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增速明显加快企业效益持续改善 惠州市上半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4026.5亿增11.7%
今年上半年,惠州市工业经济暖风频吹,工业增速明显加快,运行质量进一步提升,先行指标加速回升,企业效益持续改善。
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4026.5亿元,增长11.7%;增加值完成926.2亿元,增长7.2%,增速比去年同期提升0.3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升0.2个百分点;总量居全省第5位,占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5.8%。
重点骨干企业带动作用增强
“二期智能化生产平台和设备的投入将达到8亿元。”惠州光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总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二期项目建成后,行业产品将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扩展到无人机、车载产品、互联网产业项目,尤其是汽车电子等相关产业项目。
像光弘科技一样,惠州市规上工业企业效益明显改善,重点骨干企业带动作用增强。
记者留意到,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惠州市工业结构得以进一步优化。今年以来,先进和高技术制造业占比保持较高水平,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占规上工业的比重分别为61.8%、39.2%,分别高于全省的占比9.1、11.4个百分点。规上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286.5亿元,增长15.3%,高于全市规上工业8.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民营工业增速3.4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29.1%提升至30.9%。小微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2.2%,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增幅5个百分点,占全市规上工业的26%。
尤为可喜的是,一方面,工业增长新动能效应逐步显现,新兴产业多点发力;另一方面,传统产业转型步伐加快,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速的贡献率大为提升。
统计数据显示,1~6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量2147家,比去年同期新增268家。优势传统产业不断加大设备升级等技术改造投入,转型升级加快,1~6月增加值增长12.9%,占全市规上工业的16.4%,如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纺织服装业、制鞋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1.2%、24.4%、16%、18.9%。
首席服务官深入一线精准服务
看效益,工业经济质量在转型中提升。今年以来,工业企业效益明显改善,1~5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6%,高于去年同期7.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1.4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5.1%,较去年同期提高0.35个百分点。
作为经济“先行官”和“风向标”,工业用电量等先行指标直接反映企业开工状况,对于观察经济走势具有重要参考作用。今年上半年,全市工业用电量完成119.13亿千瓦时,增长14.62%,高于全省8.84个百分点,居珠三角第1位、全省第2位。
精准服务、助企转型。市经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惠州市连续举办了6年的品牌活动,今年企业服务月活动按照“常办常新、注重实效”的要求,突出“四个转化”,即在目标定位上向搭平台、利长远的长效服务转化;在实施主体上向政府联动行业协会商会协同服务转化;在工作重点上向强化改善营商环境、促进产学研用转化;在结果评价上向是否真正解决问题、实现企业效益提升转化,着力打造企业服务月活动升级版。与此同时,“首席服务官”制度全面启动,惠州市百名首席服务官深入一线,对接项目,开展“点对点”“一对一”“面对面”的精准服务。
记者了解到,据初步统计,实行项目首席服务官制度的第一个月,已有87名首席服务官开展服务工作,收集整理项目建设问题206个,目前已有35个问题得到妥善解决,142个问题已有具体解决方案正抓紧落实。本报记者田铁流
新闻推荐
为健康,让我们动起来 9个文体节目搅热全民健身日,惠州市系列群众体育活动即将拉开序幕
腰鼓展演喜庆热闹。本报记者王建桥摄激昂澎湃的健身球、广场舞,刚柔并济的太极柔力球、木兰拳,动感时尚的轮滑、花样跳绳,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