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光腾耀三多祝
多祝蔡屋围航拍图。 《东江时报》记者姚木森 杨建业 摄
作者:吴定球
据江西《义安县志》载,在该县文山书院西偏堂,悬有一匾,颜曰“蔡少彭夫子讲堂”,堂联云:
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
设为养序学校,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
上联用《孟子》语,下联用《礼记》语,“文不苟华”,敦重朴实,有学者风范。作者是否即为“蔡少彭夫子”,未能确考,可以肯定的是,这位被尊为“夫子”的蔡少彭,就是惠州清代进士蔡应嵩。
蔡应嵩,多祝蔡屋围人,字岳生,号少彭。道光二十七年(1847)与晚清名臣李鸿章、沈葆桢同科进士及第,历官江西分巡,广饶九南兵备道等,是曾国藩的重要幕僚。入仕之初,授官江西义安知县,有善政,尤重教育,重修文山书院,“增月课,立学规”,人文之化,及于黎庶。离任后,县人思其功德,建堂奉祀。
多祝蔡氏是惠州名门望族,以诗书传家,人才辈出著称于岭东。早在乾隆年间,蔡应嵩的祖父蔡步蟾(拔贡)就在家族聚居地蔡屋围创建养中书室,以育教族中子弟。“养中”一语,始见于《庄子》,按陈鼓应的解释,就是“保养心中之精气”,意同于孟子“吾善养浩然之气”。明乎此,主人建书室的宗旨亦明矣。书室悬有一联,作者佚名:
封侯聊借生花笔;
励志遑窥董子园。
——— “生花笔”用大诗人李白“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的故事。“董子园”则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幼年读书的处所。而作者竟缀之以“聊借”、“遑论”云云,可谓俯仰今古,目空余子,不可一世。
蔡应嵩入仕后,不忘家族兴学育才的优良传统,在蔡屋围建“维新纪念堂”,追怀父亲蔡维新的教养恩德,兼作子弟修习之所,并亲书门联:
东阁至今隆孝行;
西山终古蔚人文。
东阁指东汉之“东阁祭酒”蔡顺,以至孝称,二十四孝图中的“拾葚异器”,说的就是蔡顺小时候摘拾桑葚分装在两个篮子,“黑者奉母,赤者自食”的故事。西山则指南宋的“西山先生”蔡元定,与朱熹齐名,是一代理学名儒。联语标举这两位蔡姓前贤作“修齐治平”的榜样,要族中子弟见贤思齐,光大门第。蔡屋围“一琴轩”,还悬有蔡应嵩所书的林则徐诗联:
青山不墨千秋画;
绿水无弦万古琴。
清嘉庆年间,多祝蔡氏又在天后宫右侧建文昌阁,以为族中子弟讲习之所,阁中榜一联:
月殿耸高寒,丹桂飘香,是处层楼应更上;
天梯相接引,青云浔路,有人阆苑快先登。
蔡氏家族的另一所书室育德山房,亦有一联:
二三子讲习于斯,为问黄卷青灯,滋味可能深夜领;
九万里扶摇直上,足见旂常竹帛,经纶全自读书来。
“是处层楼应更上”,化用了唐人“欲穷干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句意,对后辈“经纶全自读书来”的谆谆训诲,以及“有人阆苑快先登”的殷殷期许,体现作者诗书世泽的家族情怀。
以上两联作者蔡承曾,号桐卿,咸丰二年举人,曾任府学教授,是多祝蔡氏第六代的杰出代表。蔡承增还为山房魁星楼撰联:
腕底文光腾万丈;
腹中杰阁广三层。
蔡承曾才华横溢,诗书兼善,中举时年方二十有一,据传此联正是写于其科第报捷之时,自难免流露出得志少年的自负和狂放。而他“耐寒缘守洁,从不染纤尘”(友人张蔚臻赞语)的品性,更注定其无法适应复杂的官场生态。他最终选择了辞官归里,投身乡梓教育。时与归善张蔚增、张蔚臻兄弟,连平颜培瑚、颜光廷兄弟以及惠州知府夏献铭、夏献淳兄弟等文人雅士诗文唱酬,为蔡屋围营造了浓厚的人文氛围。
蔡应嵩长子蔡继曾,亦擅诗联,惠东“西来古寺”门额及门联“灵岩分鹫岭;宝气毓狮台”即为其手笔。该寺另有一副长联,归善贡生陈青槐撰,东坡诗云:“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此联风韵,似稍近之。兹附于下:
万壑赴西岩,菩萨飞来,山青水绿俱千古;
五峰朝佛殿,烟云缭绕,鸟语花香别一天。
新闻推荐
受伤海豚病危 全力救治继续 营救海豚 追踪 体检显示肺部有病灶 已极度消瘦
受伤瑞氏海豚在惠东港口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接受救护。《东江时报》记者刘建威通讯员惠海宣摄东江时报讯记者刘建威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