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让斑马线彰显尊重生命的文明自觉 文明今日谈
机动车“礼让斑马线”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城市文明的标志。日前,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在全市范围开展 “礼让斑马线”行动,通过集中宣传、教育、整治,全面提升群众文明出行素质和城市文明交通水平。惠州交警提醒,驾驶机动车经过人行横道 (斑马线),不按规定减速、停车,避让行人的,将罚款200元、记3分。
文明以止。可以说,文明是要有所“止”。对于现代交通文明而言,就是出行要有所止——— 路过斑马线,行人先于车。
现代社会,机动车辆越来越多。相比之下,道路的建设总跟不上车辆的增长。于是,车辆造成交通拥堵、人车路权争夺问题,日益成为城市病的大顽疾。仅拿后者来说,在这场人车路权的博弈中,行人明显处于弱势。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首先得让生活更安全,这是起码的幸福保障。这个安全包括行走的安全和驾车的安全,归根结底都在人自身的安全上。“礼让斑马线”,一改以往人让车的交通习常,明确车让人的文明新规,顺应了现代社会以人为本的发展趋势。
交通文明是检视一个城市公共文明最直观的窗口。走在斑马线上,当往来车辆主动停下让行,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有出行安全的文明体验,更有生命的尊严温暖人心。
“开车的人见到斑马线应有敬畏之心。”这是一位市民对于社会的倡议,亦是社会对于生命的一种呵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通过,应停车让行。在没有交通信号的情况下,应当避让行人。因此,车辆礼让斑马线既是文明行为,更是法定义务。
“礼让斑马线”让文明城市创建“更见人”。需要看到,文明城市创建中,在面上形成“见物”的声势效应很容易,在落细落小上取得“见人”的实效却很难。据报道,即使在“礼让斑马线”启动已近10年、“车让人”之风享誉全国的杭州,今年以来平均每天也有三四百例违反礼让车辆的处罚。这意味着,我们在“车让人”文明出行的探索上依然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细化规则、严格执法、创新手段、全民参与、社会监督、公车带头……只有一系列环节共同发力,久久为功,才能让机动车“礼让斑马线”成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文明自觉,才能在文明城市创建中“见物更见人”。 (白 璐)
新闻推荐
亲,快来体验书法国画课 惠州国画院暑期书画培训班体验课本周开放
同学们在参观惠州国画院时合影。本报记者周婷婷摄本报讯(记者周婷婷)7月10日,博罗实验学校的部分学生及家长到惠州报业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