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出行深入人心 交通秩序明显改善 惠州市开展交通秩序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成效大
行人及非机动车司机按信号灯指示过路口,机动车在行人过马路时主动礼让减速慢行。 本报记者钟畅新 摄
行人大多自觉遵守交通秩序,有序地等待绿灯过路口,闯红灯、乱穿马路等现象得到较大改观;许多电动自行车驾驶人自觉戴安全头盔,靠车道最右侧有序行驶;机动车转弯时礼让直行车,不乱用远光灯……记者日前走访市区多个人流量和车流量密集的路口发现,市民文明出行的意识有了明显提升。
文明出行,畅通惠州。今年5月起,市公安交警部门按照“文明、有序、畅通”目标,开展系列交通秩序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截至6月底,公安交警部门共现场处理摩托车、电动车交通违法3.8万宗,劝阻和教育交通违法行人几千人次;查处酒驾1226宗、醉驾108宗,有效减少了涉酒交通事故发生;清理占道障碍物3000多件,释放了一批公共停车位。
现场
行人及司机按信号灯指示过路口
日前,上班早高峰,记者走访市区麦地几个繁华十字路口看到,大部分市民能遵守交通规则,安全、有序通行,未发现行人不走斑马线、横跨护栏等交通违法行为。当遇到绿灯倒数数秒时,不少市民及时“刹住”急行的脚步,耐心地等待下一个绿灯。
下班晚高峰,在市区江北丽日十字路口,记者发现行人及非机动车司机按信号灯指示过路口,大部分机动车司机在行人过马路时,都能做到主动减速慢行或者停车礼让;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做到戴安全头盔,按规定安装、悬挂号牌,闯红灯、抢道行驶、逆行、乱停乱放等交通违法行为大幅减少。
记者日前走访市区龙丰路、水门路、鹅岭西路、西堤路等路段看到,车主有序、规则地停车,车辆均停放在道路两边划定的停车位以内,此前一些商家利用水泥墩、“雪糕筒”、废弃轮胎等物品私自占有公共停车位,导致市民停车难的现象已有较大改观。
举措
2个月清理占道障碍物3000多件
记者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获悉,在交通秩序整治行动期间,公安交警部门重点对市区道路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整治,对行人及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据了解,对于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逆行、超载等交通违法行为,公安交警部门将依法处以10元至50元罚款。
在“清障行动”方面,市公安交警部门联合多部门在市中心区联合开展为期3个月 (5月、6月、7月)的“清障行动”。据统计,5月4日至6月29日,“清障行动”共清理占道物品3000多件,其中“雪糕筒”923个、水泥墩684个、废弃轮胎482个。“路边停车位属于公共资源,严禁私自占有使用或取得收益,霸占停车位属于违法行为。”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常态化开展“清障行动”,严厉打击私划停车位、私占公共停车位等行为。
建议
互相监督自觉遵守交通秩序
“临街商户违法占道经营、"僵尸车"长期停放街道等不文明行为不仅给行人造成不便,而且还影响市容市貌,为交警"清障行动"点赞。”网友“一缕阳光”说,建议公安交警部门加大城区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力度,对路边影响安全通行的乱停乱放车辆实行严厉处罚,为群众清理出尽可能多的公共停车位和道路通行资源。
市民陈燕婷说,经过2个多月的交通秩序整治,明显感受到了惠州交通秩序发生的良好变化,目前市区行人闯红灯、乱穿马路等不文明现象已有很大改观。希望接下来大家能互相监督、互相带动,自觉遵守交通秩序、摒弃交通陋习,创造一个安全畅通、文明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本报记者杨 熠 通讯员骆其暖
新闻推荐
数千人晒家风家训话家教 惠州文明网联合今日惠州网开展“话说我的家风家规”网络文明传播活动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6月初,惠州文明网联合今日惠州网开展“话说我的家风家规”主题传播活动,一个月得到50多万人次关注,数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