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轮里的故事 永福寺与菩提树
红棉水榭古木棉一株,树龄超150年,更有数株高大木棉。《东江时报》记者侯县军 通讯员张剑敏 摄
永福寺原址上的菩提树有340余年历史。《东江时报》记者姚木森 摄
据清光绪《惠州府志》记载,西湖永福寺,创建于唐代贞观年间。永福寺是惠州最古老的佛教寺庙之一。永福寺香火鼎盛,历代都有修建,几经兴废。
1941年5月抗日战争期间,惠州第二次沦陷,西湖风景区名胜古迹栖禅寺、永福寺、元妙观遭日军焚烧。另有说法,永福寺还曾遭到日军空投炸弹轰炸。永福寺毁于日军战火,成为史学定论。古菩提树,成为永福寺兴废的见证者。
东时记者从市园林管理局获悉,市区树龄较长的菩提树较为罕见,永福寺原址上的菩提树,具有340余年历史,是国家二级古树,已被列入惠州市古树名木名录,按照保护方案,有园林工人定期养护、施肥浇灌等。
对伴着永福寺数百年的菩提树,惠州已故文史学者吴仕端曾撰文认为,该树位于永福寺大雄宝殿前,但究竟是何时何人所植,无献可考。吴仕端认为,“据云(菩提树)树叶浸水剩叶脉,可作灯帷笠帽的小玩意,当今大搞旅游的时候,何不模仿日本箱根压干红叶系彩丝作纪念品,供旅游者留念呢,我看是颇有意义的。”
红棉水榭
在惠州西湖里,有一处与红棉相关的胜景,那就是红棉水榭。红棉水榭古木棉一株,树龄超150年,更有数株高大木棉。
清光绪年间,广东提督方耀与惠州知府张联桂同建红棉水榭,因水榭形状似船,所以又称“船亭”。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惠州知府沈传义重修。清末进士、惠州词人李绮青在 《重修西湖红棉水榭记》写道:“召匠经营,随地结构,拓窗四面,在水中央。有楼一层,去天五尺,榜之曰红棉水榭,以地有红棉二株得名也。”1921年,红棉水榭继续修葺,时有国学大师章太炎篆额“红棉水榭”和“西湖书社”。
每当榜岭春明,平湖日暖,红棉水榭万花竞发,如晴空火盖;风吹花落,争染绿波,如流红逐水;棉絮飘忽,若滚春雪。遂有“红棉春醉”之景说。民国张友仁《惠州西湖志》在记述“红棉春醉”时云,“岭南以红棉盛,水榭更显得清风明月调和之美。近代银幕《珠江夜月》取材于此,本显其清雅也。”
惠州晚清词人李绮青有一阕名词《水龙吟·木棉》写道:“暖风吹遍蛮花,海天更产英雄树,炎云一角,断霞十里,火珠齐吐。”《岭南文学史》论及此阕指出:“以"英雄树"称木棉,李绮青当是较早的一个。”
紫薇“山庄四宝”
鳄湖西岸与紫薇山相接,此山原生长着乡土树马尾松等。民国二十四年(1935)4月,陈炯明落葬此山,遂建成紫薇山庄,树木郁郁葱葱,尤其可算是一处经久不衰的小园林。
市园林管理局的专家曾3次实地调查,弄清楚了紫薇山庄民国年间栽种的树木品种,分别为腊肠树、赤果鱼木、倒吊笔、白千层、岭南酸枣、水松。紫微山庄树种虽然品种、数量不多,但最动人之处在于花、果、叶、形、香都能引人欣赏,使人流连忘返。这些树花色不杂,仅有白色,黄色--白千层是乳白色;岭南酸枣是白色;倒吊笔是黄带白色;腊肠树是淡黄至金黄色;赤果鱼木白色、黄色两者兼有,一束花长着两色花朵。在紫薇山庄,看不到红色、紫色花的芳踪。白、黄花色是紫薇山庄的主色调。
赤果鱼木、腊肠树和倒吊笔花果宜人,岭南酸枣古态龙钟盆景艺株,这四株除有很大欣赏价值外,还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市民对它们喜爱有加,并称“山庄四宝”。每逄春、夏盛花时节,不少市民前往游赏,热闹非凡。
这些树全是外引树种且稀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市园林部门就开始采用圈枝法,繁殖了一些腊肠树和赤果鱼木新苗,栽植在西湖和城市街道。如在南湖新建园通桥北端栽植的赤果鱼木,开花时节,鲜花挂满了枝头。明月湾是平湖重要园林景点,在园内显要处栽种了一株腊肠树,盛夏时节,芳菲初歇,但那串串成穗的腊肠花,却在屈曲、光洁的枝条上,顶着炎阳,吐出瓣多皱折,鲜黄色的娇媚花朵,微风吹来,花枝颤动,娇姿艳丽,分外可人。
A04~A06版文字 《东江时报》记者侯县军
新闻推荐
东江时报讯记者侯县军连日来,在广河高速龙门永汉段“7·6”重大交通事故中抢救出13名伤员的钟范军的事迹,经《东江时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