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古八景终于有了图 画家凭“龙门八景诗”重现350年前“龙门八景”
七星映斗。
禾仓瀑布。 本组图片 《东江时报》记者侯县军 摄
东江时报讯 记者侯县军 近日,惠州著名画家、惠州市美术家协会荣誉主席黄澄钦凭借收录在清康熙六年 (1667)《龙门县志》收录的龙门八景诗文,重新配画,让这350年前的龙门胜概重现世人眼前。
古县志列八景配诗没配画
“八景”,是中国传统景观概念的重要范畴,出现在浩如烟海的地方志中,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个性文化特质。最早出现的“八景”为北宋初期“潇湘八景”,记录在沈括的《梦溪笔谈》,距今逾900年。在岭南,羊城八景、惠阳八景等,自宋代开始就有评选,历代相延,闻名遐迩。
龙门县于明弘治九年(1496)设县。从现存的史料来看,龙门八景最早出现在清代初期。清康熙六年,龙门知县杨熚主持纂修《龙门县志》,并创造性地提出了“龙门八景”,分别为七星映斗、丫髻凌云、祝圣昙花、禾仓瀑布、仙岩夜月、虎跳晴潭、童子读书、仙女摩空,将龙门山川风貌、人文历史等,列入城市景观,标志着一方人民对本土文化的觉醒与自信。
一个地方有八景,一般就会有八景诗画。历代州府县志的编纂人热衷将八景图和八景诗编入志书“舆地”和“艺文”中,以表现“地灵人杰”,从而增强百姓对乡土的认同。清康熙六年《龙门县志》对“龙门八景”的记录,“舆地”中没有八景图,唯有“艺文”中编入“龙门八景诗”,赋诗的都是这本县志的编撰人员,从不同角度作诗吟咏,赋予了龙门八景独特内涵。
画家历时半月画出古八景
后世各个版本的《龙门县志》,也没有出现龙门八景画,没能给人一种直观的美感,可谓遗憾。去年,在龙门县设县520周年之际,龙门县档案局大力挖掘城市记忆,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手段,推出记忆系列文章,其中有一篇提及 “龙门八景”,这引起众多网友的强烈关注,不少网友希望重游“龙门八景”。
这也引起了黄澄钦的注意。黄澄钦热爱龙门的山水与人文,曾画龙门南昆山、瑶族风情园、龙门温泉等画作。
黄澄钦认为,龙门八景包含了天体时令、地貌、水文、动植物等自然景观,亭台楼阁等人文景观以及历史典故、宗教信仰等内容,突显了龙门奇特山水与悠久人文,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相互融合。于是,他提起了画笔,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根据清康熙六年《龙门县志》“龙门八景”诗文,一气呵成,连画八幅国画,重现了“龙门八景”。
目前,黄澄钦的龙门八景画收录在惠州文化研究会出版的最新一期《文化惠州》杂志,这八幅画也被收录在龙门县档案局近期编写的《龙门记忆》一书中。
新闻推荐
隐姓埋名30年 用算盘造出核潜艇 中国核潜艇之父、老惠阳地区汕尾人黄旭华痴心不改强国梦
直至今日,已年过九旬的黄旭华与核潜艇的不解之缘还在延续。我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本版图片《东江时报》采集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