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档案 惠州市出台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

惠州日报 2017-07-25 01:43

备受关注的《惠州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日前正式印发组织实施。记者了解到,《方案》从10个方面提出了37项具体工作任务。其中明确,到2018年底,全市土壤环境监管体系基本建立,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投入运行,在上级部门部署下,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进一步查清,建设用地分用途风险管控制度全面实施。到2020年,土壤环境综合监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全市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受污染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9月底前建立土壤污染治理修复项目库

土壤的安全情况一直以来备受关注,《方案》提出,要开展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详细调查。2018年底前,查明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构建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基础数据库。建立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定期调查制度,每10年开展一次。

根据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建立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档案。按污染程度将农用地划为3个类别,未污染和轻微污染的划为优先保护类,轻度和中度污染的划为安全利用类,重度污染的划为严格管控类。以耕地为重点,分别采取相应管理措施,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土壤环境详细调查结果为依据,开展耕地土壤和农产品协同监测与评价,在试点基础上有序推进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2020年底前,完成分类清单。

同时,《方案》明确,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原则,造成土壤污染的单位或个人要承担治理与修复的主体责任。今年9月底前,完成全市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建立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库。在有序开展污染土壤的治理与修复中,结合全市城市及土地整治规划,以拟开发建设居住、商业、学校、医疗和养老机构等项目的污染地块为重点,开展治理与修复。根据耕地土壤污染程度、环境风险及其影响范围,确定治理与修复的重点区域,开展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到2020年底,完成省下达的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任务。

2020年所有建制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土壤污染重在预防。根据《方案》,惠州市将控制工矿业、农业、生活源等领域污染土壤,加强源头监管。

在严防工矿污染方面,实施重点监管企业名录制度。加强对重点行业企业土壤环境监管,自2018年起,根据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以及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定期公布全市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名单。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每年应当按照环保部门的规定和监测规范,依法对其用地进行土壤环境监测,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开。

在严格控制农业污染方面,自2017年起,在惠阳区惠城区等地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试点。到2020年,全市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超90%,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超40%。到2020年,规模化养殖场(小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设施比例超75%。

在减少生活污染方面,推进生活垃圾处理。2020年确保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在90%以上。组织开展简易填埋场和无渗滤液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场排查工作,逐步淘汰不规范的生活垃圾处置方式,加强简易填埋场整治,到2018年底,完成全市3个重点生活垃圾简易处理场治理。加快推进“一县一场、一镇一站、一村一点”建设,实现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设施全覆盖,到2020年,所有建制镇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本报记者黄晓娜

新闻推荐

58企业同台赛创新创业 设初创组和成长组,获奖项目有补贴

参赛企业在答辩。大赛今年增设产品展示区。7月24日,第六届创新创业大赛(广东·惠州赛区)暨第四届“恺炬杯”惠州创新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