她们的“必修课”。对此,妈妈们一定要学会正确的挤奶方法,通过挤奶或借助吸奶器,将乳汁放入储奶袋中,标明时间放入冰箱保存,宝宝就能随时有奶吃(喂奶前正确解冻和温奶)。妈妈们也可以上班前先喂饱孩子,上班期间挤出乳汁放入冷藏包,下班后带回家给宝宝吃。 (综 合)
本组文字(除署名外) 本报记者李芳娟
本组图片本报采集(请图片作者与本报联系,以便支付稿酬)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付巨晗)昨日,广东省第十一期“以法兴企”文化沙龙在惠州市举行。省法学会会长梁伟发,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