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体系建设连续4年全省第一 惠州市深入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守信者处处受益成常态

惠州日报 2017-07-18 02:00

梁文娟和丈夫在自家开设的五金加工厂内忙碌。 本报记者戴 建 摄

日前,记者来到龙门县龙田镇旧梁村,看到梁文娟和其丈夫正在自家开设的五金加工厂内忙碌。4年前,因为获得了村里的免息贷款,梁文娟便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而帮助她获得贷款的,正是因为其家庭获评该村“诚信守法先进户”。2011年,龙田镇在惠州市率先开展争创“诚信守法先进户”活动。去年,该镇共评选出“诚信守法户”和“诚信守法先进户”5533户。

争创“诚信守法先进户”活动是惠州市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一个缩影。自2012年9月成为广东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市以来,惠州市率先在全省建成“一库一网两平台”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信用入库数据量达5.4亿条。惠州市信用体系建设连续4年被评为全省第一。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这在惠州已经成为常态。

典型

“诚信守法先进户”获5万元免息贷款

2010年至2014年,梁文娟一家连续5年获得旧梁村 “诚信守法先进户”。梁文娟告诉记者,诚信不仅让村民之间的相处更加和谐,更为她的生活带来了改变。2013年,梁文娟夫妇准备在自家院子开办一间五金加工厂,但启动资金还差几万元。这时,村里的“妇女之家”向梁文娟一家伸出了援助之手。

由于诚实守信,信用记录良好,梁文娟获得了旧梁村 “妇女之家”5万元免息贷款。拿到贷款后,梁文娟和丈夫风风火火地办起了五金加工厂。如今,加工厂生产的五金零部件销往全国各地,一家五口人的收入已实现了翻番,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梁文娟告诉记者,2013年以前,一家人的收入仅仅依靠种植芭蕉等作物,年收入不到10万元,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幸亏获得了村里的免息贷款,我们才有机会创业,才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诚实守信确实给我们一家人带来了实惠!”梁文娟笑着说。

和梁文娟一样享受到诚信好处的还有旧梁村村小组组长梁楚飞。作为村小组组长,梁楚飞不仅自己诚实守信,而且在推动全村发展上积极发挥带头作用。

2013年,龙田镇规划一体化公路工程,扩路用地需要占用农民土地,公路路基也需要村民出资出力。在组内成员积极性不高的情况下,梁楚飞一家一户地协调、动员,使工程的进展大大提高。在梁楚飞的带动下,旧梁村村小组538户中,每年都有30多户被评选为“诚信守法户”或“诚信守法先进户”。

梁楚飞告诉记者,评上“诚信守法先进户”后,全家都能享受医疗补贴,看病超过50元可以得到30元补贴。梁楚飞的女儿在应聘龙门县法院工作人员的时候,由于家庭获得“诚信守法先进户”,龙门县法院在录用的过程中对她优先录取。

创新

龙门首创农户诚信守法档案管理制度

2009年,龙门县龙田镇在农村社会管理上大胆创新,首创“农户诚信守法档案管理制度”,2011年提升为争创“诚信守法先进户”活动。为让诚信守法档案管理发挥实际效果,龙田镇配套制订了考评制度,在60项考核项目中有52项基本项、8项加分项。其中,计划生育、殡葬管理、刑事案件3个项目属于一票否决项。评选得分80~90分的农户为“诚信守法户”,得分90分以上的农户为“诚信守法先进户”。

据介绍,自活动开展以来,龙田镇获评“诚信守法户”“诚信守法先进户”的农户逐年增加。2016年,该镇评选出2015年度 “诚信守法户”5189户、“诚信守法先进户”344户,比2014年度分别增加6%和5%。

采访中,记者看到龙田镇工作人员搬出了一大叠档案。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档案都是龙田镇旧梁村的,每户一册,详细记录每一户家庭的成员、住房、收入和重大疾病等情况,以及家庭有何特殊困难、享受政府的哪些补助政策、曾提出过什么要求,此外还包括有无各方面的违规违纪情况等。每一份档案都有记录员与监督员的签名。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样的档案村民每家每户都有一本,每个村民小组和每个村委会也都有一本。档案由专人负责,实行动态化管理,重点评价包括和谐稳定、计划生育、遵纪守法、生态保护、安全生产、殡葬改革、农村医保、民主管理等8个方面。“个人档案是终身制的,期限直到村民户口迁走或死亡为止。”该工作人员说。

龙田镇党委副书记谭国光告诉记者,镇委、镇政府对获评为“诚信守法户”的农户授予牌匾,在惠农助农、科技指导、入党入伍、致富项目、就业创业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对于获评“诚信守法先进户”的农户,除享受与“诚信守法户”同等待遇外,镇政府为其购买一年的城乡居民医保或农村养老保险。同时,对获评的先进村委会、先进村小组给予全镇通报表彰及奖励。

推广

举办120多场活动宣传诚信建设

去年9月,全国首个以诚实守信好人名字命名的社区志愿服务站———惠州好人志愿服务站胡美香站启用。胡美香不仅是一位在惠州经商的女企业家,也是惠州市企业诚信建设促进会会长。在生意场上,胡美香深知诚信经营的重要性。“说话就是合同,合同是有约束力的,换言之,要讲诚信。”这是她多年来的人生感悟。

“个人力量是渺小的,若能以组织的形式让更多企业和市民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将会避免很多失信问题。”去年初,胡美香牵头成立了惠州市企业诚信建设促进会,并要求入促进会的会员都要诚信经营,自觉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必须遵守法律法规。目前,该协会共有60多家来自各行各业的企业代表。

“在33年的经商过程中,我发现只要以诚信为本,遇到困难时就能得到更多人的帮助。”为了宣传诚信建设,胡美香还出任市企业诚信志愿者服务总队队长,走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开展诚信文化宣传,目前已经举办各类活动120多场,大型活动40多场,有力地推动了惠州市企业诚信建设。

经验

信用报告在各类政府管理中广泛应用

日前,由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主办的2017中国信用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活动期间印发了《2017年中国城市信用体系建设评价研究报告》蓝皮书。在该报告中,惠州市以90分的佳绩在全国被评价研究的城市中并列第三,是广东省唯一进入前三的城市。

自2012年9月成为广东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市以来,惠州市率先在全省建成“一库一网两平台”的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率先成立市级信用中心、率先制订“1+4+N”的社会信用管理制度,并运用信用手段创新市场监管方式方法,推动信用在政府管理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

市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黄俊堂告诉记者,目前惠州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依照“T+1”的交换模式,整合了市直54个部门的400多个数据主题,信息涵盖了企业、个人、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四类主体、入库数据量达5.4亿条。

同时,市信用中心窗口落实专责人员,对公众提供信用咨询、信用报告打印和信用宣传服务。目前,市信用中心已免费提供信用报告4000多份,接受咨询超过2万人次。信用报告已在农业龙头企业认定、现代产业100强引导资金申报、全民创业资金申请、中小企业扶持资金申请等各类政府管理中进行了应用。在申请财政性资金扶助方面,不良信用记录实行“一票否决”。

2013年4月起,惠州市公共资源交易系统与惠州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实时对接,自动拦截违法违规企业。49家“黑名单”企业被系统屏蔽参与土地竞买,6家建筑企业因违法转包、投标业绩造假,被罚两年内禁止承接惠州建筑工程。

2014年,惠州市在全省首推粮油二维码溯源,运行粮油二维码溯源系统,全过程监控粮油食品在生产加工、物流配送、质量检测等各个环节的准确信息并传递到消费者、监管者,实现“来源可追、质量可塑,问题可查,责任可究”。

目前,全市已有25家粮油企业推出82个二维码溯源的粮油产品,供应规模占全市粮油消费总量的64.3%。全市2/3的学校食堂和1/3的医院食堂选择采购已进驻溯源系统企业的粮油产品。企业一旦有信用污点记录,将被学校、医院等大中型食堂的粮油采购单位屏蔽。

“接下来,在信用道德、信用经济、信用治理三个方面同步建设的基础上,惠州市将推出第四个方面——— 信用协同。信用协同将会融合信用道德、信用经济、信用治理形成一个有机系统,成为推动信用体系发展的助力。”黄俊堂说。

本报记者戴 建 实习生张漫莉通讯员张春芳

新闻推荐

政企携手让农产品销得更远

产销对接,互惠互利。政企同心,其利断金。据7月14日《惠州日报》报道,由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四省区农业厅联合主办的第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