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内产值有望达50亿元 光弘科技启动“1506”计划,二期项目总投资预计10亿元

惠州日报 2017-07-20 01:54

光弘科技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检测产品。 本报记者李松权 摄

“经过我们生产线的每一台手机、每一道工序和每一个电子元件,都可以让客户通过光纤远程监管清清楚楚看得到,通过大数据库明明白白查得出。”惠州光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唐建兴日前向记者介绍,随着信息化和自动化生产的高度融合,公司在国内电子制造行业中崭露头角。当前,该公司启动了未来5年的发展计划——— “1506”计划,即5年内达到年组装手机1亿台,产值达到50亿,利税突破6亿元。

成为全球领先的电子制造服务供应商

“如今,我们的客户即使不派驻场代表,都可以放心监管每一道工序的质量水平。”唐建兴介绍,近年来,光弘科技在加大公司智能化自动化生产线改造的同时,也加大生产线信息化的融合能力。从以前简单的 “拼人头”——— 靠劳务成本和娴熟的产业工人,转为如今 “拼智能化”——— 以 “互联网+”为依托的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线,以及现代的管理理念。这是光弘科技近年来转型升级的思路,通过不断抓住机遇尽快提升自身 “含金量”,赢得市场。

唐建兴介绍,光弘科技2010年、2011年连续被评为“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如今成为全球领先的电子制造服务供应商。同时,从2010年起,该公司着手整合技术队伍,成立创新技术团队,逐渐完善了战略发展部、研发部、技术中心等6个部门,目前该公司已累计投入上亿元用于技术创新,取得60多项生产工艺装备类专利及一批内部重大改进项目。

随着智能化设备不断更新、充实和生产工艺的精进,通过建立大数据库和10多条专门光纤,该公司将每一个产品每一个零配件的信息及时传输、存贮,让每一个零配件、每一道工序都可以追溯到源头,查询到每一道生产装备环节的工序和责任人。如今,即使公司负责人或者驻场代表不在公司,同样可以全年掌握公司生产动态和产品质量情况。

智能化水平的提升,直接带来的是生产能力的提升和效率的成倍提高。如今该公司有8000余名员工,去年生产加工4000万台(套)电子产品,年产值逾10亿元,并成为华为、龙旗、华勤、朵唯、德国电信DT、日本NTTDoCoMo等著名企业在华南地区重要的协作伙伴之一。

三期建成后产能可达到年组装手机1亿台

光弘科技在工业园产能容量已满园的情况下,启动了二期项目建设。目前总投资预计达到10亿元的二期项目,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完工,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和智能化生产制造平台和设备的陆续进驻。

“二期智能化生产平台和设备的投入就将达到8亿元。”唐建兴介绍,这个总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二期项目建成后,行业产品将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扩展到无人机、车载产品、互联网产业项目,尤其是汽车电子等相关产业项目。

随着该公司全面搭建“智能制造网络系统平台”,今年SMT点数可达41035百万点,增幅将达到28.17%;二期全部达产后,电子产品产能将达到6500万台(套)。二期扩建工程项目达产后,该公司工业总产值每年预计可达20亿元,年纳税总额将增加8000万元,达到近2亿元,可增加就业岗位6000个,公司的生产经营发展会更上新台阶,行业领先的地位将进一步巩固,将有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按照我们的远景目标,到三期建成后,产能可突破达1亿台。”唐建兴表示,该司启动了未来5年发展的计划——— “1506”计划,即5年内达到年组装手机1亿台,产值达到50亿,利税突破6亿元。与此同时,光弘科技已启动了上市计划,将有望成为大亚湾首家本土上市公司。本报记者欧阳德辉 通讯员黄 红

新闻推荐

17家台资企业参展台博会台湾青年创新项目正式入驻仲恺区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

本报讯(记者魏怡兰通讯员陈娅妮)7月14日至18日,为期5天的2017惠州台湾精品博览会暨台湾青年创新成果展在惠州会展中心举行,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