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建设基层文化

惠州日报 2017-07-28 01:34

“近年来,惠州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浓,百姓参与的文化活动也越来越多。但一些农村居民能享受和参与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活动偏少。”市民李超建议,将文化惠民的触角进一步延伸到基层,把优秀传统文化送进千家万户,让城乡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7月27日《惠州日报》)

笔者认为,要将文化惠民的触角进一步延伸到基层,应更好地突出地方文化特色,大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从而让更多群众共享优质公共文化。

公共文化设施理应为百姓服务。当前,应进一步加大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如大力推进互联网公共信息服务点、乡镇文化站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以农村为重点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等,建成城乡分布合理、功能齐全、规划科学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

群众是文化活动的参与者、欣赏者和分享者。政府搭台、百姓唱戏,能释放出无穷的文化活力。因此,应广泛发动民间文艺爱好者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文化活动,并为其建言献策,形成推进基层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同时,应逐步建立并实施责任明确、富有效率的公共文化运行机制,走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统筹城乡公共文化事业发展之路。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文化深藏于民间,文艺高手在民间。农村中有许多文艺爱好者,有些还是某些方面的行家里手,要把他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发挥他们的引领作用,充实基层文化内容。为此,要立足本地特色文化资源,挖掘乡村文化,大力发展“草根舞台”和“平民舞台”,让乡村大舞台成为让更多人放飞梦想的平台。

延伸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触角,必能让更多优质免费公共文化 “飞入”寻常百姓家,进一步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巾 明)

欢迎投稿,谢绝一稿多投。 投稿邮箱:hzpinglun@163.com

新闻推荐

公益劲吹文明风 惠州市公益遍布大街小巷传递正能量

在昨日《惠州日报》的封面版,一则以“大爱惠州好人之城”为主题的公益广告,受到了广泛关注。公益广告里的“中国好人”形象...

 
相关新闻