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冒无名火爱发呆或是开学恐惧症作怪 心理咨询师:孩子要及时收心,家长应亲身陪伴以身示范
又快到新学期了,孩子们的暑期将划上句号。临近开学,各种开学恐惧症又开始冒出来,困扰孩子和家长。开学恐惧症到底是咋回事?家长们该如何恰当地帮助孩子化解恐惧?假期末段怎么做好收心计划与新学期无缝对接?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业人士。
◎家长的困惑
一到快开学,孩子咋就变了
眼看开学在即,女儿娇娇突然身体出毛病了,吃饭没胃口,浑身不舒服,晚上半夜醒来,严重的时候还呕吐。到医院检查,各项指标并没出现明显异常。这让家住江北云山花园的刘女士颇感糟心:“孩子就要上六年级了,最怕在小升初这个关键阶段掉链子!”
最近,市民廖先生开始督促儿子小明别光顾着玩,要多看书。在他的要求下,小明吃完饭确实没再出去,而是拿起了书本。可廖先生发现,儿子根本没心学习,捧起书本哈欠连天。看完一篇后廖先生提问,孩子简单的都答不出来。“小家伙平时不是这样的啊,整天精力过剩,脑筋反应挺快,咋突然变了呢?”廖先生想不明白。
二年级小学生敏丽的妈妈刘女士也遇到了类似的困惑:她得知女儿作业还没做完,就催她赶紧写,没想到多说了几句后,女儿突然发火了,毫不客气地回了一句“烦死了”,随后砰的一声关门躲进房间,喊吃午饭都不搭理。
刘女士跟邻居聊起女儿的事情,不曾想邻居也深有同感。楼上住户杨先生说,儿子阿强最近也有让人感到难以理解的变化。刚放假那阵子他为了让儿子多睡会儿好长个子,特意取消了起床闹钟,阿强还是天天早早就起了。这阵子他把闹钟调回来,没想到小家伙反而醒得晚了,就算叫醒了也磨磨蹭蹭不起来。
◎孩子的感受
想到上学没时间玩,人就没劲
怀疑儿子是表面装作答应,内心却不听讲,这让廖先生挺来气,扬起手掌要打小明。小明见爸爸生气,也委屈地哭了起来:“我不是假装看书,是真的看不进去。我也想认真学啊,可是一看书就感觉好困,眼睛发呆,看完之后脑子里还是一片空白,好像什么都记不住。”
阿强对自己的小心思却明白得很,他想到要上学又会有一大堆作业要做,没懒觉睡了。之前可以尽情地玩,整天想着就兴奋,所以晚睡早起。现在不玩了,心里就一下子没劲了,只想睡不愿起。
娇娇也有点感觉到,自己的不舒服可能跟上学有关。妈妈老早就反复叮嘱她,六年级很重要很关键,一定要努力,一定要考上重点中学,搞得她一想起六年级就有点怕:要是到时没考好怎么办?开学的日子越近,这种担心就越强烈。敏丽终于吐露了心思:“暑假能不能再长一些?一想到开学了每天做作业,好不容易到周末,还得上培训班,我心里就烦。”
◎心理咨询师
表象是恐惧开学,实质是心里有结
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蔡宋华介绍,上述家长和孩子们碰到的种种情况,就是人们俗称的“开学恐惧症”。这是孩子的一种心理状态,表现为开学时情绪低落、无缘无故发脾气、注意力不集中、失眠、没兴趣学习等等,严重的还有头痛、胃痛、呕吐、拉肚子等生理反应。
“开学恐惧症,光看这个名词感觉很吓人,其实大部分孩子都只是对上学有些紧张,提不起劲头,远没有恐惧这么严重。成年人在休假一段时间之后也会有不想上班的心理,更何况是孩子?”蔡宋华分析,孩子对开学表现出恐惧,主要有4种情况:一是假期太放松,平时的生活规律打乱了,一下子难转过来;二是家长过分强调学习成绩,强调认真努力,增加了孩子的心理压力;三是孩子性格内向,成绩不好,不太善于和老师同学相处;另外还有一种,就是小孩进入一个新环境,难免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所以幼升小、小升初的孩子会表现最明显。
老师支招
不要安排在假期末游玩,做好3方面引导
惠南学校老师袁慕熙建议家长,暑期带孩子外出游玩和探亲等计划,尽量不要安排在假期末段。开学这段时间,不适合抓住假期的尾巴赶紧去嗨,而是要让孩子静下来、心定下来,为开学做准备。家长打点提前量,逐渐对孩子加强约束,主要抓住3方面:一是作息规律,起床和睡觉要参照上学时间,当然可以适当放宽一些;二是作业,提前检查暑假作业是否已经完成,别搞到最后一天才火急火燎地补。如已完成,家长可以适当带孩子看看课外书;三是逐渐控制电视、电脑和手机游戏时间,如到上学了才突然停掉,就像婴儿断奶一样,有些孩子会接受不了。
“作为老师,在每个学期的开头那几天,我会特意不过多强调学习和作业,而是尽量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帮助学生缓解紧张感,适应校园生活。”北师大惠州附属学校老师方敏说。
上好开学第一课,让学生体验快乐学习
惠东县教育局德育研究室主任邹若萍认为,缓解孩子上学的不适应症,班主任老师和学校方面应该予以足够重视。要利用开学第一课以及第一周时间,加强学生适应性教育。学校和班级应多开展一些轻松愉快、师生共同参与的团体活动,比如有利于促进沟通、合作和责任担当的团体心理游戏、心理拓展训练活动;开展可反映班级文化的主题班会;有益身心的学生集体生日会,唱歌曲、看学习视频等等,让学生在快乐中忘掉紧张和压力,爱班级,爱同学,爱课堂,爱学习。
对于刚进小学或初中一年级的新生,以及个别表现异常的学生,则应格外留意,班主任或心理老师要及时找学生私下谈话,给予关心和鼓励,并跟家长沟通反馈,共同查找症结,合力排除影响孩子心理的因素。
家长经验
提前带孩子去参观熟悉校园
曹女士的女儿欣欣今年上初中了,求学路上又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6年前孩子从幼儿园进小学时,那种彷徨可怜的模样,她至今记忆犹新。所以,这次她决定提前做些准备。前两天,曹女士就带欣欣到新学校去参观,边看校园边跟女儿讲自己小时候上初中的趣事。还约上那所学校一位自己熟悉的老师见面,介绍给儿女认识。
看到漂亮的新学校,教学楼里电脑、实验室等新鲜的教学设备,宣传栏上展示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对即将跨入的新阶段学习,欣欣逐渐由担心变成了新奇和向往。
买新本子新书包,给孩子开学惊喜
兰先生是邻居们眼中羡慕的好奶爸,平时脾气好,对小孩的培养教育特别上心。快开学了,他上小学2年级的儿子也是贪玩,说不想去学校,作业也不肯用心做。兰先生没有气急败坏,而是带着儿子去逛街,到一家文具店里,他给儿子买了喜欢的铅笔、本子还有新书包。
满载而归之后,家人惊喜地发现,小家伙变了,由不想去学校变成了盼着早点开学,开学了好背新书包,装老师发的新书,享受那种开开心心的满足感。
这些做法要不得
责骂动粗急上头,当心伤害孩子自尊和自信
也有些家长,对孩子这种不上进的表现看不下去,责怪孩子,甚至动粗惩罚。对这种做法,心理和教育界人士都提醒家长们,先别急着责罚。
蔡宋华说,首先家长得理解,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有玩心的孩子,才能享受童年的乐趣。所以不要用大人的心理来要求孩子、对待孩子。而是要从孩子的角度,循循善诱逐步引导。其次要帮孩子找根源,对症想办法才能有效果。如果是孩子不善交往,在学校不开心不想上学,父母还一味责怪,只会让孩子更加自卑,自我封闭。
邹若萍呼吁,面对孩子上学的不适应症,家长们既要重视又不可过于紧张。假期里生活习惯既然已经打乱了,再建立起来就得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所以不能太心急,尤其是不可简单粗暴对待,用家长的权威强迫孩子,或者用老师会批评责罚来吓唬孩子,都不是恰当的做法。
袁慕熙老师提醒,家长还要亲身陪伴和以身示范,而不能光要求孩子要怎么样。比如要孩子9时上床,自己却做夜猫子;要孩子别玩手机不看电视,自己却是一天到晚机不离手。这种对孩子要求一套而自己另做一套、言行不一的家长,教育效果是最差的。
相关链接
家长老师也有开学恐惧症
不光孩子,有些家长面临“被开学”,也表现出了焦虑和不安。有不少家长烦躁易怒,动不动就想发火。“孩子放暑假,我们跟着放。开学之后每天要早起准备早餐、带饭、接孩子、送孩子,晚上下班回家还要检查作业,帮着弄手工……想想脑瓜子都疼。”
与学生和家长相比,老师的开学恐惧症表现在“进不了状态”,做事没有头绪,效率低下,处于一种极度的担心之中,同样难以摆脱开学恐惧的阴影。
有心理咨询师建议,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老师,都要靠内因起作用,强化自我调节,提前一周进入状态。作为学生,要整理作业、适当预习;家长要逐渐加强对孩子的关注度,包括作息、饮食、学习态度;作为老师,要提前一周从假期状态调整出来,按开学作息开始适应,开始备课。(综 合)
本组文字(除署名外) 本报记者罗孝宗
新闻推荐
惠东平海有座石头城 位于碧甲村岭边村民小组,建筑墙基大多用花岗岩筑成
古民居的建筑墙基大多用花岗岩筑成。岭边村民小组始建于元末,村里有不少明清古民居。惠东平海古城每年都吸引了不少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