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社区志愿服务常态化长效化
据7月3日《惠州日报》报道,省民政厅于2016年10月启动 “双百计划”,计划从2017年至2021年连续5年安排资金3亿元,资助包括惠州在内的15个地市实施“双百镇(街)社工服务五年计划”,建设运营200个镇(街)社工服务站,孵化200个社工和志愿服务组织,培育1万名志愿者。目前惠州市建设18个“双百计划”社工服务站,走在全省前列。
近年来,惠州市以“千名社工人才培养计划”“社工组织拓展行动”等为抓手,通过宣传和引导从业者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开发社工岗位等措施,不断加强全市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并带动市民积极投身志愿服务,“黄马甲”成为惠州大街小巷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随着志愿服务队伍壮大,加强管理十分必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加强领导,充分发挥社工的专业优势和热情,为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困境儿童、农村留守人员、优抚安置对象、老年群体等重点困难群体提供资源链接、能力提升、关系调适、社会融入等专业服务,这对提升城市文明必将产生积极作用。
早在2014年,惠州市就在部分社区创新推行“党工+社工+义工”社区服务模式,并取得显著成效。几年来,随着惠州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以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特别是党员责任岗、“寻找身边最美党员”等特色活动深入人心,党员干部将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引导更多人投身志愿服务,并将志愿服务融入社区,让社区志愿服务常态化长效化,推广“党工+社工+义工”的创新模式,为惠州高水平夺取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作出新的贡献。(阿 铁)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付巨晗)昨日下午,市法学会二届二次理事会议召开,选举产生新一届领导班子,传达国家、省有关会议精神,部署今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