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社区文明创建推行“包干制” 58个单位社区一对一挂钩开展文明创建

惠州日报 2017-08-09 01:06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和单元,也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基础。如何破解社区基层工作人员不足、工作力量不够的难题?如何打通和激活社区文明创建工作的“神经末梢”?本月初,惠州市印发了《惠州市市直及驻惠单位挂钩联系社区开展文明创建工作的方案》,全面推行市直及驻惠单位与市区社区的挂钩联系,用包干制开展文明创建工作。惠城区58个社区成为首批与惠州相关市直及驻惠单位挂钩联系的社区。

挂点单位助社区找问题并协助整改落实

“各挂点单位将对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中社区测评标准要求,努力探索共建形式,大胆创新共建机制。”根据《方案》,各挂点单位将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等方式,查找挂点社区创建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主要问题,列出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提高项目及其整改措施和时序进度表,并协助挂点社区按进度推动整改落实。

接下来,各挂点单位将发挥政策、人才、信息、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帮助挂点社区完成测评任务,重点抓好社区辖区内的“环境整治、绿化整治、市场秩序整治、交通秩序整治、经营性场所卫生状况整治、户外广告整治、市容市貌整治”等各项达标整治工作,关爱帮扶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未成年子女;各挂点单位将帮助社区想办法、出实招,每周定期到挂点社区指导开展创建工作,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切实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帮助挂点社区建立完善公益性电子阅览室、未成年人文体活动场所、社区家长学校、社区志愿服务站及公益性宣传公告栏等,不断提高社区创建水平,进而达到创建活动好、环境卫生好、管理秩序好、文明程度好的要求。

让居民切实感受结对共建带来的新变化

《方案》要求,各挂点单位要紧密围绕文明创建共同提高这一主题,牢牢把握密切联系群众这一核心,着力突出为民办实事这一重点,制定本单位相应工作方案。一方面要指派专门的分管领导负责调度,指定专门科室、人员负责,按照挂点工作要求、工作标准、责任分工,切实落实责任。另一方面要在抓好自身文明建设的同时,帮助社区解决好居民在思想道德教育、社区卫生环境、群众反映的急需解决的热点难点、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多办作用大、影响大的实事、好事,帮助社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深入挖掘在创建中的好人好事和先进典型予以宣传报道,让居民切实感受到结对共建带来的新变化,切实体会到同创共建带来的实惠,营造浓厚的创建舆论氛围。

接下来,市文明办将派出专项督查队伍,对各挂点单位干部到岗到位、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定期将督查情况在全市范围内通报,对一些后进单位公开曝光,对一些好的单位要及时总结经验和做法,在全市推广,督查结果与单位年终考核挂钩。同时对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走过场或不作为慢作为、问题整改不到位、职责履行不到位、推诿敷衍扯皮等影响文明创建工作,造成失分的单位进行追责问责,并取消文明单位评选推荐资格。

■文明社区经验分享仲恺区惠环街道惠新社区:设置特色服务站服务小区居民

今年初,惠新社区围绕“创新社区管理、服务广大群众”的主题,从组织体系、服务队伍、平台载体等方面入手,通过开展“一中心多站点”特色服务,拓展“一中心多元化”服务功能,在国鹏润德学府设立一个公共服务中心,在4个成熟的小区设立党员服务中心、流动复退军人服务站、产业女工服务中心、健康驿站、民间艺术交流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站等6个特色分站点,每个分站点面积均超过150平方米,综合服务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

不仅如此,该社区所有服务站点均设有接待平台、多功能活动室、心灵驿站、电子阅览区等区域,配备了无线网络、投影设备,购置了报刊、书籍、乐器等,供群众按需选择。每月开设书画、歌唱、摄影、乐器、舞蹈、瑜伽等兴趣课堂。

惠城区龙丰街道新联社区:为居民无偿提供专业社工服务

新联社区2014年3月开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引进“心思社工”,为社区居民无偿提供专业的社工服务。目前,新联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总面积约300平方米,积极组织社工和社区志愿服务队,定期在社区、小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实现了志愿服务与居民需求的有效对接,推进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此外,社区依托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定期组织开展义诊、歌唱小组、经典电影鉴赏活动等一系列文体活动,为居家老人提供居家照护、健康管理、旅居养老、精神关爱、社区托老等服务,初步建立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让广大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社区文明创建大家谈居民感受到创建带来的好处

惠城区江北街道惠桥社区居委会主任钟晓威告诉记者,跟该社区对接的单位为市委宣传部,目前,市委宣传部已协助社区完善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点建设,希望通过服务站带动整个社区的居民加入志愿组织,参与学雷锋活动,进而以点带面向外辐射,传递正能量。

钟晓威认为,社区文明创建一方面要加大宣传,营造良好的文明氛围,另一方面要加大社区公益活动的力度,让居民得到实惠,进而更加认可社区文明创建工作,支持并参与进来。

“文明创建已经很多年了,居民们也感受到了创建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如绿化增多、环境更卫生整洁等。”江南街道亚婆田社区居委会主任刘宝珠说。在社区文明创建方面,亚婆田社区也做了大量工作,如上门宣传文明创建、完善对居民的服务、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帮扶等,民众由此对文明创建的知晓率和满意度也越来越高。本报记者龚 妍 实习生刘芷君

新闻推荐

城管统一着装 推进文明执法 惠州市级城管执法队员身着全国统一执法制服亮相

城管执法队员身穿统一执法制服合影。本报记者王建桥摄本报讯(记者谭琳)一直以来,全国城管的制服并不统一,各地城管的服装五花...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