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歌苓携新作签售千余读者排长队 和惠州读者精彩对话,寄语文学爱好者多读好书

惠州日报 2017-08-13 00:58

▲严歌苓。

▲严歌苓签售现场非常火爆。

▲读者与严歌苓合影留念。

昨日,一袭白裙,严歌苓携新作《芳华》来到惠州南国书香节现场。她敞开心扉,用严歌苓式语言,与惠州读者精彩对话,酣畅淋漓,撩动读者内心。签售现场上千人排队签名,从头到尾,严歌苓始踪保持白天鹅般优雅姿态,微笑配合每一位读者的合影要求。

人物名片

严歌苓,美籍华人,中文和英文作家、好莱坞专业编剧,是享誉世界文坛的华人作家,是华人作家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作品常被翻译成法、荷、西、日等多国文字,是少数多产、高质、涉猎度广泛的作家。其代表作《金陵十三钗》《陆犯焉识》分别于2011年和2014年被中国著名导演张艺谋拍成电影。

《芳华》是对自己年轻经历的忏悔和反思

昨日上午9时,惠州会展中心二楼新闻发布中心,距离严歌苓读者互动活动还有半小时,许多读者已迫不及待地进入现场等候。很快,几百个座位座无虚席,后到的一些读者站在走廊里。

一开场,一袭白裙的严歌苓身姿挺拔、优雅地来到了惠州读者面前。“您这次带来的作品《芳华》,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主持人开场切入到她的新作 《芳华》。“这个故事非常贴近我的人生经历。我从军13年,从12岁到25岁,我的青春芳华都献给了部队。”严歌苓娓娓道来,讲述起自己青春芳华时在大西南的那段经历。她坦言,《芳华》是对自身的批判,是对自己年轻经历的忏悔和反思,是比较痛彻的写作。

严歌苓介绍,《芳华》已被冯小刚导演拍成了电影,剪辑已完成,将于今年国庆期间上映。她透露,她对这部作品非常有自信。

希望读者通过互动来对她解密

严歌苓说,她这次到来特别想和惠州的读者沟通。“读我书的人,多多少少对我的经历有所了解。”她希望读者通过互动来对她“解密”,更加了解她。

“《陆犯焉识》显得特别厚重,《白蛇》感觉有点超现实主义,这样的跨度,您是怎样把握的?”主持人代一位读者抛出了互动的第一个问题。

严歌苓说,对《白蛇》她从形式上非常精心去构造。她在美国读创作研究生时,发现西方小说家对小说形式的探索是多种多样的,小说的形式美在艺术上达到了一定高度。《白蛇》其实体现了她对形式架构的考究。《陆犯焉识》承载的思想、思考和对故事的占有都非常丰富,所以不用形式来分散读者的注意力。创作小说之前,她会对小说的形式和叙述语气进行很长时间考量。如果叙述语气错了,她认为小说就失败了。《陆犯焉识》中,“我从始至终保持非常荒谬诙谐的语气,开着玩笑叙述祖父的故事。”

一位中年读者拿着一本 《陆犯焉识》,他说,他和很要好的两位朋友都是“严粉”,其中一位朋友是在大西北流着泪看完这本书的。这本书让他们在人性、社会、历史、哲学等方面都感悟很深。对于《陆犯焉识》被改编成电影《归来》只占了三分之一不到的内容,他感到很遗憾,期待能拍一部宏大的电视剧来体现原著风味。对此,严歌苓说,《陆犯焉识》正在改编成电视剧,到时能满足读者的要求,她自己也非常期待。

想做老老实实的小说家,尽量少做编剧

一位读者 “红衣少年”很好奇,《芳华》中,严歌苓是否将自己藏在哪个人物里。严歌苓说,自己有一系列的小说《穗子的故事》,穗子有时是主角,有时是叙事者和观察者。“小穗子这个人物你们要注意,她是一个表现派、印象派的严歌苓,不是一个真正的严歌苓,似实似虚的一个人物。”

身兼小说家和编剧双重身份,严歌苓是愿意打造经典的文学作品,还是写优秀的剧本?“我的方向是做一个老老实实的小说家。”严歌苓说,写小说能体现她的文学审美观,以及藏在文学里的哲学、社会学,包括对人性中心理学和行为学的探索。如果写小说实现了她的探索,就完成了任务。至于影视改编,跟她就没有关系了。

“很多导演找我做编剧,很难拒绝。这次冯小刚导演找我做《芳华》的编剧,因为这个编剧很难找别人做。第一手细节的掌握需要当年经历过文工团生活的人。”严歌苓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编剧,因为编剧需要和导演配合。创作时有他人的创作主旨,她会非常压抑,很痛苦。“我是很难和别人直面争论的人。我的争论只放在我的笔下,所以我尽量少做编剧吧。”

形容自己像猫一样,对新鲜事物抱有好奇心

一位读者认为,严歌苓实现了文学创作无禁区,从不重复自己,一直在发展自己,所以想知道她会不会有新的突破。

严歌苓说,一位作家能否写出多少种类的小说,完全在于其对完全不同领域的生活感不感兴趣。“我对自己的形容就是猫一样的好奇。”严歌苓对很多的事情会非常好奇。一旦好奇,她会进入考察。如果考察已经足够她写小说,几年后还有足够浓厚的兴趣,她会写出来。严歌苓认为,自己每一本小说都有一个独特的叙述形式来承载。“一辈子写一种语言,对我来说是挺可怕的。今天的严歌苓是比较严肃的,如果你们进入我的生活,会发现我无时不在开玩笑。”

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拿了一份学生论文集 《严歌苓论文集选》,作为礼物送给严歌苓,严歌苓表示很喜欢。谈到文学评论是否对自己写作产生影响时,她说,创作一定要下意识,一定是一个浑然自觉的状态,非常自由自在。“看完评论汲取了营养,产生了对话,就要把它忘掉隔开,虽然不可能完全没有影响,但是要把自己重新放回自由自在的创作里。”

本组文字 本报记者方莲花

严歌苓寄语

●关于阅读

睡前要读一本书。我自己的经验是,不管白天有多乱,晚上读书会冲洗白天乱七八糟的信息。伴着美丽的语言入睡,这是非常美丽的一种生活方式。●对文学爱好者

多读好书,多阅历生活。行万里路,破万卷书。对别人的生活、对社会要多感兴趣。●关于书香节

第一次到岭南来参加书香节,广东读者非常热情,我非常高兴。可惜时间太仓促了,没有机会多看,机会留给下一次吧。●对惠州读者

希望我们一直这样沟通下去。我写着,你们读着,这是一位作家最开心、最满足、最如愿以偿的事。

本版图片 (除署名外)本报记者钟畅新 摄

新闻推荐

共推港惠合作深化发展 香港惠州社团联合总会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活动

本报香港专电(特派记者曾兴华)昨晚,香港惠州社团联合总会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暨惠州市海外联谊会第七届理事会、惠州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