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上的惠州支教老师

东江时报 2017-07-19 22:17

藏族孩子换上盛装,杨远泽被惊艳了,他说自己拿着相机一直追着孩子们。 受访者供图

唐彬理年龄:26岁所在学校: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学校惠阳学校支教学校:朗县中心小学支教时间:2017年4月开始,为期一学年

师维平年龄:27岁所在学校: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学校惠阳学校支教学校:朗县中心小学支教时间:2017年4月开始,为期一学年

黄建平年龄:27岁所在学校:惠阳区第六小学支教学校:朗镇小学支教时间:2017年4月开始,为期一学期

杨远泽年龄:28岁所在学校:惠州市一小支教学校:朗县登木乡小学支教时间:2017年5月开始,为期一学期

唐彬理带给朗县中心小学孩子们许多游戏,丰富了孩子们的生活。 受访者供图

师维平在学校组建了美术共同社,教孩子们画画。 受访者供图

黄建平给孩子们上体育课。 受访者供图

援藏教师的到来,为西藏的孩子们带去不少欢乐。 受访者供图

有这么一个说法,一生中必须去一次西藏,你的人生才完美。在那片雪域高原上,不仅有着吸引惠州人的风情风景,更有着惠州人深深的牵挂。

根据《广东省对口支援西藏林芝工作方案》,惠州对口支援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朗县,这是惠州首次以整体对口支援一个县的方式,开展对朗县的援藏工作。今年4-5月,惠州陆续有5位教师奔赴朗县进行支教,成为惠州市第一批到朗县援藏支教的教师。7月,放暑假了,他们相继回到惠州,我们近日采访了其中4位老师,听他们讲述在雪域高原上的支教故事。

人物1唐彬理

难忘雪域高原上的快乐足球

湛蓝的天空下,山顶白雪皑皑,山脚足球场绿茵葱葱,孩子们奔跑其间,追逐一个小小的足球……刚一见面,唐彬理就从手机里翻出这张照片,他题“雪山下的快乐足球”,照片不是大特写,但透过手机屏幕观者仍能感觉到孩子们兴奋的情绪。“永生难忘。”他说。

学校硬件设施棒棒哒

今年4月24日,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学校惠阳学校体育科组长唐彬理成为惠州市第一批援藏支教教师。

他支教的学校是林芝市朗县中心小学,是整个县里惟一个完整小学,也就是从1年级到6年级都有。学校有将近400个学生,50多个老师,是朗县最大的小学。

让唐彬理惊讶的是,学校基础设施很好,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场等应有尽有,“硬件甚至比惠州有的学校还要好。”这让刚到达的唐彬理很兴奋,“要大展拳脚”。

然而,高反“欺高不欺矮,欺胖不欺瘦”,尽管唐彬理不胖,但186cm的高个也让他被高反“虐”了一下。气候干燥流鼻血是小事,关键是他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去到那空气稀薄的地方,“跳不了,跑不了。”

朗县县城不大,学校都集中在一起,依山而建,幼儿园在山脚下,小学往山上建,中学就已建到了山中间,足球场在山上,从下往上走到足球场有100阶楼梯,“走上去都没力气了。”

中午12时40分才放学

唐彬理要适应的可不止是气候。这是唐彬理第一次进藏,此前对西藏的印象来自于纪录片、网上旅游攻略、各种传言,“例如煮饭不容易,要用高压锅。”唐彬理说,他之前已经做好了顿顿吃馍馍的心理准备,不曾想,校长很照顾他们这些支教老师。让他们跟学校的汉族老师一起搭伙,“每天都有一顿热饭吃,我在之前都没想过。”他乐呵呵地笑道,非常满足。

学校对学生实行“三包”政策,即包学、包吃、包住,所有学生从1年级到6年级全都要住宿。朗县晚上9时才天黑,但学生的学习生活并不比惠州的轻松,甚至还要更辛苦一点。唐彬理说,一般清晨6时30分孩子们就要起床,7时20分跑操,然后早餐、上课,一直学到12时40分,下午3时半开始上课,上到下午6时,晚上还有晚自习性质的第八节课。

学生踢足球让他震撼

当真正踏在朗县中心小学的操场上时,本来想去震惊学生们的唐彬理被孩子们震惊了。“这个地方空气稀薄,其实并不很适合足球,但孩子们的足球水平普遍比惠州同级学生要高。”

唐彬理后来才了解到,该校体育项目主要是发展足球,学校甚至不定期在周六举行班级间的足球对抗赛,于是他在抵达朗县的第三天就看到雪山下的足球赛,“这种感觉很震撼,又很奇妙。”孩子们动作矫健,情绪兴奋,在场无论运动员、老师、啦啦队都很能感受到那种体育对抗竞赛的魅力,以及孩子们对足球的热爱,“经常有学生来跟老师借

人物2师维平藏族孩子们的画充满大胆想象

虽然回到惠州过暑假,师维平却说,自己的心还留在西藏。“想念那里的雪山和蓝天,想念那里的雅鲁藏布江,更想念那里的孩子们。”

师维平与唐彬理一样,都是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学校惠阳学校老师,同一批入藏支教。“当时报名支教的老师不少,我和唐老师能当先锋,感觉幸运。所以,圆梦了!”他这样评价自己的支教生活,迫不及待想着8月再回朗县,继续在高原上教藏族孩子们画画。

找遍朗县没买到勾线笔

师维平是甘肃定西人,大学考取惠州学院,毕业后留在惠州当老师。在西北长大的他,上了海拔3200多米的朗县县城,并不像唐彬理反应这么大,“除了有点喘之外,一切良好”。

即便如此,师维平还是经过两个星期的适应,才开始正式上课。朗县中心小学有两位美术老师,但都不是美术专业的,美术课更多是学生随心所欲发挥。

朗县中心小学高年级才有美术课。师维平印象最深刻的,是美术器材难找。“我想教学生画画,但是学校缺乏画笔、画纸、画板、颜料,就是普通的2B、3B铅笔,孩子也没有呀。”原本,师维平打算自己为学生购买勾线笔,但是跑遍了整个朗县县城,硬是找不到一支。“所以,我只好列了长长一条教材申请单,请求朗县教育局购买一批美术教学用具。”朗县教育局很支持,尽量给予满足,为学校添置了美术教学用具。只是,勾线笔还是买不到,师维平无奈上了淘宝,8天之后收到了货。

孩子的画作令人惊艳

有了工具,师维平系统地给学生上课,教学生认识各种美术工具,一笔一画指导学生练习作画。他很惊叹朗县学生对美的领悟,“他们学习能力非常强,只要教对了方法,他们就会给你惊喜。”短短一个月时间,师维平在学校组建了美术共同社,学生来自5-6年级,都对美术有着热情,感悟能力强,拿起画笔作画,认真的劲头让师维平感动。

“有一次,我给他们的主题是消防。他们中很多没有看过消防车,没有见过消防员,我只是略略跟他们描述了一下,他们交上来的画作,却能精准地描绘出消防灭火的场景,而且不少画作充满大胆想象,无人机灭火都能画出来,太让我惊艳了。”师维平说,“觉得精力很充足,孩子带给我的灵感,让我就是连续6个小时指导他们都不觉得累。”

学生对老师的尊敬让人感动

“这里学生几乎都住校,三餐伙食很好,水果和牛奶都是确保的。”师维平感慨,西藏教育硬件水平并不差,学生住宿饮食条件也很好,支教老师带去的更多是比较先进的教学经验与理念。

让师维平感动的还有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他们打心里喜欢你,尊重你,他们叫老师"格拉",在藏语是"师傅"的意思。学生看到我,都叫我

足球去玩。”

“在那里,我一周上15~16节体育课。”唐彬理几乎所有年级都教。他称,在他之前,老师给孩子上体育课是放羊式的,如同游戏一样,孩子想玩就玩,不想玩就在一边休息。他过去后,把惠州一些好的课程和方式都带了过去,例如教他们打篮球。唐彬理有耐心地从基础教起,并把课堂纪律抓了起来,以至于其他老师很惊讶,他带的学生怎么纪律那么好。

教学一段时间后,孩子们就学会运球跑,“有的女孩打得比男生更好。”唐彬理说,他很为孩子们感到骄傲。

"格拉师老师",还会给我们老师行礼。请学生家长到学校,家长对老师更是恭敬,语气诚恳谦卑,希望老师严格管教自己的孩子。”

在朗县支教期间,师维平爱上朗县,这里有着丰富的人文和自然资源,为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穿越朗县县城的雅鲁藏布江、建在山间的巴尔曲德寺、绿荫环绕的冲康庄园……擅长国画的他,希望把朗县的风土人情用画体现出来。

师维平动员在深圳工作的女朋友,“十一”假期能到朗县走走,看看那里可爱的孩子。

人物3黄建平去时小白脸 回来黑汉子

“对我来说,这是一次以一种完美的方式来认识西藏。”黄建平这样评价在朗县支教的日子。支教回来,同事们笑他,去时小白脸,回来黑汉子。对于这段经历,他频频用“感动”来形容。

体育节家长喊得比学生还疯

黄建平是惠阳区六小的体育老师,学校对口支援朗县朗镇小学。黄建平一听说有去西藏支教的机会,他马上报了名。学校副校长刘兆英调侃说:“他太积极了,我们不让他去都不好意思。”

朗县朗镇小学是一个只有学前班和1至4年级的乡镇小学,规模不大,只有100多名学生,一个年级只有1个班级。“一个班30人不到,人少,设施好,所有的体育项目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开展。”黄建平称。

今年的“六一”儿童节,黄建平过得可不一般。他亲自筹备举办了学校首届体育节。体育节为期1天,规则按国际标准来,具体内容结合当地特点开展,例如300米就算长跑,另外有手球、跳高、跳远等。上午是竞赛类别,而下午是趣味体育,如袋鼠跳、足球定点射门等。

黄建平称,刚开始提出筹办体育节时,当地老师都不是很能理解。黄建平称,在当地老师以往的观念里,体育就只是玩,他们没有竞技的意识,为此仅裁判会议就开了很多次,但当体育节真正办起来后,不仅兴奋了学生,惊动了家长,还吸引了朗县教育部门负责人前来观摩。

“听说,这不仅仅是朗镇小学的首届体育节,朗镇其他学校都没有举办过体育节。结束后,他们把我的所有资料都拿了去。”黄建平说,他很希望每年都办下去,不仅在朗镇小学,甚至在整个朗县。“家长是最兴奋的,一到比赛开始,个个都兴奋地站起来鼓劲,他们喊得比孩子还疯。”为此,黄建平还临时设置了家长参观区。

离开时学生自发唱《感恩的心》

在朗镇小学支教的日子,黄建平很忙,忙得忘了“高反”,“适应之后,我身体很好,没有任何反应。”早上遇上值日,他6点半就起床,带着学生在学校操场晨跑,然后正常上课,晚上还要看着学生上晚自习。“晚上8点半才天黑,晚自习结束,回到宿舍躺上床就可以睡了。”在朗镇小学,黄建平还“客串”了一把语文老师,虽然只有几节课,他却上得特别高兴。

一学期的支教时间很短,只有2个多月,跟学校师生打成一片的黄建平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觉都能写教学论文了”。最让黄建平感动的是,学生们得知他结束支教要回惠州时,自发组织唱了一首《感恩的心》给他听,让他一个大汉子眼中饱含泪水。“我很舍不得他们,又怕他们目睹我离开会伤心,我没有让他们送我,就等他们都去上课了,我才悄悄走了。”

人物4杨远泽

雨天学生齐喊老师来上体育课

不到三个月,虽然瘦了快六斤,市一小体育老师杨远泽却说,在朗县登木乡度过了人生最难忘的一学期。“收获实在是太多了,真正体验到了藏民的生活,登木乡小学老师与孩子们带给我的快乐回忆,千金难买。”他说。

住乡政府宿舍热水洗澡难

去年年底,市一小与朗县登木乡小学签订帮扶协议,杨远泽与教美术的周昭海老师有幸成为学校第一批到登木乡小学支教的老师。5月18日,他们到达朗县,开始了不一样的生活。

登木乡距离朗县县城60公里,海拔3700米以上,是一个典型的农牧乡镇,只有一个小卖部。登木乡小学坐落在山腰上,学校面积很小,三栋教学宿舍楼、一个不到200米的操场围着篮球场,“另外一侧就是陡坡,再往下就是山崖了”。

“学校没有宿舍了,乡里安排我们住乡政府宿舍,距离学校好几公里,要爬一个又长又陡的坡,上一趟要40分钟。”从第一天起,这成为周昭海与杨远泽的“必修课”。

宿舍没有电视、没有热水、没有浴室,“浴室在外面,就一个铁皮盖的房子,要自己去开水房提热水。即便是5月,平均气温也只有15度左右,他们劝我四天洗一次澡。”杨远泽只能两天一洗,后来,他上县城买了电热棒,才把烧热水问题解决了。

被狗咬要到县城打疫苗

登木乡小学只有4个年级、4个班级,学生105人,15位老师几乎都是90后。

“乡里的藏族孩子太淳朴了!他们对老师是敬畏的,瞬间让你爱上他们。”杨远泽到了学校,登木乡小学才有了专职的体育老师,以前是校长兼任的。

体育课有了新内容,杨远泽慢慢地、耐心地给每个班级的孩子先训练队列,根据每个年级上不同的体育内容。“一小的足球是特色,我很想把足球特色带过去,但发现不能急。”

让杨远泽感动的是孩子们对体育的热爱。去到那里不久,登木乡下雨了,杨远泽想着不能让孩子们淋雨上体育课吧,结果学生居然全到了操场,集体喊着:“杨老师,来上课,来上课!”

教学带来的是快乐,但饮食实在是折磨。食堂饭菜重盐、重辣、重油,几乎没有青菜,杨远泽带去的一大罐橄榄菜两天就被老师们吃光了,吃不了辣的他只好常常半饥饱,“不到一个月瘦了5斤”。

学校里不时窜进流浪狗。有天午饭时,食堂里进来几条流浪狗,其中一条不知为何受到惊吓,连续咬了几个师生。很不幸,在给学生拍照的杨远泽就被咬了小腿肚。乡里简陋的卫生站根本没有狂犬疫苗,饭都吃不上,一位老师赶紧载着他们奔到县医院注射疫苗。

上山挖虫草半天收获两根

五六月,登木乡村民几乎集体上山挖虫草,大人都住在山里,孩子们周末都不回家,杨远泽周末陪着孩子踢球、游戏。

“六一”儿童节,学校组织节目,杨远泽详细制定了一份“趣味运动会计划书”,增加了乒乓球平衡、脱衣服拿帽子、接力赛等好玩的项目,老师学生都能参加。“没想到,这居然是学校举办的首次趣味运动会,老师孩子很多项目都是第一次接触,都玩得很开心。”

周末的时候,有学生带着杨远泽、周昭海上山挖虫草,让他们见识“朗县最好的虫草”。“爬上4600米的高山,趴在地上大半天,眼睛都快瞎了,我终于挖到了两根,自豪呀。”杨远泽笑着说起这一段经历。“我跟他们约定,希望他们努力学习,争取几年后考上广东西藏班,到时候我带着他们吃海鲜。”

本版文字 《东江时报》记者冯丽均 李向英 通讯员徐杨本版图片(除署名外)《东江时报》记者周楠 摄(翻拍)

新闻推荐

家庭文明一小步 城市文明一大步 全国“最美家庭”获得者黄烁榕点赞惠州市文明创建

▲黄烁榕家庭曾获2017年全国“最美家庭”,她认为家庭文明建设是城市软实力得以提升的有效手段。《东江时报》记者周楠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