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男山中开辟农耕园 他追求自然耕作法,吸引不少蔬果订单

惠州日报 2017-07-17 02:06

吴政委的农耕园里,野草四处可见。

惠城区横沥镇大陂头村四面环山,IT男吴政委的农耕园就在这里。和别人精心耕种的土地不同,吴政委的土地可以说是杂草丛生。可是,这就是他追求的自然耕作法。从事IT业多年,他自感和机器、电子产品打交道多了,身心失衡,焦虑抑郁。这片农耕园让他从自然中重新找回生命的力量,也找到了生活的意义和目标。

农耕园蔬菜瓜果长相一般,野草比菜苗还高

大陂头村四周群山环绕,翠绿青葱,田中稻谷青黄。村头竹林摇曳,夏风从竹林穿过,带着竹子所特有的清香气息。不远处,就是吴政委的农耕园。两间小小的瓦房坐拥在龙眼树下,果实累累。风不时带来清凉,是一方惬意之地。这里是吴政委请的工人居住的地方,有时吴政委从市区来需要过夜时,也住在这里。

走出几步,就是农耕园的土地了。和精耕的土地不同,这里看起来粗糙许多。豆角、芋头、空心菜、秋葵、芭蕉、粉葛、番茄等多种蔬果长相都一般,如果对蔬菜长相挑剔的人,估计都看不上。野草在这里生长得很惬意,长势茂盛。如果不是成熟的番茄红艳艳的,在野草中显眼,这块番茄地都很难发现。野草长得很茂盛,甚至高过番茄苗,但吴政委还不打算割草,他要等野草成熟。另外一块已经没有种蔬果的地并没有翻耕,割下的野草已经晒干,覆盖在土上。一块长满野草的地被围了起来,几十只鸡在里面叽叽叫着,不知情况的人根本想不到,这是一块休耕地。

欲用食疗缓解焦虑抑郁,为追求更好食材进山耕种

这么漫不经心地耕种,是因为从IT行业半路出家的吴政委不懂得种地吗?常人难以明白吴政委耕地的意图,他自己却目标明确。他的农耕园所采用的就是自然农耕法。经营这片农耕园才一年半时间,他已感到收获极大。

吴政委是一名在通信行业的IT人,2006年大学毕业后,就进入这行,一直工作至今。“我的工作是硬件设计和安装,长期都和机器或电子产品打交道。”工作久了,吴政委渐渐感觉状态不对。“电子产品也好,机器也好,对着久了,就会感觉烦躁,双目无神。”为了调整状态,2009年,他选择了阅读,希望从书中找到答案,解决内心的烦恼。那时,传统中医书籍很畅销,中医传统文化传播热门。他接触到中医,希望通过食疗解决问题。吴政委对此热情高涨,常常买菜搭配做给家人吃。

过了一两年,吴政委发现,食疗方法是好,可是食材不达标的话,效果打折扣。“后来我发现,市场上的蔬菜没法达到我的要求,我想追求完全天然安全的食材。”这时的他因为工作的原因,身心失衡加剧。“每天早上起来,感觉人生一眼望到了头,甚至看到了自己60岁以后的生活。”他每天都重复焦虑、抑郁的状态,头发大把大把地掉。

听说他的耕种要求,工人望而却步

焦虑、抑郁的日子里,吴政委到处跑农场、收集信息,希望能找到出路。后来,他在网上发现,武汉有一帮人和他的追求一样,和农民合作,用自然农耕法,种植天然安全的蔬果。“我发现自己不孤独了。”

吴政委决定行动起来,自己办农耕园。多方寻找后,他找到了山里的大陂头村,看中的正是村子的自然环境。吴政委和一位同学合作,租下10多亩地。随后,他在广西老家找来两个工人帮忙种地。“我将自己种地的要求告诉工人,最开始他们告诉我,这样种是没得吃的。”吴政委说,工人听说之后没有信心,也不肯来。最后多方寻找,才找到有意愿的人。

到底是怎样的要求,让工人望而却步?吴政委笑笑对记者说:“就先从种子说起吧。”他要求,尽量选择自留种,实在没有办法才买杂交种。他认为,自留种是千百年自然选出来的,更能适应自然。“一年多时间种下来,我发现自留种更好种,虫害也很少。”自留种难找,他就在广西老家找,终于找到豆角、番茄等自留种。肥料方面,他开始选择用村子附近一家养牛户的牛粪和松木木屑发酵。“我自己也做过酵素,准备用来当肥料,可惜不怎么成功。”后来,他采用自然农耕法。“等地里的草成熟后,割下来盖到土地上,用来保水保肥。成熟的草碳氮是对蔬果最好的。”

此外,部分耕地不翻耕。“盖草就好,久了土地表面会有微生物,微生物就会分解营养物质到土壤中,像原始森林中的土地层层落叶堆积,是最肥沃的。”蔬菜瓜果和野草共生,也能形成小型生态系统。他还用过大蒜水、辣椒水来驱除虫害。

通过耕种找回生活的目标和意义

一年多的农耕经验,吴政委感觉收获良多。“首先,我没有焦虑、抑郁的感觉了,整个人精神非常好。”吴政委把这归功为自然的力量,“大自然是充满着生命力的,我办农耕园,和大自然有了很好的接触,从中汲取到了生命营养。”

每个周末,吴政委就到农耕园耕种,观察蔬菜瓜果的长势。“农耕也要能听懂、看懂自然的语言。”吴政委发现,一块地如果出现了病虫害,利用外在的方法效果很有限。“根源还是土壤营养不均衡,土地不健康,要解决就要从土壤下手。”如果种菜时用化肥种植,菜虽然长得好,却病虫害多,菜的口感也不好,其实就是土地营养不均衡、不健康。“人也一样,饮食不均衡,身体虽然看着块头大,却是亚健康甚至生病多。”

吴政委特别喜欢老子的 《道德经》。“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他崇尚自然的力量。“种地要轻松、要借助自然之力,比如自留种是自然选出来的种子,就是好种;自然免耕法,保肥保水,省心省力。”吴政委说,这样种植出来的蔬菜瓜果不仅营养健康,口味也很好。“虽然没法完全达到自然的状态,但是像古人说的: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如今,吴政委种出来的蔬菜瓜果,也得到了一些市民的认可,每月都向他预订。“只有自己敢吃,才敢卖给别人吃。”吴政委说,在这片农耕园里,他重新找回了生命的力量,找到了生活的意义和目标。文/图 本报记者方莲花

新闻推荐

惠城拆除违建巩固创文成果

本报讯(记者谭琳)为巩固惠州市文明创建成果,惠城区小金口街道办日前联合城管、国土等部门对惠州火车站附近1000多平方米的违...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