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异地产业工人服务站提高工人归属感 惠环街道多举措精准服务产业工人

东江时报 2017-07-18 22:20

东江时报讯 记者黄岸媚 通讯员黄群杰 “我们建立了仲恺区首个异地产业工人服务站,提供社会交往、婚姻家庭、子女教育、安全出行、自我发展等服务需求,进一步增强异地产业工人的认同感、归属感、幸福感,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添砖加瓦。”日前,惠环街道党工委书记黄劲接受采访,针对惠州市今年力争高水平夺取全国文明城市 “四连冠”时说。据悉,该街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实施了“产业工人家庭成长计划”等系列精准服务项目,深受产业工人好评。

“四点半课堂”解决产业工人后顾之忧

作为工业重镇,惠环常住居民近9成为异地产业工人,近20万异地产业工人是支撑惠环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不少企业向我们反映,学生放学后托管麻烦,引起了员工脱岗率高等问题,于是我们探索政府购买,成立异地产业工人服务站的模式,解决异地务工人员的家庭后顾之忧。”黄劲说,去年该街道重点实施了异地产业工人安居融入工程,在中星三坳岭建立了仲恺区首个异地产业工人服务站,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实施了“产业工人家庭成长计划”等系列精准服务项目。

黄劲介绍,今年,惠环街道还将全面加大产业工人服务的投入力度,实行“街道、村(社区)、小组(小区)三级联动”的服务模式,在街道建立异地产业工人综合服务中心,在村(社区)建立异地产业工人服务站,在小组(小区)建立异地产业工人服务室,实现服务产业工人全覆盖。

据悉,为异地产业工人子女提供的服务包括学业辅导、通识教育、特长教育、困难帮扶等,为其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课后环境,并自我成长。同时,立足产业工人社会交往、婚姻家庭、子女教育、安全出行、自我发展等服务需求,推广实施“产业工人家庭成长计划”、“公益学习中心”、“夜间平安出行”、“四点半课堂”、“心理辅导”等个性化服务项目。

片区责任划分到人

“作为仲恺高新区的核心区,惠环近年来全面发力文明创建工作,特别是突出品牌引领,以品牌建设助力城市形象提升。”黄劲介绍,惠环街道精心打造了中星中洞 “三爱一齐”教育基地,制作拍摄了本土特色系列微电影——— 《惠环故事》,弘扬良好社会风尚。

今年,惠环街道将以迎接文明城市复查为契机,倾力打造一批文明品牌,以文明风尚涵养城市力量。首先是建设好一批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广场等为抓手,将惠环打造成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内涵的文明街道,通过创作核心价值观主题文化墙绘等举措,将红旗、惠新打造成文明村居,让文明之风吹进群众心田。

此外,惠环街道全面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建立社区志愿服务站、好人志愿服务站,形成“10分钟志愿服务圈”,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在创文阶段,我们实行责任包干制,全面落实市容市貌及环境卫生常态化整治,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居民幸福感。”黄劲介绍,惠环将辖区划分成若干个片区,无缝对接,每个片区由一名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包干负责,创建过程中,哪个片区出了问题就问责哪个片区的包干责任人,此举切实地把市容市貌整治落到实处。

“不仅如此,我们还从提升政务环境等入手提高整个社会文明度。”黄劲说,该街道以建立优质服务等“五优”窗口为阵地,全面开展文明窗口创建活动,为群众提供高效便利的服务,坚决杜绝“孙连城”式的窗口出现。

新闻推荐

惠州赛区决赛29日开赛

▲7月15日,2017第三届中国语文朗读评选活动惠州赛区复赛在北师大惠州附属学校举行。扫码查看晋级决赛名单东江时报讯7月15...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