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留守儿童圆梦微心愿 惠城区通过多种形式关心关爱特殊未成年人群体

东江时报 2017-07-05 22:40

市第二十七小学到结对子的马安柏田小学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圆梦行动。图片由惠城区教育局提供

■《东江时报》记者香金群通讯员陈玮 黄勉军

结对帮扶让困境儿童圆了微心愿,积分入学让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免费入读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近年来,惠城区不断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各项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留守儿童、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单亲家庭学生、残疾学生等特殊未成年人关爱帮扶工作,确保他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45所城市中小学校结对联动45所农村中小学校

一个书包、一本故事书、一个铅笔盒……“六一”前夕,市第二十七小学部分学校行政人员、老师和10位家委志愿成员带着满满的“爱心”来到结对子学校——— 马安柏田小学,为困难儿童圆了他们的微心愿。

为了更好地做好这次志愿服务活动,市第二十七小学先在柏田小学展开了“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微心愿摸底调查,然后在学校家委微信群里开展了一对一认领活动,由于家委成员认领热情高涨,学校最终以“关爱直通车”的形式,由十位家委志愿成员将微心愿直接送到学生手中。

在圆梦仪式上,市第二十七小学校长陈伟忠对孩子们说,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困难,但请同学们相信困难是人生的老师,要努力学习,克服一切困难,立志成才。

“温暖六一·圆梦微心愿”是惠城区教育局在全区开展的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之一,45所城市中小学校结对联动45所农村中小学校,通过动员广大师生、家长及爱心单位(企业)帮助特殊儿童实现小小心愿,使他们感受社会大家庭带来的温暖,让特殊儿童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发动爱心人士资助学前困难儿童

除了关爱中小学生,学龄前儿童也需要社会的温暖。为此,惠城区教育局在今年继续发起第二届“传递关爱情暖童心”活动。发动社会爱心企业、个人,对全区100名3-6岁留守、贫困儿童,以结对的方式,给予直接资助。

惠城区教育局对全区幼儿园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查,统计在园就读的留守儿童、贫困儿童名单,使真正需要援助的儿童得到帮助。然后发动社会热心人士、全区投资幼儿园的企业、举办者与留守儿童、贫困儿童搭建信息沟通的桥梁,结成资助对子,开展资助活动。

资助的方式分为个人 “暖”童和单位“暖”童,在资助人和资助单位自愿的前提下,一个资助人或一个资助单位可以资助一名或多名儿童,对每名受助对象资助不少于500元。

6月7日,第二届“传递关爱情暖童心”活动举行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结束后,100多名幼儿园举办者、园长、老师以实际行动,各自前往资助幼儿就读的幼儿园,开展直接资助活动。

惠城区教育局幼教股负责人说,资助活动是惠城区学前教育帮助在园幼儿的一项扶贫举措,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通过直接资助“暖”童,真心慰问“暖”心的方式,帮助困难家庭和幼儿,让惠城区学前教育贫困家庭幼儿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关爱。

部门

真情帮扶留守儿童

惠城区教育局副局长黄云华介绍,惠城区教育局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单亲家庭学生、残疾学生等特殊群体学生关爱帮扶工作,通过开展家访、结对子、重点帮扶、城乡联动等形式,切实解决特殊群体学生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圆梦微心愿”和“情暖童心”活动的开展,让精准帮扶、真情帮扶再一次得到了践行,使他们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带来的温暖和鼓舞。

东时记者获悉,根据 《惠城区2017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关心关爱特殊未成年人群体是其中一项重要工作,惠城区将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关心关爱留守儿童、流动儿童、流浪儿童、孤残儿童、边缘儿童等特殊群体,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引导他们坚定坚强坚韧、自信自立自强,让他们健康成长。

如惠城区从2015年起实行积分入学政策,符合条件的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可免费入读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切实保障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惠城区特殊学校也将于今年秋季建成开学,将面向惠城区户籍、轻度智力障碍适龄儿童招生,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权利,提高残疾儿童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新闻推荐

“展昭 ”何家劲10年惠港情

何家劲坦言,在展厅与游客合影会让他非常开心。何家劲版的展昭剧照。《东江时报》采集何家劲参加公益活动慰问环卫工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