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盘中餐 粒粒不浪费
简约美、不浪费,不只是一种文明素养,也应成为一种社会时尚。
近日,商务部、中央文明办联合发出通知指出,针对目前一些饭店和单位仍然存在的宴席浪费、自助餐浪费和内部食堂浪费等现象,继续深入实施“光盘行动”,反对宴席浪费,深化餐饮节约。《通知》要求,把餐饮节约作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勤俭节约教育,促进养成餐饮节约的习惯。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餐饮食物浪费量为每年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到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针对“舌尖上的浪费”,“光盘行动”号召人们珍惜盘中餐、粒粒不浪费。进一步讲,也是追求一种简约不奢华、节俭不浪费的生活。
在拒绝“舌尖上的浪费”上,中外皆然。上大学时,有老师讲在国外做访问学者时亲身经历的事情,说午饭时到学校食堂吃自助餐,吃多吃少没人说你,但你只要浪费一点,连餐厅服务员也会蔑视你,这一点给那位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
小小餐桌,一叶知秋。餐桌文明是社会文明的一个缩影,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从餐桌上,我们不仅可以洞察一个民族的饮食文化,更可以观察一个人的品德素养,乃至一个地方的社会风尚。以节俭为荣、以浪费为耻,合理饮食、文明用餐,从小处看,反映的是个人的品德;从大处看,折射的是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乃至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
盘中之餐,粒粒皆辛苦。俭以养德、俭以养性、俭以养身。事实上,一粥一饭,一丝一缕,不仅事关个人温饱,更事关社会风气、大众福祉。毋庸置疑,“光盘行动”的本意,就是让我们养成节约不浪费的习惯,这要从日常生活开始,也对未来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从上到下,“光盘”流行,在追求简约美、不浪费的同频共振中,折射的是观念之变,更是风尚之新。让不浪费从我开始,并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时尚,从身边着眼,从小事做起,与文明握手,与陋习告别,为文明城市惠州增添一抹亮色。 (白 璐)
新闻推荐
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孩子心灵 惠州市学校将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并形成品牌
“好人”赞语■“广东好人”朱小娟:有一些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积极主动做公益,参与公益宣传、清理街道卫生等■“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