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全市首家知识产权运营机构 惠州市以高校科技成果为依托探索知识产权运营新模式

惠州日报 2017-08-09 01:06

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要深入推进“专利产业化项目”,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推进计划”,促进具有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今年6月,首届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简称“科交会”)在惠州举行,这场国家级科技展会将300多所高校和3000多家企业聚集在惠州。以首届科交会在惠州召开为契机,以高校科技成果为资源依托,惠州市探索知识产权运营发展新模式,推动技术成果快速产业化,全市首家知识产权运营机构——— 惠州市惠科粤技术成果交易服务有限公司 (简称 “惠科粤公司”)在科交会期间揭牌成立。据了解,该公司以知识产权为主营范围,采用市场化方式管理,为企业提供技术成果交易服务,填补了惠州市知识产权运营机构空白。

惠州市专利量质齐升增速稳居全省前列

“我们是首家研发出"氯丁橡胶海绵材料"替代韩国进口"MS海绵材料"的企业。”中潜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一家专业生产海洋潜水装备的上市公司,其主要产品有海洋潜水装备和高性能复合材料。

成立至今,该公司不断进行科技创新,以促进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为工作重心,制定和实施了相关的知识产权运营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仅去年一年,该公司共获得“电加热干式潜水服”“一种高韧性抗老化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等8项专利,包括3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外观设计专利,科技创新成果显著。

据市知识产权局统计,近年来惠州市专利实现量质齐升。从2010年到2016年,全市专利申请量从2889件增长到26123件,专利授权量从1628件增长到9891件,专利创造量增速稳居全省前列。

科交会期间免费提供预评估服务

据市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透露,虽然惠州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增长迅速,但惠州市一直缺乏专门的知识产权运营和评估机构,全市专利交易并不十分活跃,专利运用也稍显滞后。

“有效的发明专利虽然多,但利用率很低,尤其是在企业的产业化比例很低。因此,知识产权的运用和保护是惠州市接下来的重点工作之一。”该负责人说,经过前期广泛调研和认真分析,惠州市确定与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技术成果交易服务公司,打造技术交易服务平台。

政府搭台当“红娘”,校企“联姻”结硕果。在3天科交会时间里,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走出“象牙塔”与企业“相亲”,学术界和产业界携手共同呈现了一场科技创新的盛宴。展会期间,市知识产权局特别设置技术成果交易服务站,为参会企业和高校提供科技成果、科研立项、专利技术等方面的交易和评估服务,同时为达成交易意向的高校和企业提供近百项免费的知识产权预评估服务,助推交易会取得丰硕成果,促成180多所高校与350家企业牵手,达成交易科技成果696项,签约金额39.9亿元。

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

为完善惠州市技术成果交易的服务链条,满足技术交易供需双方的需求,惠州市积极与国内知名的知识产权评估机构联络。“惠州市已引入中都国脉 (北京)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北京东鹏资产评估事务所等在业内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机构,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该负责人说,上述机构能为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精准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服务,为技术交易供需双方提供客观、公正的交易价值依据,推动技术成果交易顺利、规范进行。

“接下来,惠州市将继续围绕高校科技成果做工作,对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网络平台上的高校科技成果和企业技术需求进行深加工,有效解决知识产权运营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该负责人说,同时惠州市将探索将科技成果交易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相结合,用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推动有价值的专利成果深度运用。

据介绍,近年来,惠州市大力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在出台专利权质押融资贴息政策的基础上,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并配套制定相关政策和运作流程。去年底,惠州市正式启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首批1850万元基金资金转入4家合作银行专用账户。经过半年运营,实现5家企业共计1300万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本报记者游璇钰 通讯员惠知宣

新闻推荐

城管统一着装 推进文明执法 惠州市级城管执法队员身着全国统一执法制服亮相

城管执法队员身穿统一执法制服合影。本报记者王建桥摄本报讯(记者谭琳)一直以来,全国城管的制服并不统一,各地城管的服装五花...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